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46篇 |
免费 | 684篇 |
国内免费 | 1366篇 |
专业分类
46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112篇 |
2022年 | 164篇 |
2021年 | 147篇 |
2020年 | 144篇 |
2019年 | 166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111篇 |
2016年 | 127篇 |
2015年 | 176篇 |
2014年 | 225篇 |
2013年 | 166篇 |
2012年 | 280篇 |
2011年 | 315篇 |
2010年 | 238篇 |
2009年 | 266篇 |
2008年 | 266篇 |
2007年 | 275篇 |
2006年 | 230篇 |
2005年 | 232篇 |
2004年 | 143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127篇 |
2001年 | 117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WANG Jing ZHANG Xiaobing PENG Junping YANG E BIN Wen YANG Jian DONG Jie SUN Lilian XU Xingye JIN Qi 《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2006,49(1):46-52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CGH) microarray analysis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genomic compositions of all eighteen Shigella boydii serotype representative strai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genomic “backbone” of this subgroup contained 2552 ORFs homologous
to nonpathogenic E. coli K12. Compared with the genome of K12199 ORFs were found to be absent in all S. boydii serotype representatives, including mainly outer membrane protein genes and O-antigen biosynthesis genes. Yet the specific
ORFs of S. boydii subgroup contained basically bacteriophage genes and the function unknown (FUN) genes. Some iron metabolism, transport and
type II secretion system related genes were found in most representative strains. According to the CGH phylogenetic analysis,
the eighteen S. boydii serotype representative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in which serotype C13 strain was remarkably distinguished from the
other serotype strains. This grouping result corresponded to the distribution of some metabolism related genes. Furthermore,
the analysis of genome backbone genes, specific genes, and the phylogenetic trees allowed us to discover the evolution laws
of S. boydii and to find out important clues to pathogenesis research, vaccination and the therapeutic medicin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2.
13.
环境污染中三维时变Volterra捕食-被捕食系统的持续生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环境容量很大且被污染的三种群时变系统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三维时变Volterra捕食-被捕食系统弱平均持续生存与绝灭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我国痘苗病毒天坛株(疫苗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对痘苗病毒基因组的一级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天坛株全基因组由189274个碱基对和碱基组成,与其它痘苗病毒株相比,在病毒基因组旁侧区限制性内切酶Hind Ⅲ-C,B及中央区Hind Ⅲ-A片段出现多个DNA片段的缺失和新的DNA片段的插入,这些片段中编码的某些多肽目前已知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有关,对阐明痘苗病毒疫苗株与非疫苗株毒力上的差别及正痘病毒属成员的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线索.除此之外,有关病毒启动子、开放读码框架的分布特点、G+C含量及密码子使用频率等基因组结构特点的分析,也为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和利用该病毒作为载体进行基因工程重组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血塞通体内中和内毒素的作用.方法:健康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组、血塞通干预组,每组8只.内毒素组经耳缘静脉静推LPS(1mg/kg),12h后再由耳缘静脉注射一次LPS(1mg/kg),复制SIRS/MODS动物模型;对照组耳缘静脉静推等量生理盐水;血塞通干预组于Oh,12h经耳缘静脉推注LPS(Img/kg)并于第一次注入内毒素后6h,12h,18h静推血塞通(50mg/kg).于24h时间点测定各组动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白细胞介素-8(IL-8)、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光镜下观察各组动物脏器病理学变化.结果:血塞通干预组与内毒素组相比,IL-1、IL-8、PAF、TNF-α均较内毒素组有不同程度降低.血塞通干预组脏器损伤组织学改变较内毒素组明显减轻.结论:血塞通在体内能明显中和内毒素的作用,为防治SIRS/MODS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金桂云林福煌邢丽陈美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6):3095-3097
目的:探讨宫颈癌热灌注化疗栓塞的治疗作用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34例宫颈癌病人进行子宫动脉热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分析肿瘤病理类型,肿块大小,周围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对介入治疗的影响。结果:经过对临床疗效的多因素分析肿块大小对治疗效果影响最大,其次为病理类型。其余影响较小。结论:宫颈癌热灌注化疗栓塞术是治疗宫颈癌的一种适合疗法,尤其适用于肿块较小的病人。可以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增加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20.
四个与小鼠摄食、摄水量及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小鼠摄食、摄水量及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为今后的营养学和营养疾病学的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利用反义核酸技术与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相结合 ,从动物整体水平上研究与动物膳食和营养代谢相关的基因功能。从课题组以往研究得到的摄食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的基因中选出 4个 ,用BALB c小鼠进行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D1、Pe和Tr实验组小鼠的摄食量、摄水量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 ,D1和Tr实验组的蛋白质代谢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D1实验组小鼠的摄食量和摄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呈下降趋势 ,但其表观消化率小于对照组 ,说明其蛋白质代谢功能有所下降 ;Tr实验组小鼠的摄食量和摄水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呈上升趋势 ,其表观消化率大于对照组 ,说明其蛋白质代谢功能有所上升。结论 预测D1基因可能与促进营养代谢功能有关 ,Tr基因可能与抑制营养代谢功能有关。D1、Pe和Tr与移动、痛觉、记忆等其他行为学有相关性 ,P3与其他行为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