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2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91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61.
该文依据寡糖药物抗病毒机制,分别介绍阻止病毒黏附的糖序列模拟物,具有酶抑制剂活性的抗病毒寡糖及糖模拟物,刺激体内免疫作用的糖疫苗及其他一些机制方面抗病毒糖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2.
葡糖激酶在调节血糖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活性的增强能够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葡糖激酶小分子活化剂将成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调节物。  相似文献   
163.
下一代益生菌Akk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kk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下一代益生菌,被广泛认为是改善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糖尿病、肥胖症和渐冻症等疾病的一种新的潜在候选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肠道共生菌重视程度的加深和各种组学技术的发展,Akk菌迅速成为益生菌研究领域的热点。然而,目前国内外有关Akk菌最新研究进展的归纳总结仍较少。因此,本文对近十年国内外有关Akk菌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Akk菌对宿主健康的调控作用,Akk菌的分离、鉴定和培养,以及Akk菌研究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前景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国内外同行对Akk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4.
【目的】通过筛选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卵滞育基因及代谢通路,初步明确西伯利亚蝗卵滞育分子机理。【方法】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西伯利亚蝗早期发育(ES)、滞育(DS)和滞育后发育阶段(PS)的卵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GO和KEGG富集分析并结合文献,预测滞育相关通路并聚类热图分析,筛选蝗卵滞育关联基因,并选取其中6个重要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DSvs ES和PS vs DS两比较组分别富集到12 419和4 789个差异表达基因,且多上调表达;两比较组共表达差异基因为2 206个,主要与糖代谢、环境胁迫和生长发育相关。DS vs ES组富集最显著的GO条目为蛋白结合,PS vs DS组GO条目主要包含酶活性、细胞骨架构建及蛋白结合等过程。滞育关联基因主要集中在Wnt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细胞周期通路以及昆虫激素生物合成等通路。6个重要的滞育关联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数据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西伯利亚蝗卵滞育调控的重要代谢途径,并筛选出20个滞育关联基因,为后续深入研究该物种的适应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5.
餐厨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减量菌种的筛选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雨霁  王娜  杨宁  史吉平  刘莉 《微生物学通报》2022,49(11):4513-4524
【背景】随着餐厨垃圾产生量的逐步提高,如何实现其快速降解,成为餐厨垃圾处理亟待解决的问题。餐厨垃圾的高温好氧生物减量技术是一种可以快速降解餐厨垃圾的有效方法。【目的】筛选能够适应餐厨垃圾环境且具有高效降解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能力的菌株,以提高餐厨垃圾的降解效率和减量效果。【方法】采用温度梯度耐受性实验和餐厨垃圾浸出液高油高盐耐受性实验进行菌种初筛,并利用产酶培养基复筛及餐厨垃圾生物减量实验验证。【结果】通过初筛、复筛和功能验证,最终获得4株生物减量效果优良的菌株N3-1、C7、N3-3和G6-1,其对餐厨垃圾挥发性固体(volatile solid,VS)的降解率分别为36.95%、33.23%、32.83%和31.91%,是对照组的3.02、2.71、2.68和2.61倍。经鉴定,这4株菌分别属于热嗜油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thermoleovorans)、史氏芽孢杆菌(Bacillus smithii)、热解木糖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caldoxylosilyticus)和立陶宛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lituanicus)。【结论】筛选出的4株菌均具有较强的餐厨垃圾原料适应性和高效的生物降解能力,为开发餐厨垃圾高温好氧复合菌剂奠定了基础,并为实现餐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6.
土壤微生物量磷(Microbial Biomass Phosphorus, MBP)是土壤磷组分中最为活跃的形态,在土壤磷素的形态转化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植物可利用磷的重要来源。研究土壤MBP库容的大小对于充分认识微生物的固磷潜力和掌握土壤磷素循环与转化能力意义重大。以我国北方农田3种典型的土壤-作物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定点采样,通过分析测定采集的362个表层(0—30 cm)土壤样品来量化不同土壤-作物体系MBP库容的大小。结果表明:黑土-春玉米、潮土-冬小麦/夏玉米、灰漠土-棉花体系表层土壤MBP平均含量分别为17.36、14.45、8.75 mg/kg,且不同土壤-作物体系间MBP含量存在显著差异;3种土壤-作物体系表层土壤(0—30 cm)MBP库容的大小分别为83.60、54.26、39.80 kg P/hm~2,其储存的磷在数量上相当于当季作物需磷量的1.10—2.73倍,表明土壤MBP库是农田生态系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巨大有效养分磷储库。其库容的大小受土壤性质和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土壤pH、有机碳、年均气温和年均降雨量是我国北方农田土壤MBP库容大小的主...  相似文献   
167.
曾飞越  刘任涛  吉雪茹  白燕娇  杨敏 《生态学报》2022,42(18):7507-7516
为了阐明沙丘微地形生境蚁丘特征及分布规律对沙丘固定过程的响应规律,以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区,选择不同固沙阶段沙丘的4个方位(西北、东南、西南、东北)布设调查样地,测定了不同样地的蚁丘密度、直径和高度,分析了不同样地蚁丘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流动沙丘背风向(即东南方位)蚁丘密度显著高于其他方位,但从流动沙丘到半流动沙丘,背风向(即东南方位)蚁丘密度显著低于其他方位;从半固定沙丘开始,半固定和固定沙丘微地形对蚁丘密度分布的影响较小。(2)在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不同微地形生境中蚁丘直径和高度均呈现出相似的分布规律,即东南方位均小于其他方位。在固定沙丘,蚁丘高度表现为东南方位亦较低,但蚁丘直径表现为西南和东北方位显著小于西北方位。(3)在流动沙丘,西北、西南和东南方位上蚁丘空间分布均表现为均匀分布型,而在半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4个方位上蚁丘空间分布均表现为聚集分布型。(4)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固沙阶段不同微生境下蚁丘密度、高度、直径与植物密度、多样性间的相关性不同。随着固沙阶段演替,不同微生境下蚁丘特征与植物密度、多样性的相关性增强。研究表明,在科尔沁沙地,随着流动沙丘固定和生境逐渐恢复,沙丘不同空间方位上蚁丘密度分布差异缩小,而蚁丘直径和高度仍存在沙丘微地形间显著差异性,并且蚁丘空间方位上均呈现聚集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68.
The use of 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s (GCS) in sport has been increasing in the last years due to their potential positive effects for athletes.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o support whether these types of garments actually improve cardiorespiratory performanc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cardiorespiratory responses of GCS during running after three weeks of regular use. Twenty recreational runners performed three tests on different days: test 1) – a 5-min maximal effort run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articipants’ maximal aerobic speed; and tests 2) and 3) – a fatigue running test of 30 minutes at 80% of their maximal aerobic speed with either GCS or PLACEBO stockings at random. Cardiorespiratory parameters (minute ventilation, heart rate, relative oxygen consumption, relative carbon dioxide production, ventilatory equivalents for oxygen and carbon dioxide, and oxygen pulse) were measured. Before each test in the laboratory, the participants trained with the randomly assigned stockings (GCS or PLACEBO) for three week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CS and PLACEBO were found in any of the cardiorespiratory parameters. In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hat running with GCS for three weeks does not influence cardiorespiratory parameters in recreational runners.  相似文献   
169.
在光学性能良好的Brofloat玻璃电泳芯片上,利用自行搭建的共聚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通过对芯片管道表面修饰、筛分介质、分离电场强度、进样方式、电泳温度、进样时间等条件的优化,对含15个STR基因座的法医DNA样品进行电泳分离测试实验.通过对芯片电泳条件优化获得了本电泳系统的最佳条件,成功实现8 min内完成DNA样品片段的分离,表明该微流控芯片电泳系统在法医DNA快速分析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0.
胡静  侯向阳  王珍  丁勇  李西良  李平  纪磊 《生态学杂志》2015,26(11):3482-3488
选取内蒙古典型草原大针茅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割草和放牧干扰对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含量以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割草和放牧干扰下,根际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根际截存效应减弱;土壤全磷由于固定性强不易向植物根部聚集,土壤全磷的根际效应不明显;土壤有效磷异质性较大,在放牧和割草干扰下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根际和非根际间差异不显著;放牧干扰显著减少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土壤养分的变化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关系密切,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变化可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更大;相对于割草,放牧干扰更易造成根际土壤养分的流失及微生物数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