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海南、广西发现外来双钩巢粉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钩巢粉虱Paraleyrodes pseudonaranjae Martin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并首先记录于佛罗里达、夏威夷和香港等地的粉虱.本文记录了这种粉虱在海南、广西和广东的分布,提供了种类鉴别特征,各期的形态特征及生态图,并列出了目前已知的21科40种寄主植物,广东记录的庞达巢粉虱应是本种的错误鉴定.随着定居时间的推移,双钩巢粉虱的为害性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经过多代自交选育的高抗白粉病材料野生甜瓜'云甜-930'(P1)与感病栽培甜瓜'华莱士'(P2)组配,构建了P1、P2、F1、B1、B2和F2 6个世代,对大棚栽培条件下各世代材料的白粉病自然发病状况进行考察,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多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显示: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0),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相等,da和db均为-15.76,2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ha和hb分别为14.98和19.87,第2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大于第1对;2对主基因互作效应中除了显性×显性效应(l=-7.73)较小外,其它互作效应均较大,加性×加性效应i为31.46,加性×显性效应jab为-26.86,而显性×加性效应jba为-17.07.该组合的B1、B2和F2群体抗病性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3.31%、69.15%和97.61%,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8.83%、25.86%和0,环境变异在2.39%~7.86%之间.研究表明,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的抗性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甜瓜抗白粉病育种中,在F2代主基因的选择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p38MAPK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s-ODN)对肢体缺血预处理(L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的影响。方法:48只永久凝闭双侧椎动脉的Wistar大鼠分为8组(n=6):sham组、LIP组、脑缺血损伤组、LIP+脑缺血损伤组、双蒸水+LIP+脑缺血损伤组、p38MAPKAs-ODN组和p38MAPKAs-ODN+LIP+脑缺血损伤组,p38MAPKAs-ODN的剂量又分为5nmol/5μl和10nmol/5μl。所有动物均在sham手术后或末次全脑缺血/再灌注后7天断头取脑,硫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情况。结果:sham组和LIP组均未见延迟性神经元死亡(DND)。与sham、LIP组相比,脑缺血损伤组出现了明显的DND,表现为组织学分级(HG)升高和锥体神经元密度(ND)下降(P0.05)。LIP可显著抑制脑缺血损伤引起的DND。与LIP+脑缺血损伤组相比,p38MAPKAs-ODN+LIP+脑缺血损伤组出现了显著的DND,表现为HG升高、ND降低(P0.05),且此种变化与p38MAPKAs-ODN的注射剂量呈明显正相关。结论:p38MAPKAs-ODN可阻断L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进一步证实了p38MAPK表达上调参与了L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人生长抑制因子家族(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ity member4,ING4)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EGFP—ING4。方法提取人胎盘总RNA,经RT—PCR扩增出ING4 cDNA,克隆至pEGFP—C2载体,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ING4用双酶切、基因测序进行序列鉴定;转染MCF-7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组化检测重组质粒的表达。结果RT—PCR产物为750bp的条带,双酶切和基因测序正确,转染可见目的蛋白融合表达。结论从人胎盘组织中成功克隆了ING4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在人MCF-7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1NG4基因的作用及抗肿瘤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茎尖组培苗检测甘蔗体内内生固氮菌的固氮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巴西引进的甘蔗品种‘B1’、‘B3’、‘B5’、‘B8’以及广西地区栽培品种‘新台糖16号’和‘桂糖11号’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对其继代4次的茎尖组培苗进行有氮与无氮培养比较以及于温室中无氮盆栽品种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经茎尖培养的甘蔗品种其原有的固氮能力不丧失,4个巴西甘蔗品种的固氮能力和在无氮下的生长能力强于广西主栽品种‘新台糖16号’和‘桂糖11号’,无氮培养的巴西甘蔗品种氮含量较高,固氮活性较强,缺氮症状出现时间较迟;无氮盆栽的巴西甘蔗品种株高、分蘖、叶片的固氮活性等均优于‘新台糖16号’和‘桂糖11号’。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肺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研究EGFR突变与患者临床特征(性别、年龄和吸烟史)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0例肺腺癌患者术前的石蜡组织标本,提取DNA后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EGFR基因18~21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对基因突变结果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吸烟史分别做χ2检验。结果:160例肺腺癌组织标本中,有57例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5.6%,且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和吸烟史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57例EGFR基因突变标本中,27例为19外显子缺失,22例为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这2种突变占总突变类型的85.96%,并且与患者性别、年龄及吸烟史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GFR基因在女性不吸烟肺腺癌中有较高的突变率,突变主要集中在19外显子缺失和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但突变率及突变类型与患者性别、年龄和吸烟史均不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
记述中国1新纪录种,安氏胫管蓟马Terthrothrips anantha krishnani Kud?,1978。详细描述了安氏胫管蓟马Terthrothrips ananthakrishnani Kud?,1978的形态特征,提供了胫管蓟马属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贤景春  吴伟军 《广西植物》2012,32(4):567-570
采用乙醇浸提法对Solanum photeinocar pum茎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溶剂浓度、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总黄酮含量提取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乙醇浓度为40%,提取温度为80℃,时间为1h,料液比1:16(g:mL)。在此条件下测得总黄酮含量为4.39mg/g,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20.
昆虫几丁质酶及类似蛋白由多种不同的基因编码而成,它们在分子量大小、空间结构、化学性质和酶学性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在昆虫不同的组织、不同时期的表达量各不相同,对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丁质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昆虫几丁质酶的研究过程中,生物信息学在几丁质酶基因克隆、结构分析、同源性比较等方面应用广泛.该文主要对昆虫几丁质酶及生物信息学在昆虫几丁质酶研究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做了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