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1篇 |
免费 | 151篇 |
国内免费 | 306篇 |
专业分类
9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46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盐藻基因组DNA文库的构建(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LambdaFIX○RⅡ为载体,构建了盐藻(Dunaliellasalina)的基因组文库。该文库包含了1.1×106个重组子,插入片段平均大小为18kb左右,含插入片段的频率为100%。该文库的容量约为盐藻单倍体基因组的200倍。 相似文献
42.
桔小实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研究实蝇分子系统进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DNA测序和克隆技术,对桔小实蝇mtDNA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桔小实蝇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 915 bp(GenBank序列号: DQ845759)。基因组碱基组成为39.3%A,16.2%C,10.2%G,34.3%T,由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以及一个非编码的控制区域(A+T-rich区)组成。7个蛋白编码基因和13个tRNA基因从J链编码,其余6个蛋白编码基因和9个tRNA基因从N链编码。位于J链上的蛋白编码基因具有近似的A、T含量,而位于N链上的蛋白编码基因的A的含量明显高于T的含量。以mtDNA COⅠ基因为例,比较了桔小实蝇与其他14种实蝇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其与同亚属(果实蝇亚属Bactrocera)内的其他近缘种相互间的同源性很高。 相似文献
43.
黑龙江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黑龙江省的森林资源在全国森林资源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利用我国第一次(1973~1976年)至第六次(1999~2003年)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不同树种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对黑龙江省近30年来森林碳储量进行了求和推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6次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的总碳储量分别是7.916×108 t、.413×108 t、.661×108 t、.880×108 t、6.216×108 t和6.011×108 t,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说明30年间黑龙江省的森林是CO2的汇;特别是1977~1981年后,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说明近20年来黑龙江省森林CO2汇的作用在增强.如果对现有森林进行更好地抚育和管理,黑龙江省森林作为CO2汇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44.
45.
46.
Ben-HuaJI Hong-HeTAN RongZHOU De-MaoJIAO Yun-GangSHEN 《植物学报(英文版)》2005,47(2):178-186
Spraying a 1-2 mmol/L solution of NaHSO3 on the leaves of wild-type rice (Oryza sativa L.)Kitaake (WT),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C) transgenic (PC) rice and PEPC phosphate dikinase(PPDK) transgenic rice (PC PK), in which the germplasm was transformed with wild-type Kitaake as the gene receptor, resulted in an enhancement of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by 23.0%, 28.8%, and 34.4%,respectively, for more than 3 d.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NaHSO3 application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ATP content in leaves. Spraying PMS (a cofactor catalysing the photophosphorylation cycle) and NaHSO3 separately or together on leave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photosynthesis with all treatments. There was no additional effect on photosynthetic rate when the mixture was applied, suggesting that the mechanism by which NaHSO3 promotes photosynthesis is similar to the mechanism by which PMS acts and that both of compounds enhanced the supply of ATE After spraying a solution of NaHSO3 on leaves, compared with the WT Kitaake rice, a greater enhancement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was observed in PEPC transgenic(PC) and PEPC PPDK transgenic (PC PK) rice, with the greatest increase being observed in the latter group. Therefore ATP supply may become the limiting factor that concentrates CO2 in rice leaves transformed with an exogenous PEPC gene and exogenous PEPC PPDK genes. 相似文献
47.
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 SifA-突变株的构建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鼠伤寒沙门氏菌SifA^-基因突变株的特点是能进入真核细胞的胞液。利用P22噬菌体转导技术构建了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株SL7207的SifA^-突变株SL7207,该突变株与SL7207有着相似的体外生长曲线和细胞侵袭力,SL7207。在MDCK上皮细胞中的增殖能力增强,但在RAW264.7巨噬细胞中的生存能力减弱。小鼠毒力试验显示SL7207。在BALB/c小鼠体内毒力下降。仅SL7207在体外可向RAW264.7巨噬细胞递送真核表达质粒。SL7207的构建为重组沙门氏菌疫苗载体的研制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49.
比较了超高产杂交稻(Oryza sativa L.)X07S/紫恢100和两优培九与多年来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汕优63的光合功能和抗光胁迫能力.结果表明,超高产杂交稻X07S/紫恢100和两优培九的净光合速率(Pn)分别比汕优63高9.1%和11.9%,而其蒸腾速率(Tr)分别比汕优63低37.46%和31.42%,此外,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比汕优63高出74.2%和63.5%;经强光(2 000μmol photons@m-2@s-1)处理2 h之后,X07S/紫恢100和两优培九的光系统Ⅱ光化学量子效率分别上升28.3%和37.0%,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分别升高46.2%和18.0%,而汕优63的这两项参数值却变化很小;同时,X07S/紫恢100和两优培九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均下降50%左右,而汕优63则上升近50%,表明超高产杂交稻较高的光合能力、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较强的抗光抑制能力可能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0.
灌水时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秸秆还田后不同越冬前灌水时间(11月10日、11月25日、12月10日)和春季灌水时间(3月5日,返青期;4月5日,拔节期)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运转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越冬前灌水时间主要影响冬前和拔节期群体大小,而春灌时间对冬小麦成穗数、产量、干物质运转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而且越冬前灌水时间对冬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与春灌时间密切相关.在春季返青期灌水条件下,越冬前灌水时间越早,成穗数和产量越高;在拔节期灌水条件下,随越冬前灌水时间的推迟,成穗数和产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而穗粒数逐渐增加,千粒重受影响较小.水分利用效率、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均随越冬前灌水时间的推迟而降低,随春季灌水时间的推迟而升高.因此,在秸秆还田足墒播种条件下,将越冬前灌水时间适当提前,可以塌实土壤,促进冬小麦冬前分蘖,增加群体大小;配合拔节期增量灌水,可以控制早春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稳定粒重,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实现节水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