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2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10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在花生四烯酸生产菌高山被孢霉代谢组学研究中,需利用胞内代谢物的提取手段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检测。比较了3种胞内代谢物提取方法及不同色谱柱条件下GC-MS分析结果。研究表明:采用冷甲醇淬灭分别较液氮直接淬灭及真空过滤后,减少了胞内代谢物的泄露并更好地实现了胞外及胞内代谢物的分离。在对代谢物分析的比较中,极性色谱柱(DB-FFAP)检出的代谢物仅为11种,主要为有机酸、醛类;而代谢物经衍生化后采用非极性色谱柱(DB-5)共检出32种化合物,主要为糖、糖苷及醇类。  相似文献   
62.
氟化物一直被当作一种有效的抗龋药物广泛应用,但长期使用氟化物可能会导致耐氟菌株的出现,使其通过表型适应或基因型改变对氟产生抗性,降低氟化物防龋效果,且长期氟干扰可能引起口腔微生态失衡,从而诱发疾病。鉴于氟与口腔疾病防治的密切关系,以及口腔微生物稳态对于口腔乃至全身健康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口腔微生物耐氟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3.
【背景】林可霉素是一种在临床应用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关于调控发酵生产中三级种子罐相关参数优化林可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较少。【目的】优化林可霉素发酵工艺,提高林可霉素发酵效价及市场竞争力。【方法】对林可霉素生产中三级种子罐的培养基和接种量及三级种子移种菌龄进行优化。【结果】在三级种子罐培养基中葡萄糖、淀粉、玉米浆、黄豆饼粉和硫酸铵浓度分别为64.0、5.0、15.0、14.5和3.5 g/L,三级种子罐接种量为25%及三级种子移种菌龄为60 h的优化条件下,林可霉素四级发酵效价高达7 883 U/mL,比优化前效价提高了10%。【结论】对林可霉素生产中三级种子罐相关参数进行调控,初步优化了林可霉素发酵工艺,提高了发酵效价,为优化林可霉素发酵工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4.
陈宁  武艺  刘冰  许颖  季宇彬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11):3699-3708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其绝对构型的确定十分困难。近年来,电子圆二色谱(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ECD)由于其用量少、精度高等优点,在测定绝对构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研究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的重要方法。本文就电子圆二色谱在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5.
The conditioned medium from B104 neuroblastoma cells (B104CM) induces proliferation of 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 (OPCs) in vitro. However, the molecular events that occur during B104CM-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OPCs has not been well clarified. In the present study, using OPCs immunopanned from embryonic day 14 Sprague–Dawley rat spinal cords, we explored the activation of several signaling pathways and the expression of several important immediate early genes (IEGs) and cyclins in OPCs in response to B104CM. We found that B104CM can induce OPC proliferation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th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1 and 2 (Erk1/2), but not PI3K or p38 MAPK signaling pathways in vitro. The IEGs involved in B104CM-induced OPC proliferation include c-fos, c-jun and Id2, but not c-myc, fyn, or p21. The cyclins D1, D2 and E are also involved in B104CM-stimulated proliferation of OPCs. The activation of Erk results in subsequent expression of IEGs (such as c-fos, c-jun and Id-2) and cyclins (including cyclin D1, D2 and E), which play key roles in cell cycle initiation and OPC proliferation. Collectivel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hosphorylation of Erk1/2 is an important molecular event during OPC proliferation induced by B104CM.  相似文献   
66.
【目的】为了提高禽源大肠杆菌中耶尔森氏菌强毒力岛(HPI)的检测效率, 了解高分子量铁调节蛋白2基因(irp2)和整合酶基因(int)在不同株禽源HPI+大肠杆菌间的同源性, 进一步揭示禽源大肠杆菌HPI的转移规律。【方法】利用L16(44)正交试验设计, 建立针对HPI核心基因irp2和fyuA的双重PCR, 运用双重PCR方法检测禽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 并对检出的7株HPI阳性(HPI+)大肠杆菌进行irp2和int基因测序及同源性分析, 同时结合这7株大肠杆菌的ERIC-PCR分析结果, 对比分析int基因的分布特点。【结果】结果显示, 新建立的双重PCR能特异性扩增出HPI核心基因; ERIC-PCR分析显示, HPI+大肠杆菌间差异均大于5%; HPI+大肠杆菌irp2基因高度保守(同源性大于99%), 而int基因虽然都位于asn-tRNA位点, 但基因序列在部分菌株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建立了一种可以用于HPI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的双重PCR方法, 并推测区域外同源重组可能是HPI基因在大肠杆菌间水平转移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7.
丛枝菌根真菌在外来植物入侵演替中的作用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植物入侵不仅是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生理学和生态学问题,尤其是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入侵植物和本地土壤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外来植物入侵程度。丛枝菌根真菌(AMF)作为土壤中一类极为重要的功能生物,在外来植物入侵演替过程中发挥多种不同作用。文章系统总结了AMF对入侵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影响,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竞争中AMF发挥的促进和抑制作用;探讨了AMF与入侵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对AMF一入侵植物关系的影响:对AMF在外来植物入侵演替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旨在为探索控制生物入侵的新途径、为我国开展外来植物入侵研究与防控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8.
为探讨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 Szepligeti调控寄主的生理机制,测定了淡足侧沟茧蜂寄生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幼虫血淋巴总糖、蛋白质及虫体脂类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寄生后连续5 d的观察时间内,甜菜夜蛾幼虫血淋巴总糖含量从寄生后第1天开始就高于未寄生寄主幼虫,且在寄生后第2至5天达到显著水平;除寄生后第3天外,被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总蛋白质含量始终低于未寄生幼虫,且在寄生后第1、4、5天达到显著水平;甜菜夜蛾被寄生后,虫体脂质含量始终高于未寄生幼虫,且从寄生后第2天开始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揭示,淡足侧沟茧蜂寄生刺激了寄主甜菜夜蛾幼虫血淋巴总糖合成,但抑制了其蛋白质合成,同时也刺激了甜菜夜蛾虫体脂质合成。  相似文献   
69.
掌握种群动态以及迁徙习性对濒危候鸟的保护至关重要。2004~2005、2007~2008、2008~2009年的冬季(10月~次年4月),采用夜栖地直接计数法对云南省纳帕海湿地黑鹳(Ciconia nigra)的种群数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2004~2005、2007~2008、2008~2009年冬季,纳帕海湿地越冬黑鹳种群平均数量分别为39.6、128.6、181.8只,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通常黑鹳10月下旬迁来,至次年3月中下旬迁离;纳帕海同时也是繁殖于蒙古国的黑鹳迁往印度越冬地的重要停歇地,过境时间集中在 11月中上旬。纳帕海湿地已经成为国内最为重要的黑鹳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建议当地管理部门加强湿地管理,维持适当的浅水区域作为黑鹳的觅食地,另外需加强旅游管理,减少游客对黑鹳的干扰。  相似文献   
70.
以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在12个县市选取浙江省2009年CFI体系的95个杉木林样地,根据样地平均木,在样地外围相似地段确定解析木共计95株,联立树高曲线方程和生物量模型,同时使用已公开发表的20个杉木生物量模型进行估算,由单株累加获得CFI系统样地的生物量,计算样地生物量与蓄积之比即BEF,建立BEF与林分蓄积之间的关系.根据2009年浙江省CFI体系数据,推算全省杉木林BEF为0.7453t/m3,杉木林总生物量为3721.54万t,不确定性为5.739%;使用IPCC(1996)的碳密度缺省值(0.50)计,生长1 m3杉木吸收CO2 1.3663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