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62篇
  免费   4898篇
  国内免费   4515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647篇
  2022年   1444篇
  2021年   2578篇
  2020年   1757篇
  2019年   2239篇
  2018年   2167篇
  2017年   1579篇
  2016年   2261篇
  2015年   3457篇
  2014年   3990篇
  2013年   4331篇
  2012年   5039篇
  2011年   4628篇
  2010年   2807篇
  2009年   2528篇
  2008年   2926篇
  2007年   2538篇
  2006年   2252篇
  2005年   1898篇
  2004年   1733篇
  2003年   1489篇
  2002年   1307篇
  2001年   1051篇
  2000年   949篇
  1999年   883篇
  1998年   508篇
  1997年   481篇
  1996年   434篇
  1995年   385篇
  1994年   397篇
  1993年   287篇
  1992年   475篇
  1991年   433篇
  1990年   343篇
  1989年   324篇
  1988年   256篇
  1987年   217篇
  1986年   195篇
  1985年   201篇
  1984年   189篇
  1983年   132篇
  1982年   106篇
  1981年   68篇
  1980年   75篇
  1979年   86篇
  1978年   76篇
  1976年   72篇
  1975年   68篇
  1974年   7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91.
松辽盆地白垩纪微体浮游植物群及其环境讨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该文报道了松辽盆地白垩纪丰富的非海相微体浮游植物群,主要是沟鞭藻类及一些绿藻和疑源类;论述了藻类的生物地层特征,自下而上初步划分出10个组合带;结合微量元素和古地磁等资料,较详细地讨论了含微体浮游植物组段的沉积环境,认为松辽盆地在白垩纪至少遭受过两次重要的海侵(分别在青山口组一段及嫩江组一、二段沉积时期),导致古松辽湖泊五种不同水体环境的演替,指出微体浮游植物组合的变化是受古盐度、古温度和古水深等因素控制的。此外,对有关组段的地质时代也进行了讨论,进一步补充了新的浮游植物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192.
流式细胞计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流式细胞计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应用光学机械,电子学,流体动力学,激光和计算机的高技术生物医学仪器。它在生物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我们最近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多参数流式细胞计,并已通过中国科学院院级鉴定。本文介绍该仪器的原理,主要结构与技术要点和使用结果等,它将有助于我国流式细胞术及其应用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3.
垂体后叶素和加压素对离体心肌的直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采用大鼠离体右心房和右心室肌条模型,观察了垂体后叶素和加压素对右心房和右心室肌的直接作用。结果表明:垂体后叶素对右心房的自主性收缩频率和幅度及右心室肌的收缩幅度均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加压素对右心房和右心室肌收缩幅度也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但对右心房自主节律无影响;催产素对右心房的收缩频率和幅度则均无影响。加压素V_1、V_2受体拮抗剂d(CH_2)_5Tyr(Me)AVP和d(CH_2)_5(D-Ile~2,Ile~4,Ala(NH_2)~9)AVP对垂体后叶素的负性变力作用具有不同程度的阻断作用,但对垂体后叶素的负性变时作用无阻断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垂体后叶素的负性变力作用主要是由加压素产生的,加压素对心肌有直接的负性变力作用;垂体后叶素的负性变时作用可能是非加压素和催产素成分的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94.
生态因子对中药甘草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甘草是一种常用中药,由于具有“调和诸药”之功效而成为方剂中最常用的一味药。古有“十方九草”之说,可见对甘草的需求量之大;目前,对甘草的需求不仅仅限于医药界,在食品、轻工、畜牧等行业也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长期滥采、滥挖,只挖不种,使得甘草的蕴藏量急剧下降,有些地区的甘草资源濒临枯竭。例如,东北松嫩平原,原是我国“东草”商品的主产区之一,并大量出口国外,  相似文献   
195.
196.
表达狂犬病毒糖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的组建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枫  侯云德 《病毒学报》1992,8(3):210-217
  相似文献   
197.
1 前言 从外地引进寄蝇或人工助长当地寄蝇种类防治农林害虫,是有效的生防手段之一,国外已有很多成功的报道。King等(1981)在路易斯安娜州蔗田中人工大量释放螟利索寄蝇(Lixophaga diatraeae)成虫防治第1代小蔗杆草螟(Diatraea saccharalis),不同地区的寄生率分别达到4.1、8.7和35.7%;由于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奇痣窄径茧蜂(Agathis stigmatera)的自然寄生率也相应提高,很好地控制了蔗田害虫的发生。在寄蝇的田间释放技术方面,国外还没有详细的报道。在我国,利用寄蝇防治害虫的工作也是刚刚起步,很多具体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8.
Summary A wild-type strain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used to convert n-pentadecane to the corresponding dioic acid, tridecane 1,13-dicarboxylic acid (DC-15). Altering the cell permeability by treating C. neoformans with 1% (v/v) toluene or 7% (v/v) Triton X-100 stimulated production of DC-15 by 1.5-fold and fourfold,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DC-15 productivity was increased from 2.5 mg/l per hour to 18 or 30 mg/l per hour, respectively. If 10% (v/v) hexane was used to treat the yeast culture, stimulation of DC-15 production could reach 200% and more viable cells remained compared to the toluene-treated culture. Data from the organic solvent treatment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solvent with a higher polarity showed a more adverse effect on DC-15 production. P. aeruginosa was vulnerable to most organic solvents; however, Tween 80 could greatly stimulate the conversion of n-pentadecane to DC-15. Although organic solvents and non-ionic detergents could enhance DC-15 formation by microbial conversion, it was inhibited by elevated levels of DC-15.Offprint requests to: E.-C. Chan  相似文献   
199.
200.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fromEscherichia coli is phosphorylated in vitro in an ATP-dependent enzymatic reaction. The phosphorylated protein, when exposed to acid conditions, releases the phosphate; this implies that the phosphorylation site is not on a serine, tyrosine, or threonine residue(s). Treatment of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with diethyl pyrocarbonate, a highly specific histidine-modifying reagent, blocks incorporation of32P-phosphate from [-32P]ATP into the enzyme, suggestive that the phosphorylation site is a histidine residue(s). The phosphorylated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was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its comigration with highly purified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isolated fromE. coli, on denaturing, nondenaturing, and isoelectric focusing polyacrylamide gels and by sequence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