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目的:根据外膜蛋白 FopA 的序列信息,建立土拉弗朗西斯菌 FopA蛋白全长(FopA-L)和部分(FopA-S)的特异性抗原的 BL21 表达系统,获得高活性的重组 FopA-L、FopA-S蛋白并制备相应的多克隆抗体,为土拉菌的监测、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 pET100 质粒构建FopA-L及FopA-S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细胞并诱导表达FopA-L及FopA-S蛋白,螯合镍离子次氨基三乙酸(Ni-NTA)亲合层析纯化FopA蛋白,用重组蛋白免疫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 ELISA、Western 印迹、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构建了FopA-L及FopA-S的表达载体,获得相应的高表达目的蛋白 BL21 细胞株,用表达的蛋白为抗原成功制备了 FopA特异性的抗体,效价皆在1 ∶100000以上且特异性良好。结论:FopA-S与FopA-L两种抗原和相应抗体的制备为建立土拉菌快速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2.
Pestalotiopsis sp. is a mycoparasite of the plant pathogen Aecidium wenshanense.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mycoparasitism mechanism of Pestalotiopsis sp., we assembled and analyzed its genome. The genome of Pestalotiopsis sp. strain PG52 was assembled into 335 scaffolds and had a size of 58.01 Mb. A total of 20,023 predicted genes and proteins were annotated. This study compared PG52 with the mycoparasites Trichoderma harzianum, Trichoderma atroviride, and Trichoderma virens. This study reveals the entirely different mycoparasitism mechanism of Pestalotiopsis compared to Trichoderma and reveals this mycoparasite’s strong ability to produce secondary metabolites.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长程颅内电极监测及电刺激方法,在感觉运动区皮质发育不良的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评估中的意义。方法:筛选MRI提示的皮质发育不良区域与重要功能区-感觉运动区位置关系密切的1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且头皮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及PET检查也初步提示癫痫发作与皮质发育不良所在脑区有关,在可疑脑区放置颅内电极,然后进行颅内电极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及电刺激检测,对癫痫起源位置及功能区定位,明确癫痫发作起源区域与感觉运动功能区的解剖学关系,在定位结果指导下进行切除术。结果:11例中3例位于左侧半球,8例位于右侧半球,11例感觉运动功能区皮质分布均存在不同程度变异,7例癫痫发作起源区域与感觉运动功能区一定范围重叠,其中5例与感觉区重叠,该5例切除了起源区域与发作有关的部分感觉区,2例部分致痫灶与运动区重叠,该2例仅切除了除与发作有关的运动区以外的癫痫起源区域,4例癫痫发作起源区域与感觉运动功能区相对独立,该4例完全切除癫痫发作起源区域;手术后6例患者发作消失,2例患者发作频率减少90%以上,1例癫痫发作控制无效,2例患者发生部分感觉缺失,但对生活无明显影响。结论:在皮质发育不良的癫痫患者中,有较高比例的病人伴有功能区皮层分布的变异,长程颅内电极监测及电刺激能够实现癫痫起源区域及功能区精确定位,明确功能区变异情况,对于指导病灶切除,避免损伤功能区皮质,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4.
施肥对桢楠幼苗光合生理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维  胡庭兴  王锐  钟宇  周贤  敬辽 《西北植物学报》2014,34(6):1187-1197
以1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选用氮肥(NF)、复合肥(CF)、有机肥(OF)和混合肥(MF)4种肥料,依据年施氮量为标准设置低(L,0.3g/桶)、中(M,0.6g/桶)、高(H,0.9g/桶)3个施肥水平,于5、7、9月分3次将各肥料平均施入各栽植桶中,考察施肥1个月后桢楠幼苗的形态和光合生理指标,探讨施肥对桢楠幼苗光合生理及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3个施肥水平中,中氮水平(M)对桢楠幼苗的生长促进效应最大;各种肥料中又以CF肥效最差,NF的肥效仅在初期(5~6月)比较明显,施MF的后期(9~10月)养分供应相对不足,而OF能持续地为植株提供养分。(2)施肥可以促进桢楠幼苗叶片叶绿素合成,延长绿叶功能期,并增大净光合速率,其中OF和MF的效果更明显,且有效地提高了幼苗在强光照、高浓度CO2环境下的光合能力。(3)除CF以外,施其他3种肥料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桢楠幼苗苗高及地径生长量,且以中氮水平的有机肥(MOF)促进效应最大,其生长量可以达到对照(CK,不施肥)的2倍。综上可知,中氮量有机肥是桢楠幼苗的最佳肥料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165.
以感染内生真菌(endophyte-infected,EI)和不感染内生真菌(endophyte-free,EF)的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为材料,在温室沙培条件下研究内生真菌对高羊茅适应缺磷及利用不同形态磷肥的影响。结果表明,1)缺磷条件下,高羊茅EI和EF植株生长差异不显著;正常供磷条件下,高羊茅EI植株拥有更多分蘖数和绿叶数。说明正常供磷条件下内生真菌改善了宿主高羊茅的生长。2)与水溶性磷相比,高羊茅根有机酸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Pase)活性在难溶性磷条件下显著增加,而根总酚含量无显著变化。在水溶性磷条件下,高羊茅EI植株根总酚含量显著高于EF植株,此时EI植株比EF植株拥有更多分蘖数和绿叶数,说明在水溶性磷条件下内生真菌对宿主地上部生长具有一定贡献。在难溶性磷条件下,虽然高羊茅EI植株根总酚含量仍然高于EF植株,但同时EI植株根有机酸含量显著低于EF植株,因此内生真菌感染只是增大了宿主植物的根冠比,而对分蘖数和绿叶数等无显著影响,说明内生真菌对宿主利用难溶性磷贡献不大。可见,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在水溶性磷条件下更有利。  相似文献   
166.
采用7个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部分生理指标和部分农艺性状变化,以各单项指标的抗旱系数作为抗旱性衡量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同时将综合评价值(D值)与抗旱指数(DR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后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胞间CO2浓度(Ci)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株高、穗下节长度、叶面积、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均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各品种间变化趋势不尽一致。(2)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值(D值),供试品种可分为3类:‘晋麦47’和‘小偃22’属于强抗旱型;‘矮抗58’、‘西农979’和‘西农509’属于中等抗旱型;‘郑麦366’和‘郑麦9023’属于弱抗旱型。(3)两种不同干旱胁迫下综合评价值(D值)与抗旱指数均显著相关(r分别为0.768和0.808,p0.05)。  相似文献   
167.
Ca2+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过程中发挥着中心调控作用,钙信号是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的主要调控因子,钙结合蛋白是植物钙信号传导途径的最重要组分之一,然而植物钙结合蛋白在体内和体外与Ca2+结合的技术体系还有待完善和发展。为了系统总结植物钙结合蛋白的鉴定方法与技术,本文从定性结合、定量结合和结合方式等角度,综述了植物钙结合蛋白在体内和体外条件下与Ca2+结合的原理、方法、特点和应用前景,详细阐述了近年来的主要检测方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本文将为植物钙结合蛋白的分离、功能鉴定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8.
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取材方便、易于分离培养、体外扩增快、免疫原性低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可在体内外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分化为心肌细胞,是理想的心肌再生治疗的种子细胞。本文综述了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诱导方法,包括化学试剂、中药制剂、机械力和电磁刺激、心肌环境因子、损伤组织条件培养、组织工程方法等,为其在心肌损伤性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9.
对70份云南割手密血缘F1创新种质材料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因子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中8个公因子保留前3个公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79.35%。第1公因子中载荷值较大的是单产、含糖量、有效茎数、出苗率和分蘖率等性状;第2公因子中起主导作用的性状是茎径和株高两个产量因子;第3公因子只有11月理论蔗糖分起主导作用。以70份创新材料3个公因子的因子得分为指标,采用系统聚类中的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2.4处,参试材料被聚为10类,其中占参试材料总数50%的第Ⅰ、Ⅳ、Ⅶ、Ⅷ、Ⅹ类材料,表现高产;占参试材料72.8%的第Ⅰ、Ⅱ、Ⅳ、Ⅴ、Ⅵ、Ⅶ、Ⅸ类材料,表现高糖,特别是其中占参试材料38.6%的Ⅰ、Ⅳ、Ⅴ、Ⅵ类材料,11月理论蔗糖分均高于12%;占参试材料总数38.6%的第Ⅰ、Ⅳ、Ⅶ类材料,表现高产、高糖。本结果为有针对性地利用这些材料,培育高产、高糖创新亲本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0.
通过对33份09系列甘蔗属原种间杂交F1的灰色接近度分析,结果表明:排位在前10名的是09-162、09-167、09-164、09-172、09-167-1、09-174、09-167-2、09-161、09-179、09-166,有19份材料超过对照ROC22和粤糖93-159,其结果与试验观察结果相符;灰色接近度分析与同一度分析结果一致,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总体一致,说明灰色接近度分析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