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81篇
  117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黄土丘陵区不同侵蚀环境下土壤有机碳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进  胡澍  焦菊英  吴多洋 《生态学报》2017,37(12):4100-4107
植被恢复是提高土壤有机碳累积和储存的重要措施。以黄土丘陵区两个典型侵蚀环境下的小流域即黄土区坊塌流域和砒砂岩区满红沟流域退耕坡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含量(SOCC)、有机碳密度(SOCD)在同一侵蚀环境不同群落下的变化以及在同一群落不同侵蚀环境间的差异,旨在探明不同侵蚀环境下土壤有机碳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1)同一侵蚀环境下,与坡耕地相比,自然恢复方式下退耕地植被恢复初期SOCC、SOCD均显著降低,之后随植被恢复均显著升高(P0.05);人工恢复方式下退耕地20—25年柠条锦鸡儿群落和13—14年刺槐群落SOCC、SOCD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同一侵蚀环境内,退耕地在两种恢复方式下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累积和储存。2)同一侵蚀环境下,与相近恢复年限的自然恢复群落相比,刺槐群落SOCC、SOCD均显著高于长芒草+铁杆蒿群落(P0.05),砒砂岩区柠条锦鸡儿群落SOCC、SOCD均显著低于铁杆蒿群落(P0.05),黄土区柠条锦鸡儿群落SOCC显著低于而SOCD显著高于铁杆蒿群落(P0.05),说明相同恢复时间内,相对于自然恢复方式,人工刺槐造林在两种侵蚀环境下均能累积与储存较多的土壤有机碳,而柠条锦鸡儿造林在两种侵蚀环境下累积土壤有机碳的效果均不佳,在黄土区储存土壤有机碳效果好于砒砂岩区。3)同一群落下,黄土区人工和自然恢复群落SOCC均高于砒砂岩区;黄土区人工恢复群落SOCD均显著高于而自然恢复群落SOCD均低于砒砂岩区(P0.05),说明黄土区人工恢复累积和储存土壤有机碳及自然恢复累积土壤有机碳的效果较好,而砒砂岩区自然恢复储存土壤有机碳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2.
观察不同盐浓度培养液中生长的杜氏盐藻可溶性蛋白SDS-PAG图谱,发现高盐与低盐相比,其51kD和63kD蛋白含量高,而23kD的蛋白含量则低。高渗骤变后,51kD蛋白的含量减少,而23kD蛋白的含量增加两倍或两倍以上,骤变23h后含量增加已非常明显;低渗骤变后24h,51kD和23kD蛋白的含量变化不明显。另外,有一分子量约为26kD的蛋白在高盐下易降解。分析了这些蛋白与社氏盐藻渗透调节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53.
绿洲景观中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角媛梅  肖笃宁  马明国 《生态学报》2003,23(10):2092-2100
以张掖绿洲居民地为研究对象,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了5个景观格局指标,用GIS计算了形状指数、景观类型空间邻接比例、最邻近指数、最近距离以及居民地的耕作半径,借鉴聚落地理学中的居民地分布研究方法,分析了居民地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耕地是张掖绿洲内的景观基质,居民地是绿洲内分布最广、斑块数最多的景观类型;居民地的平均斑块面积小、形状简单、聚集度高,与耕地的空间邻接长度和数目均最高,其空间分布类型存在空间差异;②耕地是影响居民地分布格局的重要因子。缓冲区分析方法可以从理论上确定居民地的耕作半径,耕作半径与居民地的空间分布类型紧密相关;③居民地到渠系的平均最临近距离为215m,75.6%的居民地中有渠系穿过;④居民地分布受中心城市——张掖市的影响程度极其明显,两者呈指数相关;⑤景观格局分析、居民地分布研究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的有效结合,可以较好的反映居民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⑥借鉴聚落地理学的最近邻点指数具有明确的生态含义,可以作为量化景观聚集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4.
本文采用ABTS清除体系、DPPH清除体系、H2O2/Fe2+/水杨酸检测体系、亚硝基清除体系、普鲁士蓝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了国槐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并同芦丁、V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国槐叶黄酮对几种自由基均有不同的清除效果,在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国槐叶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ABTS、DPPH、亚硝基自由基(NO2-)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为分别62.09%、47.70%、43.28%、22.11%、21.83%;与芦丁、Vc相比较,国槐叶黄酮清除ABTS、DPPH自由基的能力低于芦丁和Vc,而清除NO2-、.OH的能力高于芦丁和Vc,对O2-·的清除能力低于Vc而高于芦丁,其次国槐叶黄酮具有很好的还原力。由此说明,国槐叶提取物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可以应用在医药食品领域。  相似文献   
55.
农田林网条件下大斑啄木鸟夏季和冬季日间行为模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5年7月至2008年1月,利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地区农田林网中大斑啄木鸟(Picoides major)夏季和冬季的日间行为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大斑啄木鸟不同行为的活动次数差异极为显著,主要活动是觅食啄食;夏季具午间休息习性,日间行为节律明显,而冬季没有午休习性,日问行为节律不明显;不同性别大斑啄木鸟之间的日间行为差异不显著,但大斑啄木鸟在不同季节的日间行为差异极为显著,夏季活动时间明显长于冬季.  相似文献   
56.
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新成员——TRAIL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或称凋亡素2配体(Apo2 ligand, Apo-2L), 是TNF家族的新成员.它是从表达序列标签库(expressed sequenced tag, EST)中寻找TNF的同源分子时发现的.TRAIL是一种分子质量为32.5 ku的Ⅱ型跨膜糖蛋白, 活性形式呈同源三聚体.TRAIL和可溶性的TRAIL强烈诱导肿瘤细胞株凋亡.新近发现的TRAIL受体DR4和DR5及TRID说明了TRAIL与TNF和Fas/Apo-1配体的作用途径是不同的.随着对TRAIL的受体及作用机理研究的深入, TRAIL很可能成为新一代抗肿瘤制剂.  相似文献   
57.
揭示玉米(Zea mays)和花生(Arachis hypogaea)间作提高花生对弱光利用能力的光合特点及磷(P)肥效应, 对阐明间作花生适应弱光的光合机理和提高间作花生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该试验于2011-2012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分析了间作花生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与构成、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特点和荧光参数。结果表明: 与单作花生相比, 施P与不施P条件下玉米和花生间作显著(p < 0.01)提高了花生功能叶的叶绿素b含量, 降低了叶绿素a/b, 显著提高了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弱光时的光合速率, 显著降低了气孔导度、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羧化速率(Vcmax)、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磷酸丙糖利用速率(TPU); 与不施P相比, 施P有利于提高间作花生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 显著提高了ΦPSIIqPVcmaxJmaxTPU, 说明间作花生通过提高功能叶的叶绿素b含量, 改变叶绿素构成, 提高了光系统II的Fv/FmΦPSIIqP, 增强了对光能的捕获和转化能力, 提高了对弱光的利用能力, 而并非提高了对CO2的羧化固定能力; 施P有利于提高间作花生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和产量, 土地当量比提高了6.2%-9.3%。  相似文献   
58.
重组超耐热酸性α-淀粉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因工程菌所产生的重组超耐热酸性α-淀粉酶,通过超滤浓缩、脱盐和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进行纯化,得到电泳纯的超耐热酸性α-淀粉酶,纯化倍数为11.7,活力回收率为29.8%。用SDSPAGE测得该酶的分子量为55kD,酶的等电点pI(室温)为5.0,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的Km值为1.12gL,用硫酸酚法测得其含糖量为15.4%。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95℃,最适反应pH值为4.5。在pH4.0~7.0室温放置48h酶活没有变化,110℃保温1h残留60%活力。Cr3 、Fe2 、Cu2 抑制酶的活性,Ca2 对酶活无影响。EDTA和DTT对酶的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究妊娠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的感染对肠道菌群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孕检并分娩的妊娠妇女744人为对象,调查并统计B族链球菌的感染率;筛选有和没有B族链球菌感染妊娠妇女各47人,调查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选取信息匹配的妊娠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和未感染的妊娠妇女,采集粪便样本,提取菌群DNA,用16S rDNA方法分析菌群变化。结果744名妊娠妇女中B族链球菌检出49例,感染率为6.59%;B族链球菌感染组总的不良妊娠发生比例为76.6%,正常组发生比例为27.7%(χ^2=5.491,P<0.05)。B族链球菌感染组妊娠妇女胎膜早破(χ^2=16.177,P<0.01)、难产(χ^2=21.134,P<0.01)和羊水异常(χ^2=22.989,P<0.05)的发生率与未感染组比较显著增高。B族链球菌感染组妊娠妇女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结论妊娠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的感染可能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增加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0.
长期免耕秸秆覆盖对寒地草甸土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地处中温带地区,农田秸秆量大,不同秸秆还田技术与耕作制度结合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尚不明确.通过2010-2017年连续8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对草甸土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试验设秸秆无覆盖区(0%)、30%覆盖量(30%)、60%覆盖量(60%)、100%覆盖量(100%)4个处理.结果表明: 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可使土壤容重增加0.10~0.20 g·cm-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并随覆盖量增加呈递增趋势;秸秆覆盖使土壤固相率比无覆盖增加2.5%~7.8%;土壤温度随秸秆覆盖量增加降幅增大,表层尤为明显,0~5 cm土层温度降幅1.87~2.90 ℃;土壤含水量随秸秆覆盖量增加呈增加趋势,与无覆盖相比差异显著,0~5 cm土层增加幅度为6.4%~10.2%;秸秆覆盖使土壤总孔隙和直径>0.05 mm通气孔隙减少,0.05~0.002 mm有效孔隙增加,覆盖量越大增加越明显,对土壤无效孔隙的影响不规律.长期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紧实度和土壤水分,降低了土壤温度和土壤总孔隙,增加了0~5 cm土层土壤有效孔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