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685篇
  19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1.
转Bt基因作物对非靶标土壤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一杨  戈峰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5):1339-1345
转Bt基因作物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快速发展与推广,有必要深入研究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概述了转Bt作物对土壤动物群落以及蚯蚓、线虫、虫兆虫、螨类和甲虫等重要类群的种群动态影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转Bt基因作物的发展历史,分析了Bt蛋白进入土壤的途径及其在土壤环境中的残留与降解的动态,阐述了未来转Bt基因作物对非靶标土壤动物影响的生态风险分析的重要领域,旨在为研究转Bt基因作物对非靶标土壤动物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地方株LJB/03分离及培养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黑龙江省某猪场疑为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猪采集腹泻粪便样品,以RT-PCR法扩增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M基因后,采用细胞培养法进行病毒分离。对细胞培养分离物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免疫电镜观察、RT-PCR及ELISA法检验,其中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见培养细胞中存在明显的特异性绿色荧光;免疫电镜下可见大小符合预期、有囊膜、花瓣状的典型冠状病毒结构特征;RT-PCR检测证实存在PEDVM基因;间接ELISA检测中平均P/N比值为7.6;从而确认为分离到一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命名为PEDVLJB/03株。随后,对该分离毒株的培养特性及如何提高病毒滴度进行探索。通过摸索该分离毒株的蚀斑形成条件,建立了PEDV蚀斑形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进行病毒的蚀斑纯化,纯化得到PEDV大蚀斑克隆株和小蚀斑克隆株。对大、小两种蚀斑克隆株的病毒滴度测定结果表明,大小蚀斑克隆株细胞感染滴度相差明显。  相似文献   
93.
冬小麦原生质体培养的胚状体直接发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冬小麦品种“京花一号”胚性愈伤组织在改良的N6培养基(NBD培养基)上继代得到易碎型胚性愈伤组织,转入改良MS液体培养基(MSDL培养基)后得到胚性悬浮系,分离的原生质体在改良的MS培养基(MSDP培养基)上培养,再生细胞直接产生体细胞胚胎,并再生出完整植株。体细胞胚胎形成过程与小麦合子胚的形成过程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94.
实验结合营养学和毒理学的实验方法, 对饲料中不同剂量半胱胺盐酸盐预混剂(Cysteamine Hydrochloride,CSH,含量27%)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和器官组织学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研究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并对CSH作为大口黑鲈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SH添加量为648 mg/kg组的鱼体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以及肠道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该组大口黑鲈肝脏和肠道显示轻微损伤。添加32400 mg/kg组, 各项生长指标、存活率、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根据大口黑鲈生长、消化酶活性及组织切片结果确定受试物(含CSH27%)对大口黑鲈56d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24 mg/kg.w.d, 折算CSH对大口黑鲈56dNOAEL为6.5 mg/kg.w.d。    相似文献   
95.
真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和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是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其消亡的年代和原因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本文对黑龙江青冈县英贤村最新出土的5个真猛犸象和5个披毛犀化石进行了AMS14C年代测定,结果均大于4万年,部分化石可能已经超出了目前14C的测定范围。通过整理并对比已公开发表的中国境内两种动物化石的14C年代学数据,本文认为早期常规14C测年方法所获得的年代值需要重新考虑其准确性。埋藏地层与最新的AMS14C测年数据显示,我国真猛犸象化石年代主要集中于MIS3阶段;披毛犀在我国消亡的时间很可能晚于真猛犸象,至少延续到末次冰消期。中国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化石仍然需要开展更多的年代学研究。  相似文献   
96.
2014年4月至11月,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22个水源地安放66台红外相机,其中在8个野放普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利用的水源地放置了16台红外相机,对野放普氏野马在水源地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16台相机累计工作1 068 d,获得野放普氏野马有效照片2 051张。研究发现,野放普氏野马在水源地不同时段的有效照片数量符合正态分布,且季节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野放普氏野马在水源地不同时段的有效照片数量,春季远低于夏季和秋季(P0.05),而夏季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野放普氏野马饮水频次春季极显著低于夏季和秋季(P0.01),夏季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普氏野马在水源地具有稳定的日活动节律,时间分配上呈典型的钟形,13:00~17:00时达到高峰,20:00~次日5:00时快速下降,3:00~6:00时是一天中的低谷,在5:00~13:00时快速上升。不同月份野放普氏野马的日活动差异指数α(t=8.364,df=7,P0.01)和昼行性指数β(t=19.519,df=7,P0.01)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β值为0.660.54,表明野放普氏野马活动以昼间为主。季节间活动差异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单样本K-S检验,t=7.851,df=23,P0.01)。独立多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季节性活动强度指数γ值差异不显著(χ~2=0.162,df=2,P0.05)。通过在卡山保护区固定水源地的实时监测,初步明晰了野放普氏野马在水源地附近的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水源地利用,从而为野放普氏野马的生态学研究及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面积的人工林, 如何维持人工林的可持续性已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以其抗旱、抗寒、耐贫瘠等优良特性成为中国北方生态治理中最主要的常绿针叶树种之一, 近70年来发挥了巨大的防风固沙与生态固碳功能。然而, 随着林分的生长与气候变化,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正经历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胁迫, 部分地区出现了林分“早衰”或死亡的现象, 引起了人们对樟子松固沙林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担忧。该文在回溯樟子松基本生物学特征与引种推广历史, 系统总结近年来樟子松林林水关系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 全面分析了樟子松固沙林林水关系存在的主要矛盾, 并提出了基于林水关系相协调的林分经营措施的调整: 由倡导防护功能为主的单一目标向包含林分稳定性、生态固碳功能、可持续发展等多目标平衡方向调整; 由以沙地森林景观培育为主向以良好土壤生境培育为主的方向调整; 由倡导天然更新为主向以人工造林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世代更新方向调整。在立足于北方沙地脆弱生境与气候变化客观现实的基础背景下, 应坚持樟子松在固沙林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先锋种与建群种地位, 基于“以水定绿”原则, 采取“隔行带伐+再造林”等方式开展林分密度动态调控, 促进林分向异龄林结构演化, 促进樟子松固沙林生态服务的优质化和生态固碳功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8.
大气CO2浓度增加对昆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戈峰  陈法军 《生态学报》2006,26(3):935-944
大气CO2浓度增加已经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CO2浓度升高不但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还改变植物体内的化学成分的组成与含量,从而间接地影响到植食性昆虫,并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以之为食的天敌.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多年的研究,系统介绍了CO2浓度变化对植物-昆虫系统影响的研究方法,论述了CO2浓度变化对植食性昆虫、天敌的作用规律及作用机理,探讨了CO2浓度变化对植物-植食性昆虫系统影响的特征,分析了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稳定性同位素探测技术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稳定性同位素探测技术(stableisotope probing,SIP),在对各种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遗传分类学鉴定的同时,可确定其在环境过程中的功能,提供复杂群落中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其代谢功能的大量信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基本原理是:将原位或微宇宙(microcosm)的环境样品暴露于稳定性同位素富集的基质中,这些样品中存在的某些微生物能够以基质中的稳定(性同位素为碳源或氮源进行物质代谢并满足其自身生长需要,基质中的稳定性同位素被吸收同化进入微生物体内,参与各类物质如核酸(DNA和RNA)及磷脂脂肪酸(PLFA)等的生物合成,通过提取、分离、纯化、分析这些微生物体内稳定性同位素标记的生物标志物,从而将微生物的组成与其功能联系起来.在介绍稳定性同位素培养基质的选择及标记方法、合适的生物标志物的选择及提取分离方法的基础上,举例阐述了此项技术在甲基营养菌、有机污染物降解菌、根际微生物生态、互营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
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菁萍  柴洋洋  陈丽  平文祥 《生态学报》2012,32(8):2532-2538
细菌在豆酱发酵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与豆酱的风味和质量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豆酱中细菌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以自然发酵的豆酱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菌16S rDNA的部分可变区的PCR-DGGE技术对自然发酵豆酱样品的细菌群落组成和优势菌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豆酱发酵过程细菌群体中既有原始种群的减少和增长,也有次级种群的增多和演变。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初期和末期以不可培养细菌为主,初期细菌群体快速演替,细菌种群多样性指数在发酵42 d和56 d达到两次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