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6篇
  免费   684篇
  国内免费   1366篇
  4696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从苦荞籽壳Tataricum husks中分离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芦丁(rutin,1)、槲皮素(quercetin,2)、山奈酚(kaempferol,3)、山奈酚-3-O-芦丁糖苷(kaempferol-3-O-rutin-nos,4)、大黄素(emodin,5)、谷甾醇棕榈酸酯(β-sitosterol palmitate,6)、α-谷甾醇(β-sitosterol,7)、过氧化麦角甾醇(ergosterolperoxide,8)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9)。除芦丁和槲皮素外,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苦荞麦籽壳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2.
影响琼花种子休眠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琼花种皮有吸水性,休眠非因种皮的不透水性造成.种仁中存在导致休眠的抑制物质,胚的抑制物质含量最高.种子须先经4℃低温层积60 d,再经25℃暖温处理90 d,而后在较低温(15℃)条件下才能解除休眠而萌发.当年成熟种胚在翌年10月才能彻底破除休眠.6-BA和GA对种胚破眠均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3.
腐食酪螨在不同温度和营养条件下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婷  金道超  郭建军  李莉 《昆虫学报》2006,49(4):714-718
在12.5℃、15℃、20℃、25℃和30℃恒温下,用啤酒酵母粉和玉米粉为饲料,测定了不同温度和饲料条件下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各个发育阶段和世代的发育历期,获得其在各条件下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本文的实验温度范围内,该螨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呈负相关,即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缩短。在各发育阶段不同饲料条件下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都有所差异。用啤酒酵母粉作饲料时,腐食酪螨的全世代历期为48.04天(12.5℃下)和8.41天(30℃下),发育起点温度为10.18℃,有效积温为155.44 d·℃; 用玉米粉作饲料时,全世代历期为78.79天(12.5℃下)和10.77天(30℃下),发育起点温度为10.52℃,有效积温为208.33 d·℃。以成螨体长和体宽为指标,比较了在各温度条件及不同饲料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饲料对螨体大小有显著影响,温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4.
麻黄碱抑制小鼠输精管电场刺激致收缩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碱(10 nmol/L~(-0.1) mmol/L)对电场刺激所致输精管收缩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可被育亨宾(0.1 μmol/L)减弱。去甲肾上腺素(0.1 nmol/L~(-10)μmol/L )和酪胺(0.1 μmol/L~(-0.1) mmol/L)也有类似麻黄碱的作用,去氧肾上腺素则缺乏此种作用。利血平处理和可卡因(10 μmol/L)可减弱麻黄碱和酪胺的抑制效应,但能增敏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高 Ca~( )和4-氨基吡啶(50 μmol/L)明显减弱甚至取消麻黄碱对电场刺激的抑制效应。以上结果提示麻黄碱抑制电场刺激所引起的输精管收缩。至少部分通过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间接作用,后者激动突触前α_2-肾上腺素受体,从而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进一步释放。麻黄碱和其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又可能与阻遏 Ca~( )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55.
在整理和鉴定浙闽薹草属Carex植物的过程中,发现福建薹草Cares fokienensis Dunn较早发表但并未被注意。通过文献查阅、模式标本研究和野外观察,认为闽清薹草C.minqingensis Z.P.Wang、九仙山薹草C jiuxiangshanensis L.K.Dai&Y.Z.Huang、苍绿薹草C.pallideviridis K.L.Chv(裸名)在果囊和雌花鳞片等鉴别性特征上与福建薹草并没有区别,应该处理为福建薹草的异名。  相似文献   
56.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内蒙古汉族人群中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中国内蒙古汉族人群中MTHF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研究组包括62例冠心病(coronary heartdisease,CHD)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人群,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分析C677T型突变.结果:677T/T基因型在冠心病人群中更普遍,是正常人群的3.4倍.结论:在内蒙古汉族人群中,677T/T基因型增加了个体患冠心痛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57.
摘要目的:研究内毒素对体外培养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脂多糖(LPS) 进行8-48h 干预,MTT 及细胞计数法检测其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EGFR中和抗体或COX-2 抑制剂与LPS联合干预,检测其 对A549 细胞增殖及PGE2 的影响。结果:LPS 可引发A549 细胞MTT 活性和细胞计数显著增加,且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LPS 还可诱发PGE2 水平显著升高。药物干预结果显示,抑制COX-2 或EGFR 可明显逆转LPS 所引发的细胞增殖和PGE2 水平升高 趋势。结论:LPS 可能通过激活EGFR 和COX-2 信号途径,诱导体外培养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分化。肺部感染可能会加速非 小细胞肺癌进展,并可能造成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58.
谷氨酸脱羧酶与Ⅰ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与Ⅰ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M)的发病有很大关系,被认为是Ⅰ型糖尿病发病的自身免疫启动靶抗原。谷氨酸脱羧酶对于Ⅰ型糖尿病的预测、诊断、预防和治疗都有很大应用价值。该文阐述了谷氨酸脱羧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谷氨酸脱羧酶与Ⅰ型糖尿病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的联系。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低氧暴露对大鼠脑和肺微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以及埃他卡林(Ipt)对以上微动脉的扩张作用特征。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常压常氧组(control)和低氧暴露组(hypoxic),后者置于常压低氧暴露舱内(O27.8%)8 h。分离大鼠管径为(204±5)μm的脑基底动脉、肺微动脉组织,利用DMT微血管张力测定仪在6nmol/L内皮素-1(ET-1)致血管预收缩条件下,利用乙酰胆碱(ACh)考察微动脉内皮功能及观察不同浓度Ipt对脑和肺微动脉张力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常压常氧组对比,10-5 mol/L乙酰胆碱(ACh)对低氧暴露脑肺微动脉扩张率显著降低(P0.05);新型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Ipt在(10-11~10-3)mol/L对低氧暴露肺微动脉呈剂量依赖性扩张作用,明显强于对常压常氧组(P0.01),在(10-11~10-3)mol/L对低氧暴露脑微动脉呈剂量依赖性扩张作用,但与常压常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低氧暴露可导致脑基底动脉和肺微动脉内皮功能受损,Ipt具有选择性增强扩张低氧暴露肺微动脉的作用,但不影响以上条件低氧暴露后脑基底动脉的扩张作用,提示该药可应用于改善低氧暴露所致的肺微血管收缩,为Ipt发展为新型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0.
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通量贡献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取通量源区模型FSAM(Flux Source Area Model)利用2009年北京大兴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涡度相关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大气条件下生态系统的通量贡献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该站通量贡献区随大气稳定条件增强而增大。除326.25°—3.75°方向生长季不稳定条件下外,生长季的通量贡献区范围普遍大于非生长季的贡献区范围;(2)通量贡献区与观测高度、冠层高度、地表粗糙度、风向以及大气稳定度有关,当风速风频较大,大气不稳定时,湍流扩散作用强烈,贡献区范围较小;(3)该观测场在2009年以不稳定大气条件为主,通量信息主要来源于距离观测塔50—400 m范围,且69.3%的信息来源于通量塔偏北风与偏南风方向,其中42.56%的信息来自于偏南风方向;(4)随着大气稳定程度加强,通量来源最少区从塔偏西方转为偏东方,在大气稳定度条件和风向的共同作用下,生长季时主要通量贡献区在塔偏南方向,而非生长季时主要通量贡献区在塔偏北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