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59篇 |
免费 | 670篇 |
国内免费 | 1367篇 |
专业分类
46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112篇 |
2022年 | 164篇 |
2021年 | 147篇 |
2020年 | 144篇 |
2019年 | 166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111篇 |
2016年 | 127篇 |
2015年 | 176篇 |
2014年 | 225篇 |
2013年 | 166篇 |
2012年 | 280篇 |
2011年 | 315篇 |
2010年 | 238篇 |
2009年 | 266篇 |
2008年 | 266篇 |
2007年 | 275篇 |
2006年 | 230篇 |
2005年 | 232篇 |
2004年 | 143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127篇 |
2001年 | 117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利用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胃癌组织PIK3CA基因突变。方法:从胃癌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PCR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片段,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PIK3CA基因突变;焦磷酸测序验证检测结果。结果:中国西部地区144例胃癌组织样本中PIK3CA_E542K(1624G>A)突变携带率为77.6%,PIK3CA_E545K(1633G>A)突变携带率为84%。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结果与焦磷酸测序结果达到100%吻合。结论:建立了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初步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胃癌组织PIK3CA基因PIK3CA_E542K(1624G>A)和PIK3CA_E545K(1633G>A)位点突变频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氨溴索与小剂量肝素对急性肺损伤(ALI)时氧化应激,TNF-α和IL-1β变化的干预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成3组(n=8):①生理盐水对照组(NC),②油酸损伤组(OA),③氨溴索+小剂量肝素治疗组(AH)。各组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后6 h采血及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实验结束后肉眼观察肺病理改变,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以及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检测肺组织原位凋亡细胞变化、肺组织湿干比(W/D),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光镜,电镜观察结果以及W/D提示氨溴索+小剂量联合治疗减轻了ALI造成的肺组织形态学改变。②OA组中显著降低的PaO2均在AH组明显升高(P〈0.01)。③抗氧化指标GSH-Px和SOD活力检测,发现AH组比OA组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或P〈0.05),而氧化性指标XO活力和MDA含量则较OA组显著降低(P〈0.01)。④除给药前IL-1β外,在OA组中IL-1β、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NC组(P均〈0.01),但在AH组中有显著的降低(P〈0.01)。⑤AH组凋亡指数(AI)比OA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在OA致ALI时,TNF-α和IL-1β明显升高,参与了ALI的发生与发展。联合应用氨溴索与小剂量肝素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释放,发挥对ALI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3.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与基因密切相关的高发性代谢性疾病。采用高脂饮食(其中含15%猪油)喂养25只中老年雄性食蟹猴的方法,制备T2DM模型,通过检测血糖与血脂水平确定疾病发展进程,并利用实时PCR对外周血白细胞中的6个肥胖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进行测定。食蟹猴T2DM在临床前期和临床期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2-h血糖值分别为(11.06±6.05)mmol/L和(13.12±2.89)mmol/L,显著高于正常组;空腹血糖在临床期达到最大值,为(7.58±1.56)mmol/L(P<0.01),说明其T2DM模型被成功诱导。但所检测的6个糖尿病肥胖相关基因中只有CDKN2B、IGF2BP2和FTOmRNA表达量与糖尿病发病进程呈正相关,且临床期IGF2BP2和FTO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65.92倍和4.30倍,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基因CDKN2B、IGF2BP2和FTO可作为食蟹猴糖尿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4.
Five species of higher marine fungi were observed on the incubated drift and intertidal woods collected from the coasts of Yellow Sea and Bohai Sea. Among them, Halosphaeriopsis was a genus newly recorded for China. Taxonomy and morphology of these specie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specimens were deposited in Mycology Herbarium at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MHQAU). 相似文献
106.
依据GenBank中SARS基因组序列,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合成编码SARS病毒N蛋白的全基因(1296bp)序 列,再与设计的CTL特异性表位基因(195bp)重组后,克隆到pET-28a( )质粒中,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 (DE3)中诱导表达。利用SARS患者恢复期阳性血清,鉴定表达蛋白。进一步纯化后免疫马,并用ELISA方法检 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SDS-PAGE表明所表达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000 Da,与预计大小相符;Western blot显示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对表达蛋白形成的包涵体进行洗涤,得到的蛋白纯度可达到 70.1%。切胶纯化免疫马后,获得的抗SARS抗体滴度达1:2560。为亚单位疫苗研制和精制抗SARS抗体免疫制 剂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7.
横山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横山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于2012年5月(春)、7月(夏)、10月(秋)及2013年1月(冬)对该水库的浮游动物及主要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其水质状况。结果共鉴定浮游动物100种(原生动物47种、轮虫36种、枝角类12种、桡足类5种)。春夏秋季种类组成主要以轮虫和原生动物为主,枝角类与桡足类种类较少;冬季各种类均很少。优势种为王氏似铃壳虫(Tintinnopsis wangi)、淡水简筒虫(Tintinnidium fluviatile)、球形沙壳虫(Difflugia globulosa)、湖生累枝虫(Epistylis lacustris)、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和等刺异尾轮虫(Trichocerca similis),季节更替明显。浮游动物年均丰度为1460 ind./L,变化范围17—3164 ind./L;年均生物量为1.252 mg/L,变化范围0.042—2.732 mg/L;香农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及丰富度指数(D)年均值分别为2.06、0.68及1.30;全年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范围33.36—44.15。CCA分析表明,温度及pH等环境因子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相关性。水质总体评价显示,横山水库水质处中污染状态、水体处中营养水平,基本符合国家Ⅱ类水的水质标准,但作为饮用水水源地,其水质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与调控。 相似文献
108.
Abstract: A diverse brachiopod fauna from a relatively deep water carbonate facies of the Upper Ordovician Beiguoshan Formation (uppermost Caradoc – lower Ashgill, middle Katian) is characterized by small shells and contains the oldest known Dicoelosia and Epitomyonia, two diagnostic taxa of deep water brachiopod palaeocommunities during the Late Ordovician and Silurian. Three new species are recognized: Dicoelosia cordiformis sp. nov., Dicoelosia perbrevis sp. nov. and Epitomyonia fui sp. nov. These pioneer forms of the family Dicoelosiidae show a relatively high degree of morphological plasticity. The shells of Dicoelosia from the Beiguoshan Formation range from the typical slender‐lobed form with a concavoconvex profile to the strongly equibiconvex, fat‐lobed morphotype that was not known previously until the late Silurian. The Beiguoshan dicoelosiids point to an important attribute of the deep water brachiopods: small generalists with high morphological plasticity, which make them ideal candidates as progenitors for the evolution of shallow water brachiopod faunas in shelf and platform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09.
110.
为探究施钾对兰州百合鳞茎中多酚类物质的积累、抗氧化能力及差异代谢物的影响,该研究以兰州百合鳞茎为试材,通过固定氮素(N)和磷素(P)用量,设置不同钾(K)浓度处理,即K_(0)(不施肥)、K_(1)(447.6 mg·L^(-1))、K_(2)(671.4 mg·L^(-1))、K_(3)(895.2 mg·L^(-1)),采用福林-肖卡法、溴甲酚绿比色法、香草醛比色法、DPPH法、铜离子还原能力(CUPRAC)法测定不同K浓度处理下兰州百合鳞茎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并采用LC-MS法分析多酚类物质的差异代谢物,并进行差异代谢物筛选,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为兰州百合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K浓度处理下兰州百合鳞茎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K_(0)相比,K_(1)、K_(2)、K_(3)均能促进鳞茎多酚类物质的积累及其抗氧化能力的提高,其中以K_(2)(671.4 mg·L^(-1))效果最佳。(2)相关性分析表明,兰州百合鳞茎多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指标呈极显著(P<0.01)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51~0.959。(3)K_(0)、K_(2)浓度处理下兰州百合鳞茎中存在89种多酚类及相关化合物,其中52种相对含量显著上调,37种相对含量显著下调,且显著富集到黄酮类及苯丙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通路上。研究认为,兰州百合的最佳施钾量(671.4 mg·L^(-1))能有效促进鳞茎中多酚类物质的积累并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