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00篇 |
免费 | 960篇 |
国内免费 | 4372篇 |
专业分类
121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0篇 |
2023年 | 245篇 |
2022年 | 419篇 |
2021年 | 398篇 |
2020年 | 401篇 |
2019年 | 466篇 |
2018年 | 308篇 |
2017年 | 290篇 |
2016年 | 289篇 |
2015年 | 403篇 |
2014年 | 549篇 |
2013年 | 487篇 |
2012年 | 723篇 |
2011年 | 774篇 |
2010年 | 632篇 |
2009年 | 607篇 |
2008年 | 671篇 |
2007年 | 712篇 |
2006年 | 618篇 |
2005年 | 561篇 |
2004年 | 409篇 |
2003年 | 353篇 |
2002年 | 393篇 |
2001年 | 298篇 |
2000年 | 312篇 |
1999年 | 219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21.
122.
克隆得到了柔红霉素产生菌天蓝淡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ruleorubidus) SIPI-1482位于dnrX下游的新基因dauW,其位于基因组上dnrX和drrB之间,GenBank中Blast发现它与dnrW有较高的同源性,将其命名为dauW,并提交GenBank获得登录号EF523565,根据保守域推测dauW所编码的蛋白属于FAD依赖的氧化还原酶类。将dauW分别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pET-32a(+),在宿主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后,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初步实验表明dauW在BL21(DE3)中的表达能增加宿主对柔红霉素的抗性,可能与天蓝淡红链霉菌对柔红霉素的自身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3.
124.
伴随老化,老年人的认知和脑功能会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尽管如此,人类的大脑到老年期都会保有一定的可塑性,认知训练的方式是延缓认知和脑功能衰退的有效手段.本文回顾了以往针对老年人不同类型的认知训练研究,探讨了认知训练的理论基础(包括放大观和补偿观),深入分析了老年人认知训练的神经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以往研究中理论基础冲突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老年人训练任务适配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5.
七姊妹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环境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托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6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研究平台,基于样地和物种基本信息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树和冗余分析研究方法,探讨地形因子对生境的塑造作用及物种分布特征,分析不同群丛类型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依据“1 SE”规则,4次分割依次以海拔(1 453 m)、坡度(23.13°)、海拔(1 398 m)、凹凸度(4.094)为分界点可将150个样地分为5个群丛。(2)冗余分析表明地形因子对物种分布解释量为0.077 6,解释率为16.36%,各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的解释力度依次为:海拔>坡度>凹凸度;坡向与物种的分布无显著相关性。(3)5个群丛中立木密度与胸高截面积最高的均为群丛5(527.4株/400 m2;3.495 cm2/株),立木密度与平均胸高截面积最低为群丛4(225.4株/400 m2;3.057 cm2/株)。(4)5个群丛中Shannon Winener丰富度指数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的均为群丛2,最低的为群丛5,物种多样性尺度效应明显;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为群丛4,最低为群丛5。(5)两两群丛间Jaccard相似性系数最低为群丛1 群丛2(0.331),最高的为群丛4 群丛5(0.645),海拔对β多样性格局影响较大。研究认为,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6 hm2样地地形因子对该区域生境的塑造具有一定作用,海拔、坡度、凹凸度组成的“环境筛”影响了该区域的物种分布及多样性格局。 相似文献
126.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有关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分析了健康、系统与生态系统3个与生态系统健康关联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其内涵、研究价值、研究的内容框架、研究的合理尺度以及生态系统质量诊断与质量等级评价进行了探讨。指出生态学上的生态系统是系统科学意义上系统的一类,整体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生态系统健康可通过它的充分必要条件给出,即具备良好的整体性,能够维持较高的稳定性,并能实现良好的可持续性。生态系统质量标准分为质量诊断标准和质量等级评价标准,质量诊断是一种是与非的事实判断,而质量等级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生态系统质量等级评价指标可分为限制可比型和非限制可比型两类。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生态系统健康研究须借助于系统科学和非线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生态系统病变的滞后性决定了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必须加强生态系统质量预测与预警,而生态系统健康的跨学科性决定了生态系统健康研究需要生态学、环境学、医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合作。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低氧对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SkMs)增殖的影响及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在低氧促成肌细胞增殖中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了3、10%O2对SkMs细胞数量和增殖指数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了HIF-1α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SkMs胞浆、胞核及总HIF-1α蛋白的水平。结果:低氧组较常氧组细胞数量和增殖指数增加(P0.05);HIF-1αmRNA、总蛋白水平在常氧组和低氧组中没有明显差异,常氧下胞浆中HIF-1α蛋白水平高于胞核内,低氧下HIF-1α蛋白水平在胞核内高于胞浆。结论:低氧能够促进SkMs增殖,HIF-1α可能是通过氧浓度调控的核转位的方式参与了低氧促SkMs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8.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及其与环境因子和生物量的关系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在青藏高原进行了大范围的群落调查 ,研究高原的两种主要草地群落类型———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及其变化。结果表明 :(1)在 5 0个样地 2 5 0个 1m× 1m的样方中 ,共出现 2 6 7种植物 ,其中高寒草甸179种 ,高寒草原 135种。在高寒草甸 ,1m2 样方内物种数最多为 32种 ,最少的仅为 3种 ;在高寒草原 ,物种数最多为 18种 /m2 ,最少的仅为 2种 /m2 。 (2 )物种丰富度随经度和纬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 ;随海拔的上升呈减少趋势。对物种丰富度与环境因子之间进行逐步回归 ,发现物种丰富度与生长季降水和温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3)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9.
青藏高原1979-2007年间的积雪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雪深被动微波遥感数据产品,对青藏高原1979—2007年积雪深度、积雪日数的分布变化及其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积雪日数、积雪深度和海拔三者之间在空间上具有显著正相关;青藏高原积雪在1988年发生突变,该年前后积雪分布有显著不同,这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青藏高原由暖干时期进入暖湿时期有关;将青藏高原按夏季水汽来源不同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分,发现29年来北部积雪日数变化与全国积雪变化相反呈极显著增加趋势(R2=0.39,P0.01),以1.40 d/a的趋势增加,主要原因是西北部地区冬季积雪日数增加;南部积雪深度与全国积雪变化一致呈极显著减少趋势(R2=0.24,P0.01),以-0.04 cm/a的趋势减少,主要原因是东南部春、夏、秋三季积雪深度减少。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