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306篇
  95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不同稻作方式对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半试验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贵州省从江县传统农业区的糯稻和杂交稻为例,研究了在水稻单作(R)、稻-鱼(R-F)和稻-鱼-鸭(R-F-D)3种不同稻作方式下稻田杂草群落的特征.结果表明:糯稻在3种稻作方式下的抑制杂草能力均优于杂交稻;R-F-D显著降低了田间杂草的发生密度,对鸭舌草、节节菜等的抑制效果达到100%,总体抑制杂草效果显著优于其他稻作方式,杂草的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Pielou均匀度指数提高,表明群落物种组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降低了原来优势杂草的发生, 是一种较好的可达到抑制杂草效果的稻作方式.  相似文献   
72.
宋月晗  李峰  刘燕  刘晓兰  刘洋  焦莹  赵雪松 《生物磁学》2011,(13):2451-2454
目的:探讨补肾法与舒肝法对大鼠吗啡精神依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盐酸吗啡建立大鼠精神依赖模型(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采用Obersiver5.0行为学软件分析大鼠的CPP效应,并利用RealtimePCR方法测定伏核和前额叶皮质内NR2B亚基的mRN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白侧累积停留时间极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同时伏核与前额叶皮质中NR2B的mRNA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和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肾组和舒肝组大鼠在白侧的累积停留时间显著下调(P〈0.05),疏肝组NR2B的mRNA也显著下降(P〈0.05),而补肾组变化不显著。结论:①补肾法与舒肝法对吗啡引起的精神依赖均有调节作用。②舒肝法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通过影响伏核和前额叶皮质中NR2B亚基的mRNA表达进一步调节精神依赖的相关神经通路。③补肾法的作用机制与NR2B亚基的mRNA表达关系不密切,其调节的具体机制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73.
对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通沟和西峡的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群落进行野外调查,共记录了40个样方,44个物种,组成946个种对.利用最近邻体法构造N×N最近邻体列联表,以x2检验和种间分离指数S作为区分指标,研究了千金榆群落的种间分离情况.结果表明:(1)946个种对中呈现随机毗邻的最多,有507个种对,占总数的53.59%;呈现正分离的有349个种对,占总数的36.89%;而呈现负分离种对最少,只有90对,占总数的9.52%.(2)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因为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往往表现出正分离,例如千金榆、小叶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五角枫(Acer mono)、葛罗槭(Acer grosseri)等有较强生存能力的物种与大多数的物种发生正分离;而六道木(Abelia biflora)、东北茶镳子(Ribes mandshuricum)、小花溲疏(Deutziaparviflora),美蔷薇(Rosa bella)和紫花卫矛(Euonymus porphyries)等群落中的伴生种或小灌木,与部分物种形成负分离.其余物种之间发生随机毗邻的较多.(3)对千金榆群落44×44列联表进行全面分离,结果表明群落内的44个物种相互交错分布,不是全面分离.此外,种间分离的结果也揭示该群落处于演替初期,受岩石风化崩塌的影响较严重,人为干扰因素较轻.  相似文献   
74.
Purified nucleoli of HeLa cells were treated sequentially with nonionic detergent, nucleic acid enzyme, low salt and high salt. The residual nucleolar structure termed nucleolar skeleton (nucleolar matrix) was shown as a fine network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e with DGD embedding-unembedding technique. Such structures of BHK-21 cell and mouse liver cell are similar to that of HeLa cell. The protein composition of the nucleolar skeleton of HeLa cells was analyzed. The protein composition of such nucleolar residual shows obvious difference from the compositions of nuclear matrix and chromosome scaffold. The major protein composition of the nucleolar skeleton of HeLa cells contains 6-7 polypeptides. Their molecular weights are about 48, 43, 36 and 33 ku. Further studies show that actin and fib-rillarin are two major protein components of nucleolar skeleton of HeLa cells.  相似文献   
75.
放线菌是目前细菌域最大的谱系之一,门下物种繁多.放线菌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极为密切的微生物类群,其强大的代谢产物编码能力为人们所共识.放线菌系统学是以实现对放线菌进行分类、鉴定、命名为目标的基础学科,因此它是放线菌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的重要理论基础.近期,我们放线菌资源与利用团队对2009年版放线菌分类系统再次进行了更新和...  相似文献   
76.
为分离获得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烈性噬菌体,鉴定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为克氏原螯虾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和治疗提供依据,研究以患病克氏原螯虾分离到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为宿主菌,从湖泊水体中分离到多株噬菌体,对其中一株烈性噬菌体Ph-0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分析,包括噬菌斑形态的观察,最佳感染复数的测定,一步生长曲线的绘制,热稳定性的测...  相似文献   
77.
可溶性TRAIL蛋白的高密度培养及补料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批补料的方法高密度培养重组大肠杆菌C600/PbvTRAIL制备人可溶性TRAIL蛋白,优化发酵工艺,探索简单高效的分离纯化方法并测定蛋白生物活性。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的补料策略:间歇流加、Dostat、pHstat,摸索了一种流加策略,即DOstatpHstat组合流加,有效的避免了发酵过程中,尤其是诱导表达阶段乙酸积累的增加,使TRAIL蛋白在高密度培养条件下,得到高效表达。菌体密度最终达到300g/L(WCW)以上,可溶性TRAIL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4.2%,含量为1.1g/L。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乙酸浓度接近于0,且未使用任何特殊手段,如纯氧、加压等,简化了发酵工艺,降低了发酵成本,为TRAIL的工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8.
邱大俊  焦念志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4):111-115
细菌的生物量是海洋微生物研究的关键参数之一。目前,细菌生物量估算方法主要根据其体积的大小进行换算,但换算的方式也不尽一致。对细菌体积和细菌碳含量主要的测定方法、体积与生物量之间换算系数、换算模式进行介绍,评述。认为流式细胞术是测定细菌体积较为合适的方法,X-射线微量分析法是测定单个细菌生物量(碳含量)最合适的方法,异速生长模式是目前生物量换算过程较为常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79.
以健康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初重(5.810.24) g]为研究对象,研究裂殖壶菌粉(Extracted-and-dried microfungi Schizochytrium sp.,EDMS)对凡纳滨对虾脂质转运、沉积以及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5%、1.0%、1.5%和2.0%的裂殖壶菌粉,制成5组(基础组、EMDS05、EMDS10、EMDS15、EMDS20)等氮等能饲料。将750尾健康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成5组(为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45尾虾),养殖时间45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DHA水平的提高,肌肉中水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改变(P0.05),但灰分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且EMDS20组显著高于基础组和EMDS05组(P0.05);肌肉和肝胰脏中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总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胆固醇(TC)含量保持稳定(P0.05),EDMS15组高/低密度脂蛋白(HDL/LDL)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其中EMDS10组(1.0%添加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EDMS促进了凡纳滨对虾肌肉中n-3 HUFA的沉积,同时也提高了虾体脂质过氧化压力。  相似文献   
80.
DNA修复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表观遗传学信息的改变是导致人类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基因组的稳定性经常会受到DNA损伤的威胁.然而,高度致密的染色质结构却极大地妨碍了DNA修复的进行.因此,真核生物细胞中必须有一个精确的机制来克服染色质这一天然的屏障.其中,组蛋白的共价修饰和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对DNA修复进程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介绍了DNA修复过程中,发生在表观遗传学方面的主要调控过程,特别阐述了在DNA双链断裂损伤应答和修复过程中,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