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4篇
  免费   969篇
  国内免费   3881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372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646篇
  2013年   521篇
  2012年   665篇
  2011年   665篇
  2010年   553篇
  2009年   539篇
  2008年   593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530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STR分型是目前世界通用的DNA指纹分析方法.传统的分型方法包括DNA提取、DNA定量、PCR扩增和对扩增后的STR片段进行检测和分析,耗时较长(810 h).一些情况下很难满足案件的实际需求.法医学家们在加快STR分型的方法研究一直不懈努力.现从快速提取DNA、无提取直接PCR、快速PCR、微流控芯片技术在STR快速分型方面的应用四方面,对近年来出现的可进行快速STR分型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2.
采用快速PCR扩增,探索其法医学应用价值.将AmpFLSTRIdentifiler试剂盒分别与4种不同的快速PCR检测试剂联合构建快速PCR体系,以9947A为模板,采用各自优化的循环参数进行扩增,并将各分型结果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联合构建的4种快速PCR体系均可获得与常规方法一致的DNA分型结果,扩增用时最短可减少至22 min.可见应用快速PCR方法进行扩增,可获得与常规方法一致的STR分型,并且显著缩短扩增时间,提高DNA分型速率.  相似文献   
173.
目的:利用枯草杆菌芽孢呈递技术制备表达SARS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的重组芽孢。方法:将枯草杆菌 CotB 基因构建到基因组整合质粒pDG1664中,再将 RBD 基因连接到 CotB 基因的下游,构建成重组质粒pDG1664-CotB-RBD,通过同源重组整合到PY-79枯草杆菌基因组中;利用红霉素抗性筛选重组菌并进行PCR和DNA测序鉴定,Western印迹鉴定重组菌芽孢表面RBD蛋白的表达情况;用表达RBD的重组芽孢以口服方式免疫小鼠,通过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组芽孢的免疫原性。结果:制备出枯草杆菌基因组整合了RBD抗原基因的重组菌株RS1931,形成的重组芽孢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62×103的CotB-RBD融合蛋白;重组芽孢免疫的小鼠血清RBD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在末次免疫后2周可达1∶10880,重组芽孢初免后18周的小鼠脾细胞中IFN-γ+CD4^+、IL-4+CD4^+和IFN-γ+CD8^+T细胞比例上调,表明重组芽孢经口服免疫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结论:针对SARS冠状病毒S蛋白RBD建立了枯草杆菌芽孢呈递技术方法,制备出在枯草杆菌芽孢表面稳定表达外源RBD蛋白的重组株,获得的重组芽孢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开发芽孢呈递型SARS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4.
蛋白质晶体由蛋白质分子有序排列的框架组成,其内部富含溶剂(水)分子,外观形貌多种多样,其物理性质与常规固态晶体相比有很大不同。我们针对蛋白质晶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包括低密度、机械性能、声学、热学、光学等性质),进行了研究进展评述,并根据蛋白质晶体的特殊物理性质,评述了人们发展出的从蛋白质结晶液中区分蛋白质晶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5.
体外诊断试剂防腐剂的选择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体外诊断试剂中防腐剂的作用机理及选择原则进行了阐述,并对目前常用的防腐剂如叠氮钠、庆大霉素、硫柳汞、异噻唑啉酮类等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为体外诊断试剂的研究开发及生产中防腐剂的使用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76.
目的:验证重组人BD3-BPI(rhBD3-BPI)是否具有内毒素中和活性,研究其在高盐环境中是否能保持抗菌活性。方法:根据内毒素标准品绘制内毒素活性标准曲线,将100 μL梯度稀释的rhBD3-BPI-与100 μL 10EU/mL脂多糖(LPS)混匀,37℃水浴60min,同时设标准对照(只含10EU/mL LPS的标准品溶液),并以无热源水作为空白对照,采用基质显色法进行鲎试验测定LPS的活性;将6×10^8 CFU/mL的革兰阳性和阴性标准菌株及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菌株接种于含1mg/mL rhBD3-BPI和0~250mmol/L不同浓度NaCl的液体细菌培养基中,37℃培养3h后用10mmol/L磷酸钠按1:1~1:1000的比例稀释,铺LB培养基平板,37℃过夜培养,观察各平板菌落生长情况,计数并计算杀菌率。结果:在5EU/mL的标准内毒素体系中,当rhBD3-BPI的浓度高于4μg/mL时即开始表现出一定的内毒素中和活性,当rhBD3-BPI的浓度分别为16、32 μg/mL时,其内毒素中和率分别为23%和88%,随后rhBD3-BPI对内毒素的中和活性趋于平稳,50 μg/mL的rhBD3-BPI对所有受检菌均表现出100%的杀伤效应。当NaCl浓度低于150mmol/L时,rhBD3-BPI对各受检菌的杀菌活性均未受明显影响;NaCI浓度升高至150-200mmol/L,rhBD3-BPI对各受检菌的杀菌活性有所下降,但其杀伤率仍在90%以上;当NaCl浓度高于200mmol/L时,盐浓度对rhBD3-BPI杀菌活性的影响才较为明显,但即使NaCl浓度达到250mmol/L,rhBD3-BPI的杀菌活性仍保持在85%以上。结论:rh-BD3-BPI具有内毒素中和活性,在高盐环境中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7.
目的:通过DNA重组技术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0157:H7的EspA和EspB蛋白,并分析它们的免疫保护性。方法:采用PCR技术从EHEC0157:H7基因组中扩增espA和espB基因,连接至pET-22b(4-)载体上,转化至宿主细胞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用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SDS-PAGE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免疫小鼠分析其免疫保护性。结果:重组espA和espB基因片段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相应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一致性均为100%;得到了纯度为95%以上的重组EspA和EspB蛋白,免疫小鼠所得到的抗体效价均为10^6。结论:重组EspA和EspB蛋白获得了可溶性表达,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为进一步制备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8.
对濒危物种在大尺度上地理分布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保护规划和保护策略.兰科植物作为一大类急需保护的濒危物种,研究其在中国境内的地理分布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文献查阅、自然保护区数据整理收集兰科植物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数据,利用ArcGIS10.0和SPASS18.0软件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南地区是兰科植物的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兰科植物丰富度表现出显著的经度和纬度相关性,与经度之间呈单峰关系,在100°E附近出现峰值,但随纬度升高丰富度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79.
为了探讨一年生菌根化油松容器苗的最适苗木供N量和供N速率,采用4种不同指数施肥量进行了试验.通过测定苗木生物量和N含量,显示总供N量为80 mg·株-1的处理组在生物量积累和苗木N含量上显著优于其它各组(P〈0.05);在100 d时,该处理可获得0.47 mg·株-1·d-1的N最适添加速率;在该速率下,苗木生物量、N含量分别可以达到845.60 mg·株-1和6.51 mg·株-1.根据生物量和N含量随着供N量增加的回归拟合结果,在107 d的生长过程中,67.96 mg·株-1至84.15 mg·株-1的供N总量可以使得一年生油松幼苗获得较高的生物量积累水平和N含量.  相似文献   
180.
通过逆转录病毒等媒介表达核转录因子Oct4、Sox2、Klf4、c-Myc可将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时至今日,已经报道了小鼠、人、大鼠、猪、羊、马、牛的iPS细胞,但大动物iPS的多能性特别是嵌合体形成和生殖细胞传代还没有得到确认。与逆转录病毒等不同的是,piggyBac转座子转染效率高且无病毒源性、操作简单,可以在转座酶的存在下被安全切除。首次尝试了采用piggyBac转座子携带鼠源Oct4、Sox2、Klf4、c-Myc、Rarg和Lrh16个核转录因子诱导胎牛成纤维细胞,成功获得牛类iPS细胞,其形态与小鼠胚胎干细胞相似,克隆边界清晰、呈丘状、克隆内细胞致密、核大。RT-PCR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均显示牛类iPS细胞表达多能性基因。该类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可形成类胚体EB,且表达3个胚层的基因;体内诱导分化可形成畸胎瘤,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瘤体有三胚层的分化。上述结果显示利用piggyBac转座子制备牛多潜能干细胞诱导技术可行,产生的牛类iPS细胞具有潜在多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