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5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中华秋沙鸭冬季行为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12月,在江西龙虎山国家级风景区对中华秋沙鸭的行为进行了初步观察.中华秋沙鸭各种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取食、游泳、休息和修整在日活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高峰期分别发生在10:01~11:00、7:01~8:00、12:01~13:00和12:01~13:00,分别占全天行为总次数的38.41%、30.76%、12.67%和7.48%.  相似文献   
92.
93.
为了在体外精确、简便地测定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的中和抗体和研究不同毒株与受体的亲和性,克隆了马慢病毒受体1(ELR1)cDNA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构建了表达载体pELR1。该载体瞬时转染293细胞后,经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确认了ELR1的表达。在pELR1质粒的基础上,插入EIAV疫苗株前病毒基因组转录调控区LTR以及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构建了表达载体pELR1-LTR-Luc,并转染293细胞,建立了ELR1-LTR-Luc(293-E)细胞系。该细胞系能稳定表达ELR1基因,并且能在LTR的调控下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用1000TCID50的EIAV驴胎皮肤细胞疫苗株D18V13接种该细胞,24h后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是未接毒对照的3.15倍。同时用IFA检测证明了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EIAV强毒株L21的接毒试验显示,ELR1-LTR(293-E)细胞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与该毒株的接毒量在10-2~10-7稀释范围内呈正相关。该细胞系传35代后,外源基因的表达特征未发生改变。该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EIAV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以及中和抗体评价等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4.
从一品红红色苞片中提取花色素,并用自由基测定试剂盒测试了一品红花色素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并用碘量法测定了其抑制猪油氧化的效果,用TBARS法测定其对血浆脂蛋白氧化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一品红花色素具有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O2.-)和羟自由基(.OH)的能力,清除效果优于同浓度的VC;其对猪油氧化的抑制效果和同浓度的VC相近,而对人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效果显著高于VC。  相似文献   
95.
赵洁丽  刘勤  张斌  胡锋  毕利东 《生态学杂志》2007,26(9):1344-1349
选用多年夏花生-冬蔬菜种植制度下的典型红壤旱坡地,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5种氮肥水平下花生根系的形态特征、固氮能力、植株生物量以及荚果产量。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花生植株生物量及荚果产量影响均不显著(P=0.091);而不同处理的土壤固氮酶活性与氮肥施用量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2=0.88,P=0.005);单株花生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总分叉数及根尖条数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小,且与单株花生根瘤生物量呈极显著(P<0.001)正相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在原核细胞中表达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基因。方法构建阴道毛滴虫Fd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UC19-Fd,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感受态细胞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蛋白质表达。结果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出Fd。结论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出了Fd。  相似文献   
97.
喜光花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喜光花叶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分得1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35%。含量最高的是n-棕榈酸(37.61%),其次为3,8-二甲基-十二烷(7.28%)、四十四烷(5.07%)、溴二十二烷(4.55%)和1,54-二溴五十四烷(4.30%)。  相似文献   
98.
山西濒危植物翅果油树植冠的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形理论及方法,从分枝格局和冠幅扩展2个方面对山西翼城和乡宁的35株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 Diels)个体的植冠构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幼树和成树的总体分枝率和逐步分枝率有显著变化;一级枝的平均枝长和枝径有显著差异,但枝和叶的方位角及叶倾角差异不明显。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冠幅变化较大,幼树冠幅的分形维数(2.0026)小于成树(2.2694)。翅果油树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生境变化有不同的构型策略。  相似文献   
99.
冯瑞芳  杨万勤  张健  邓仁菊  简毅  林静 《生态学报》2007,27(10):4019-4026
采用控制环境生长室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与C、N、P循环有关的土壤转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月动态及其对模拟大气CO2浓度增加、温度升高以及交互作用的动态响应。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转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高峰均出现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其中,土壤有机层的转化酶活性高峰出现在6月份,但土壤矿质层的转化酶活性高峰出现在7月份,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高峰均出现在7月份,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高峰均出现在8月份。升高大气CO2浓度处理(EC)对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转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升高温度处理(ET)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酶活性,并且土壤有机层的转化酶、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增加更显著。大气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之间的交互作用(ECT)对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酶活性的影响主要是温度升高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0.
外科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外科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状况。方法分离的真菌用API 20C AUX真菌鉴定条,用ATB FUNGUS-2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真菌的种类分布中第1位是白色念珠菌占53%,第2位是热带念珠菌占20%,第3位是光滑念珠菌占14%,第4位是近平滑念珠菌占4%,第5位是其余念珠菌占2%;真菌在外科各区分布中,外科ICU占42%,移植外科占25%;真菌在各类标本分布中,痰占43%,尿液占13%,粪便占10%,引流液占9%,血液占7%;真菌对药物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药物敏感性分别是93%、98.9%、90.8%、59.8%。结论外科真菌感染集中在重症病区(ICU),分离的致病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真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