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应用种群动态控制的状态空间分析法,通过生命表参数模拟美洲斑潜蝇种群数量动态,通过输入不同的控制措施(施用非嗜食植物次生化合物即马缨丹乙醇提取物、施用机油乳剂和释放美洲斑潜蝇寄生性天敌)对美洲斑潜蝇种群动态控制的作用,研究这些控制措施的组合对美洲斑潜蝇种群动态的控制,模拟结果表明,在美洲斑潜蝇成虫产卵高峰期施用马缨丹乙醇提取物(1g·100ml^-1和机油乳剂(300X),在幼虫高峰期释放寄生蜂(2000头·100m^-2),可以达到控制美洲斑潜蝇种群增长的效果,起到保护菜豆免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对扁玉螺(Neverita didyma)中枢神经系统的大体解剖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扁玉螺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一对口球神经节、一对脑神经节、一对侧神经节、一对足神经节及一个脏神经节。各神经节均由神经节被膜、胞体区及中央纤维网三部分组成。左右脑神经节之间和左右足神经节之间的联合以及脑-侧、脑-足和侧-足神经节之间的连索均较短。足神经节有明显的分区现象。  相似文献   
43.
松茸毒蛾Dasychire axutha Collenette是广东马尾松的另一重要害虫。1980年7月,我们在阳江林场东岸分场的马尾松林中,发现松茸毒蛾幼虫暴发性流行罹病死亡,流行面积达2000余亩。患病死亡之幼虫,有一部分为核多角体病毒所致(苏星等,1983);但在死亡幼虫中有相当一部分虫体萎缩,尾部多粘留一粒灰白色粪便,多掉落在树头周围,这种萎缩型的松茸毒蛾虫尸,经解剖观察,体壁完好、坚韧,中肠呈现乳白色;用中肠作涂片并以苦味酸——氨基黑染色,置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含有大量的染成深蓝色的多角体,经室内感染试验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证明此病原物为质型多角体病毒。该病毒病在国内尚未见有报道。现将其形态、室内外感染试验及超低容量试验等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失匹配负波(MMN)是由重复刺激序列(即标准刺激)中偶然出现的、与标准刺激有可辨别差异的偏差刺激所诱发的一种持续时间较短、极性为负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失匹配负波在人类和动物中普遍存在,并可在视、听、嗅等多种模态中诱发,其出现不依赖于注意,所以反映了大脑对知觉环境变化的自动感知,对动物的生存与繁殖成功至关重要。本文对不同类群动物失匹配负波研究、失匹配负波产生机制、发生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旨在厘清该生理指标的优势与不足,为动物认知潜在机制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最后文章对动物失匹配负波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5.
全球气候变暖对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植物形态产生强烈影响。川西林线交错带是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变化极度敏感。以川西林线交错带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幼苗异龄叶为对象,采用原位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s)模拟增温,研究了长期模拟增温下岷江冷杉幼苗异龄叶片叶长、叶厚等叶形态的响应,采用表型可塑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对叶形态的可塑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温限制岷江冷杉幼苗叶片的增长、增宽和叶面积、体积的扩大,使叶长、叶宽、叶面积、叶体积分别较对照减小12.77%、11.86%、17.76%、11.49%;增温促进叶片厚度的增加,较对照增加7.27%;除叶长宽比外,增温对其余叶形态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叶形态对模拟增温的响应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P0.05)。温度、叶龄的交互效应对叶长和叶面积影响显著(P0.05),对叶宽和叶厚影响不显著(P0.05)。两种表型可塑性分析结果表明,除1 a叶叶长外,增温不同程度增大各叶形态可塑性。长期增温使冷杉幼苗叶片有旱生倾向且形态值更发散。研究提供了岷江冷杉幼苗叶片对长期增温的差异性响应证据,为评估青藏高原东缘优势植物对响应气候变暖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6.
本工作目的是在离体大鼠肠系膜动脉床灌流模型上,观察几种常见炎症介质:前列腺素E2(PGE2)、缓激肽(BK)、组胺(HIS)、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5-羟色胺(5-HT)对血管周围感觉神经介质CGRP释放的直接影响。结果显示:PGE2(1-100μmol/L)和BK(5-10μmol/L)能引起大鼠肠系膜动脉床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释放CGRP。HIS,PAF和5-HT则未见明显作用。结果提示,PGE2与BK可能是引起血管周围感觉神经兴奋和CGRP释放的主要炎症介质。  相似文献   
47.
林窗对岷江冷杉幼苗生存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冷杉林是我国西南亚高山暗针叶林的主体之一,其健康的种群动态和更新策略在维持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岷江冷杉更新过程中林窗对幼苗种群动态的影响,通过调查林窗内和林下岷江冷杉更新幼苗的存活情况,采用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幼苗的年龄结构和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林窗内和林下岷江冷杉幼苗的年龄结构金字塔均为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存活曲线均为DeeveyⅡ,生命期望以1龄级的最高、林下种群的高于林窗种群。幼苗的死亡率、消失率、累计死亡率和危险率均随龄级的增加而增大,生存率和死亡密度随龄级的增加而减小;岷江冷杉幼苗种群的数量化动态指数Vpi=0.1059,为增长型种群,在外界随机事件干扰时也可持续增长,尤以林窗种群抵御随机干扰、持续增长的特点更为突出;岷江冷杉幼苗种群的周期波动主要受基波控制,林窗种群在9龄级和11龄级处的波动还受谐波的影响。林窗扩大了岷江冷杉更新幼苗的数量规模、提高了种群抵御外界随机干扰的能力。因此,在岷江冷杉林更新管理中,应高度重视林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拟口蘑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产自吉林省舒兰县的拟口蘑属(Tricholomopsis)一新种:舒兰拟口蘑(T.shulanensis X.He)。文中还对作为该属模式种的赭红拟口蘑(T.rutilans)的侧囊体存在与否阐述了意见。  相似文献   
49.
辽宁革螨的生态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贤 《昆虫学报》1991,34(1):108-116
辽宁省已知的革螨46种,分属于5科19属.本文依据四个不同地理景观区内革螨的优势种、常见种和罕见种,对其生态地理分布作了讨论.(1)辽西低山丘陵及沿海平原区:本区共有革螨20种,其中仓鼠真厉螨、格氏血厉螨为优势种;塔山巨刺螨、长毛鞘厉螨为罕见种.(2)辽东山地及半岛丘陵区:本区共有革螨22种.半岛丘陵革螨优势种为仓鼠真厉螨、格氏血厉螨;辽东山地革螨优势种为耶氏厉螨与东方真厉螨.本区罕见种为赛氏血革螨、达呼尔血革螨、大连肪刺螨、三角血厉螨等.(3)辽河平原区:本区共有革螨20种.优势种为耶氏厉螨与厩真厉螨;乌苏里土厉螨为罕见种.(4)努鲁儿虎山脉北麓黄土丘陵台地及西辽河沙地区:本区共有革螨26种.优势种为东北血革螨、仓鼠真厉螨及格氏血厉螨.巨腹赫刺螨、鼬赫刺螨、拟小赫刺螨、半漠血厉螨、乌苏地厉螨、北野血革螨、楠本血革螨等为罕见种.  相似文献   
50.
为探明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 (Wolff)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的控害潜能,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17℃、22℃、27℃、32℃、37℃)条件下叉角厉蝽3~4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2~3龄幼虫的捕食作用,评估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生物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叉角厉蝽3~4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2~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符合Holling II型方程,捕食效能a/Th和日均捕食量均在32℃时最大。在同一温度下,叉角厉蝽3~4龄若虫的寻找效应与草地贪夜蛾幼虫密度呈负相关,但猎物密度相同时叉角厉蝽3~4龄若虫的寻找效应与温度呈正相关。在17℃~37℃范围内,Hassell-Varley干扰反应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出不同叉角厉蝽密度条件下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情况;在相同的猎物密度条件下叉角厉蝽3~4龄若虫个体间存在种内竞争和自我干扰作用,随着自身密度增大,相互干扰作用增强,搜寻系数Q和相互干扰系数m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7℃时最大,分别为0.4719和0.788。本试验证实了叉角厉蝽若虫在温度为32℃、猎物密度为60(头/皿)条件下对草地贪夜蛾的日捕食量最大,但随着温度升高,若虫的捕食量趋于饱和或出现下降趋势,在37℃温度条件下种内竞争和自我干扰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