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02篇
  免费   2231篇
  国内免费   252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574篇
  2021年   1297篇
  2020年   914篇
  2019年   1142篇
  2018年   1109篇
  2017年   808篇
  2016年   1119篇
  2015年   1657篇
  2014年   1966篇
  2013年   2073篇
  2012年   2465篇
  2011年   2249篇
  2010年   1465篇
  2009年   1365篇
  2008年   1473篇
  2007年   1315篇
  2006年   1152篇
  2005年   1069篇
  2004年   842篇
  2003年   800篇
  2002年   670篇
  2001年   501篇
  2000年   404篇
  1999年   378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228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200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报道了从我国手足口病(HFMD)患者疱液中肠道病毒71(E71)型H株的分离和鉴定。该株病毒可在原代人胚肺(HEL)细胞、MA104细胞、BSC细胞中生长繁殖,导致典型的肠道病毒CPE出现。将H株接种乳鼠后出现肢体麻痹、第6天开始死亡。电镜下可见感染H株的BSC细胞胞浆中出现大量的结晶状排列的成熟病毒颗粒,直径约25nm。患者双份血清中有对H株4倍增高的中和抗体存在。采用100抗体单位的抗Cox A5、7、9、16、E70、E71抗体和50抗体单位的LBM组合血清A-H以及抗E71BrCr株MeAb P27对H株进行中和试验时,H株可被抗E71血清和MeAb P27所中和。抗E71抗体对H株的最低有效中和作用为1.6抗体单位,MeAb P27对H株的有效中和作用是64抗体单位。其它血清则无此中和作用。然而,在鉴定过程中发现,高滴度的抗Cox A16抗体(200抗体单位以上)也显出有中和H株的作用,提示我们所分离的H株含有与Cox A16的型间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82.
A variety of soi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along a 920-km transect running SE to NW from near the border with northern Nepal, through the Western Tibet Highlands (soils sampled at six locations at an elevation of about 4200 m), to the Takla Makan Desert. This transect, which parallels the China-India border, covers a range of aridities. Annual precipitation decreased exponentially (from 169 mm to ca. 50 mm) north-westwards along the transect. The humidity index also decreased exponentially to the desert zone in the Western Tibet Highlands, and decreased further in the Takla Makan Desert because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latter area. Vegetation changed fromCaragana thorn-bush steppe, throughArtemisia sparse steppe, to desert. Soi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in relation to the humidity index. Organic C, total N,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and very low C/N ratio values (a maximum of 12.8) of soils de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in humidity index. In contrast, carbonate, pH (KCl), and sulfate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Available P and ammonia content were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abundance of carbonate, whereas nitrate increased where carbonate was abundant. Illite was the most abundant of the clay minerals, followed in order by kaolinite and montmorillonite.  相似文献   
83.
Eight cultures isolated from intestinal contents of reptiles were belonged to 3 new serotypes of Salmonella. They were all ducitol fermented, malonate utilized, but not attack lactose and salicin, no growth in KCN broth, ONPG negative. Therefore, they would be included in Salmonella II. They were all attacked by Felix phage O-I. Three represented strains were selected for antigen analysis. Their antigenic formula were identified as follows: S3194 Salmonella II 6,7:1,v:e,n,z15 S3196 Salmonella II 6, 7:y: e, n, z(1)5 S3195 Salmonella II 6, 8: e, h: 1,2 Among them, S3196 was indole positive belonging to a rare biotype. In addition, there were two other cultures as well as the formula of S3194, and three other cultures as well as the formula of S3196 (one of indole positive, two of indole negative).  相似文献   
84.
郑煜 《生理科学进展》1989,20(3):273-275
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是一种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广泛分布于许多脑区。该受体被激活后,突触后膜产生一长时程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进而引起多种神经生物学效应或神经毒性作用。Ca~(2 )对于NMDA受体效应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向日葵离体孤雌生殖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是研究未受精胚珠培养诱导的孤雌生殖过程超微结构变化的首次报道。向日葵(Heliaanthus annuus L.)的卵细胞在离体条件下被激活,发生细胞核移位、极性丧失、细胞器增多并转变成活动状态、液泡化程度增大、合点端形成细胞壁等一系列变化,预示即将启动孤雌生殖。孤雌生殖的原胚具有若干显著特征,如极性颠倒、有自体吞噬活动、壁的自由生长、游离核分裂等。对这些现象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6.
菠菜叶片过氧体可转变甘油酸或羟基丙酮酸成为丝氨酸。以甘氨酸为氨基供体时,完整过氧体的转变活性比破碎的约高2.5倍,这不是由于完整的膜包被使有效的羟基丙酮酸浓度增加,或由于膜破碎使辅助因子损失,也不是由于过氧体膜的甘氨酸主动运输系统的作用。结果显示,在过氧体中存在甘氨酸转氨酶,完整过氧体中高的转氨速度可能是由于甘氨酸转氨酶在完整的和破碎的过氧体中的构象或构型不同。  相似文献   
87.
李春瑶  李军生  梁倩华  杨继华   《广西植物》1989,9(3):243-246+291
本文从形态学和组织学方面研究了甘蔗幼叶胚性愈伤组织发生及体细胞胚胎的形成过程。甘蔗幼叶片切段培养于含2.4—D1.5mg/1的MS培养基上,4—6天后切段开始形成愈伤组织,约10天后愈伤组织表面出现白色颗粒状结构。将含有白色颗粒状结构的愈伤组织转移至不含激素的培养基中,7—10天后可见有小植株长出。组织学和形态学观察表明,甘蔗离体再生植株是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  相似文献   
88.
郑卓   《广西植物》1989,9(1):13-20
从距今2500万年的中新世初到更新世,欧洲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植被是从东亚型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逐渐过渡为旱生性的蒿——藜草原。古热带和亚洲、北美成份从晚中新世起逐渐消失,少数一直延续到中更新世。孢粉分析表明,地中海成分从中上新世起有明显增加,地中海常绿硬叶林的发展与北极冰盖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9.
毛宗铮   《广西植物》1989,9(1):1-11
我国银杉自1955年发现以来,陆续发现了它的新分布,至今已知在四省、区7个分布区的30多个分布点上,自然生长着银杉3200余株。它们是:广西花坪林区(越城岭南部)6个点有银杉1040抹,其中高5米以上的68株,1~5米的49株,1米以下的923株,最高21.1米,最大胸径83厘米;广西大瑶山4个点有银杉143株,其中高10米以上的94株,1~3米的3株,1米以下的46株,最高30米,最大胸径79.2厘米;湖南罗汉洞(越城岭北部)2个点有银杉58株,5米以上的有45株,最高18米,最大胸径43厘米;湖南罗霄山脉八面山有银杉707株,高1米以上的334株,最高24米,最大胸径46厘米;四川南川金佛山(大娄山东段北部)6个点有银杉527株,其中成年树400余株,最高17米,最大胸径50厘米;百枝山有银杉52株,最高8米,最大胸径27厘米;贵州道真沙河林区(大娄山东段南部)3处12个点有银杉729株,其中高5米以上的105株,2~5米的209株,1~2米的111株,1米以下的304株,最高18.8米,最大胸径48厘米;贵州桐梓白菁有银杉10株,高4~5米的2株,1~3米的6株,1米以下的2株。 银杉分布区范围自北纬24°5′~29°13′14″,东经107°10′~113°40′。其垂直分布自海拔940~1840米,金佛山银杉分布最高,为1600~1840米;罗汉洞银杉分布最低,为940~1060米。分布区内,年均温8.2°~17℃,绝对最低温  相似文献   
90.
青海藏族青少年骨龄与生长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青海省境内,世居在海拔3000-4000米地区的728名7-18岁健康藏族青少年学生的手、腕部骨骼发育情况,对骨化中心出现和骨骺愈合求出了50%出现年龄,并对骨龄与青春期身高突增的关系及与月经初衬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