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使用半纤维素平板法从土壤分离菌中筛选到产半纤维素酶活较高的真菌。将这些菌株在含玉米芯半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发酵,鉴定发酵液中还原糖产量,从中筛选出3株产还原糖较多的菌。将其发酵产物经柱前衍生,HPLC检测,发现其中DHC菌株的发酵产物以木糖和阿拉伯糖为主,而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大部分被利用,可用于发酵法联产阿拉伯糖和木糖。对DHC菌株通过菌落形态、孢子形态以及ITS区基因序列测序分析,初步确定该菌为亮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对于亮白曲霉产生的半纤维素酶国内外尚较少研究报导,可为开发利用新的微生物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2.
以小叶龙竹种子为外植体,通过研究MS培养基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以及不同配比对生根的作用,建立了稳定的繁殖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5.0mg·L-1;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0.5mg·L-1+6.BA1.0mg·L-1+KT0.25mg·L-1;小苗的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0.5mg·L-1+NAA1.0mg·L-1+IBA0.4mg·L-1,建立的繁殖再生体系将为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竹类植物进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3.
在自然环境中,人和动物常在一定的背景噪声下感知信号声刺激,然而,关于低强度的弱背景噪声如何影响听皮层神经元对声刺激频率的编码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大鼠听皮层神经元的频率反应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阈下背景噪声对79个神经元频率反应域的影响.结果表明,弱背景噪声对大鼠初级听皮层神经元的听反应既有抑制性影响、又有易化性影响.一般来说,抑制性影响使神经元的频率调谐范围和最佳频率反应域缩小,易化性影响使神经元的频率调谐范围和最佳频率反应域增大.对于少数神经元,弱背景噪声并未显著改变其频率调谐范围,但却改变了其最佳频率反应域范围.弱背景噪声对63.64%神经元的特征频率和55.84%神经元的最低阈值无显著影响.神经元频率调谐曲线的尖部比中部更容易受到弱背景噪声的影响.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复杂声环境下大脑听皮层对听觉信息的编码机制.  相似文献   
54.
肥胖和多种代谢类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导致肥胖的脂肪多以中性脂的形式储存于细胞的一种细胞器——脂滴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脂滴能够和其它细胞器发生相互作用,而它和线粒体的相互作用可能与Ⅱ型糖尿病的形成密切相关:非正常的脂滴和线粒体的相互作用有可能是导致细胞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我们通过对脂滴表面蛋白质组学、脂滴与线粒体的空间位置,以及相关蛋白等研究的总结,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对脂滴与线粒体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可能方式、受骨骼肌有氧运动的影响,及其与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
神经胶质瘤致病相关蛋白2(glioma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2,GLIPR-2)是CAP蛋白质超家族中的一种高尔基体膜蛋白,具有CAP保守结构域,在体内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细胞特异性,在免疫器官和肺脏中表达较高。GLIPR-2与细胞膜系统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可能与十四酰基化有关。GLIPR-2在HSAB和紫外光作用下形成二聚体,且能与Caveolin-1相互作用。GLIPR-2与疾病也很相关,目前发现GLIPR-2能诱导肾脏上皮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而参与肾脏纤维化。CAP家族的SCRIP-3和GLIPR-1与肿瘤关系密切,GLIPR-2与上述两个蛋白具有相似的保守结构域,因此GLIPR-2可能也与肿瘤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的结果及与患儿年龄以及季节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1217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用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基进行筛查,观察其阳性率。结果在1217例患儿中,共检出阳性281例,阳性率为23.09%。〈1岁、1~3岁、3~6岁和6~14岁各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5.13%、26.52%、28.31%和18.07%;不同季节MP感染率分别为春23.75%,夏20.11%,秋18.61%,冬29.72%。1~3岁,3—6岁小儿感染率明显高于6—14和〈1岁儿童(P〈0.01);冬春季阳性率较夏秋季高。结论MP快速液体培养鉴定对MP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可发病,好发于冬季,以3—6岁小儿多见。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状况以及家庭功能、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夫妻关系对社会适应性的预测.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抽取452名12-18岁的中学生,用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及Olson婚姻质量问卷中的两个维度进行调查.结果:①夫妻交流(β=0.098,P<0.05)、情感温暖(β=0.266,P<0.001)、沟通(β=-0.240,P<0.001)对青少年的心理优越感有显著的预测力;②情感温暖( β=0.211,P<0.001)、沟通(β=-0.177,P<0.05)对青少年的心理能量有显著的预测力;③情感温暖(β=0.171,P<0.01)、问题解决(β=-0.125,P<0.05)、角色(β=-0.133,P<0.05)对青少年的人际适应性有显著的预测力;④夫妻交流(β=0.130,P<0.01)、解决冲突的方式(β=-0.102,P<0.05)、过度保护(β=-0.172,P<0.001)、情感温暖(β=0.167,P<0.01)、问题解决(β=-0.116,P<0.05)对青少年的心理弹性有显著的预测力.结论: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预测力最大.  相似文献   
58.
我国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34,自引:7,他引:27  
总结了我国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特点,即区域分布集中于中国东部、研究的生态系统类型广泛、研究角度多种多样与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并从土壤动物群落与环境关系、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土壤动物群落功能、土壤动物群落演替与受干扰生态系统的土壤动物群落6个方面综述其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中有待开拓的研究领域是基础研究、特色区域和生态系统的研究、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对土壤动物的影响研究、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土壤动物在土壤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研究、全球变化响应研究与土壤动物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9.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近缘作物的基因漂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 Q3和 HCN- 19为花粉供体材料 ,油菜近缘作物为花粉受体材料 ,在自然授粉条件下研究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近缘作物间的基因漂移频率。结果表明 ,油菜对芸薹属 6个种甘蓝、黑芥、埃芥、芥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的基因漂移率分别为 0、0 .0 2 4 %~ 0 .2 4 3%、 0 .0 2 8%~ 0 .0 92 %、 0 .10 9%~ 0 .95 1%、 0 .4 79%~ 0 .879%、 1.2 5 2 %~2 .191%。且基因漂移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与杂交亲和性、花期同步率、种植面积等高度相关。通过花粉将抗除草剂基因漂移给近缘作物 ,油菜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作物  相似文献   
60.
黑衣壮族成人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我国黑衣壮族成人的体型特征,本文采用Heath 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城厢乡331例(男165,女166)20—60岁的黑衣壮族成人进行了体型评定。结果表明:(1)黑衣壮族成人男女的平均体型值分别为1 58-5 19-2 69和2 99-4 43-1 79,黑衣壮族成人男女分别属偏外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和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2)黑衣壮族成人男女间SAD值为1 85,T为16 04,男女间的体型有显著性差异(P<0 001);(3)与国内八个少数民族群体相比,黑衣壮族男性内因子值最小,中因子值最高,男、女性其它因子值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