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6篇
  免费   684篇
  国内免费   1366篇
  4696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滇龙胆不同部位裂环烯醚萜类物质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临沧云县滇龙胆不同部位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当药苷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当药苷在滇龙胆根、茎、叶、花中均有分布;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在根部含量较高,分别为(35.88±5.89)mg/g和(1.35±0.33)mg/g;当药苷在花部含量最高,为(0.97±0.24)mg/g.(2)不同部位有效成分间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3)相同海拔条件下,不同栽培方式下滇龙胆根部龙胆苦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茎部、叶部獐牙菜苦苷含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2.
从鸡组织中获得了一株分离物,能凝集鸡红细胞,经负染后电镜观察可见球形、外被囊膜的病毒颗粒,直径约 90~100nm;经血凝抑制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鉴定为H7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命名 为A/Chicken/Hebei/1/2002(H7N2)(简称CK/HB/1/02)。将该病毒接种SPF鸡,测得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 为0.00,剖检可见实验鸡多种组织器官有出血性变化,判为低致病力AIV;接种后7d从实验鸡泄殖腔棉拭中回收 到病毒,并在血清中检测到H7亚型AIV抗体。经RT-PCR扩增了病毒HA1基因片段(约1.1kb),测定其核苷酸 序列并与GenBank中的序列比较。结果表明,该病毒的HA1基因序列与AIV标准株A/Afri.Star./Eng-Q/79 (H7N1)的HA1基因同源性最高,为99.4%;与以色列和意大利H7N2 AIV的同源性较高,为96.8%~98.2%;与 美国H7N2病毒的同源性很低,约为81.0%;其HA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KGR-GLF-,符合低致病力AIV的 特征。  相似文献   
83.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生命科学已进入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蛋白质组学旨在阐明基因组所表达的真正执行生命活动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和生物功能。伴随葡萄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有关葡萄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迅速发展。对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在葡萄上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主要包括:葡萄蛋白质样品的提取制备,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变化,葡萄果皮、细胞壁、质膜等特定组织材料的蛋白质组研究,及蛋白质组学在葡萄逆境胁迫、体细胞胚的发生等方面的研究,并对葡萄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4.
乙炔抑制法在硝化与反硝化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在土壤氮素循环中扮演重要作用,由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一方面能够导致土壤中氮素的损失,另一方面能够产生温室气体-N2O,所以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研究备受关注.乙炔抑制法能同时测定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在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该文主要论述了乙炔抑制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对应用乙炔气体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5.
微系统技术在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了解细胞在微系统芯片内的生长状态,对于利用微系统技术进行细胞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玻璃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是目前制作细胞培养微芯片的主要材料。通过向以二者为基底材料制作的细胞培养微芯片内导入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利用实验室构建的细胞成像分析系统观察和分析细胞在不同基底材料的芯片内5天的增殖情况,同时研究了基底材料的预处理方法以及培养基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Porcine sapoviruses (SaVs),which belong to the family Caliciviridae,have been considered potential zoonotic agents for human infection,and several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Asian countries. In this study,a total of 200 porcine feca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Lulong county of China were tested. Among 200 samples,porcine sapoviruses were detected by RT-PCR in 17 samples (8.5%) showing their circulation in China. 14 out of 17 positive sapovirus strains were genetically related to the genogroup III (GIII) and we...  相似文献   
87.
刘婷  金道超 《昆虫学报》2012,55(12):1413-1417
【目的】确定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报警信息素的存在及其成分。【方法】采取正己烷溶剂浸提法提取获得腐食酪螨螨体提取物, 通过观察腐食酪螨对提取物的行为反应确定其生物活性, 最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um, GC-MS)对提取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腐食酪螨正己烷提取物对该螨有明显的报警作用。GC-MS分析显示, 提取物中含有橙花醇甲酸酯、Z-柠檬醛、E-柠檬醛等成分。【结论】该实验证明了腐食酪螨报警信息素的存在, 为进一步明确各成分及其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啮齿动物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系统地理学是研究种间及种内不同种群的形成、现有分布格局的历史原因和演化过程的一门学科。基于分子水平,能够更准确地界定物种分布格局,促进分子系统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近年来,分子系统地理研究的开展,促进了对啮齿动物物种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的理解。对啮齿动物的种内及种上分类阶元的系统演化关系、起源中心与演化历程、影响系统地理格局的因素、鼠害防控和保护生物学等分子系统地理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啮齿动物分子系统地理学未来发展的四点展望:1)综合性系统地理学研究;2)区域系统地理学研究;3)物种演化的全面系统研究;4)新型分子标记和分析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89.
时间序列修订对森林二氧化碳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3年生长季的涡动相关实测时间序列进行了去倾修订与超声风速仪倾斜修订,并分析了不同修订方法对森林CO2通量计算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未修订时间序列计算得到的森林CO2通量(Fcraw)被高估.线性与非线性去倾对Fcraw的修订量分别为1.6%、1.8%,两者差异很小.平面拟合坐标变换与流线坐标变换对Fcraw的修订量分别为3.7%、4.7%,两者差异较大.对线性去倾后的时间序列分别进行流线坐标变换与平面拟合坐标变换,二者对Fcraw的修订量分别为5.5%与4.6%.建议对时间序列进行线性去倾与平面拟合坐标变换综合修订.  相似文献   
90.
11例吸毒死亡法医学鉴定回顾性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奉文时吸毒及体内藏毒死亡法医学尸体检验与鉴定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研究。强调该类法医学鉴定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方法:将2003年初至2006年底昆明市及周边地区11例吸毒死亡法医学鏊定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同时对毒品作用机理、死亡原因、吸毒流行病学特征、吸毒死亡者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体内藏毒死亡特征、吸毒死亡法医学尸体检验与鉴定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论述。结果:吸毒或体内藏毒死亡的法医学尸体检验与鉴定具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吸毒死亡法医学检验与鉴定工作具有相当的难度。结论:吸毒及体内藏毒死亡法医学尸体检验与鉴定,必须在充分进行尸体剖验的基础上并结合毒物检验、现场勘验、案情调查、临床表现和死亡经过等资料进行充分的案情研究并排除其他原因致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