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5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930篇
  272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河北省南大港农场2002年夏蝗发生特点及原因浅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进入 90年代以来 ,南大港蝗区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大发生 6次 ,2 0 0 1年夏秋蝗发生面积达 2 6万hm2 ,5龄蝗蝻最高密度为 1 0 0 0 0头 m2 。 2 0 0 2年形势更为严峻 ,仅夏蝗发生面积超过 2万hm2 ;分别造成 1 3 0 0hm2 和 2 70 0hm2 的芦苇被吃成光杆和被啃食的严重破叶。出土时间早、孵化时间长、龄期悬殊大是今年夏蝗发生的主要特点。主要原因是去年越冬卵块基数大 ,其次是受气候条件和农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观察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受体gp190亚基完整的细胞内区和gp190胞内区C末端片段(190CT)对人白血病系HL 6 0表达CD14、CD15的影响 ,进一步了解LIF引发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和分化的关系 .用基因重组技术将LIF另一亚基gp130的细胞内区换成gp190的细胞内区 ,用PCR技术扩增gp190细胞内区C末端的一个多肽的编码序列 ,构成嵌合体受体基因 130 /190及 190CT片段 ,并分别在HL 6 0细胞表达 .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在LIF的诱导下 ,HL 6 0细胞表达CD14、CD15的水平 .转染pcDNA130 /190的HL 6 0细胞 ,CD15表达量明显增高 ;转染pcDNA190CT的细胞 ,CD15的表达量降低 ;但 2组细胞的CD14表达量均较低且水平接近 .LIF可能诱导HL 6 0细胞向粒细胞而不向单核细胞分化 ,该效应是由gp190亚基细胞内区介导的 ,而gp190C末端片段可干扰LIFα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效应 .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ATR基因的表达对HeLa细胞对烷化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HeLa细胞ATR基因的表达,观察ATR被阻断后HeLa细胞对烷化剂敏感性的变化,从而确定ATR基因的作用。结果:筛选到表达针对ATR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阳性克隆,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TR基因表达受到明显抑制;HeLa细胞对烷化剂的敏感性实验提示,ATR shRNA^+HeLa细胞对烷化剂的敏感性明显增强。结论:抑制ATR基因可明显提高HeLa细胞对烷化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4.
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与伤害性感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伤害性感受器激活引起疼痛的概念,现已广泛被人们接受,大量实验表明,伤害性感受器兴奋性的变化与一些离子通道有关,对河豚毒素不敏感的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TTXr)选择性地分布于与伤害性感受有关的初级感受神经元,炎症反应和神经损伤诱发的慢性疼痛可诱发这种TTXr功能及基因表达的变化,TTXr通道蛋白的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DN)处理可对抗炎症或神经损伤引起的痛觉过敏或超敏,提示TTXr在伤害性感受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特异性镇痛药物的药理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65.
运用物种丰富度S、种群优势度D、群落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作为综合指标,分析了不同间作方式下麦田麦蚜Aphidius avenae主要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群落的时间动态.结果表明,麦-油间作田天敌物种丰富度多高于单作田和麦-蒜间作田,麦-蒜间作田和单作田天敌物种丰富度基本相同;不同间作处理天敌群落优势种在调查初期有所不同,而中后期皆为燕麦蚜茧蜂;麦-油间作田天敌群落多样性指数一直高于单作田和麦-蒜间作田;调查后期(5月8日后)麦-油间作田的寄生性天敌的优势度指数显著低于单作田和麦-蒜间作田,均匀度指数则显著高于单作田和麦-蒜间作田.说明麦-油间作,麦蚜天敌物种丰富度较高,群落较稳定性,在小麦灌浆初期即可对麦蚜为害起一定控制作用;麦-蒜问作对麦蚜天敌群落的结构特点及时间动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6.
林炽贤  杜宇  邱清波  计翔 《动物学报》2007,53(3):437-445
作者用蜡皮蜥(Leiolepis reevesii)为模型动物,检验产卵于温暖且热稳定巢内的蜥蜴应有相对较高但较窄的孵化温度的假设。卵在三个恒定温度(27、30和33℃)、一个波动温度处理下孵化。温度的平均值而非方差影响孵化期,27、30和33℃的平均孵化期分别为101.1、69.6和55.3d。幼体性别不受孵化温度影响。不同处理孵出的幼体仅有稍许形态差异,但运动表现差异显著。27℃孵出幼体在跑道上的表现比其它处理孵出幼体差。卵能在27℃和33℃下孵化,但这两个孵化温度并不适宜。蜡皮蜥适宜的孵化温度范围可能处于最频繁的巢温变化范围(28℃-32℃)内。与其它在低温生境或温暖生境但产卵于浅巢的有鳞类爬行动物相比较,蜡皮蜥有相对较高但较窄适宜的卵孵化温度。因此,作者的数据支持上述假设。  相似文献   
67.
比哈小爪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比哈小爪螨5个温度梯度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15 ℃时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小,分别为0.0235和1.0238,种群倍增时间最长(29.47 d);35 ℃时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大,分别为0.3069和0.3592,种群倍增时间最短(2.26 d),说明高温有利于该螨种群的增长.25 ℃时净增殖率最大(56.30).35 ℃的世代生长周期最短(11.97 d).15 ℃时其寿命最长(98.90±20.77 d),35 ℃时寿命最短(19.00±3.11 d).最高平均产卵量71.60粒/雌和最高日平均产卵量4.10粒/雌/天均在25 ℃时出现.15 ℃时平均产卵量最低(8.80粒/雌),日平均产卵量仅有0.34粒/雌/天.最大日产卵量出现在35 ℃时(12.00粒/雌/天).  相似文献   
68.
氯化钇和氯化镨引起的人淋巴细胞DNA分子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杨辉  单祥年 《遗传》1998,20(2):16-18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了稀土化合物氯化钇和氯化镨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不同浓度的氯化钇和氯化镨均可引起淋巴细胞DNA受损后DNA迁移率的显著升高,受损伤细胞的百分率与对照差异明显,提示氯化钇和氯化镨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北衙金矿矿石样品内部的可培养细菌进行分离并对其多样性进行研究。方法采集云南北衙金矿矿石样品,采用固体肉汤培养基、卵黄培养基及厌氧琼脂培养基分离矿石内部的可培养细菌,并利用16S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初步评估细菌多样性。结果北衙金矿矿石内部细菌的主要种群包括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的不同菌属,包括芽孢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考克菌属及节杆菌属的菌株,其中抗逆性较强的优势菌群为放线菌门的细菌。结论本研究证实北衙金矿矿石内部的确存在大量可培羔±田萧.并且右种群名样件.  相似文献   
70.
涉及近年来采集自青岛沿海的自由生聚缩虫属纤毛虫14种,包括9个国内新纪录:交替聚缩虫Zoothamnium alternans Claparède & Lachmann,1859,弗氏聚缩虫Z. foissneri Ji et al.,2005,黑凯聚缩虫 Z. hiketes Precht,1935,海洋聚缩虫 Z. marinum Mereschkowski, 1879,霉聚缩虫Z. mocedo Entz,1884,倪氏聚缩虫 Z. nii Ji et al.,2005,拟树状聚缩虫 Z. pararbuscula Ji et al., 2005,王氏聚缩虫Z.wangi Ji et al., 2005,许氏聚缩虫 Z. xuianum Sun et al.,2005;以及其他5个已知种:群栖聚缩虫Z. commune Kahl, 1933,双缘聚缩虫Z. duplicatum Kahl,1933,巨大聚缩虫Z.maximum Song,1986,羽状聚缩虫Z.plumula Kahl,1933,中国聚缩虫Z.sinense Song,1991.对以上各种作了简要的综合性描述,并给出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