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0篇
  免费   685篇
  国内免费   94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447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389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495篇
  2014年   613篇
  2013年   680篇
  2012年   750篇
  2011年   653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李慧杰  牛香  王兵  赵志江 《生态学报》2020,40(13):4316-432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景观格局演变关系极为密切,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景观格局的耦合协调度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武陵山区退耕还林工程为例,参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旨在揭示武陵山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景观格局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2005—2017年间武陵山区退耕还林工程各项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均以15倍左右速度增长,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格局最佳区域由西部地区逐渐向东南扩大;(2)武陵山区景观演变存在时空差异,1995—2005年景观格局变化更为明显,变化区域集中在中西部地区,2005—2015年与之相比,景观格局变化空间上更为分散;(3)武陵山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格局演变存在较高水平的耦合以及高水平的协调性。研究结果可为武陵山区土地利用规划及退耕还林工程进一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侯祥  韩宁  封托  张博  陈晓宁  王京  常罡 《生态学报》2020,40(14):4836-4841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因素与害鼠种群变化之间的关系成为害鼠防治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以西安市长安区周边分布的黑线姬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动态监测,掌握其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结合非线性的统计方法广义可加模型,对该地区2015—2018年黑线姬鼠种群密度和气候因素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该鼠种群变化与气候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黑线姬鼠种群数量总体显现为下降趋势。黑线姬鼠种群密度存在显著的正向自我调节效应(F_(1.00, 5.77)=27.062,P0.01),且与上一月种群密度存在线性的正相关。当月平均温度与该鼠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F_(1.90, 5.77 )=4.696,P0.05),两者之间显现为钟型关系,当温度21℃时,两者之间显现为正相关,黑线姬鼠种群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反之显现为负相关。当月累计降雨量与其种群密度之间也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F_(1.87, 5.77)=3.879,P0.05),同样,两者之间也显现为钟型关系,当降雨量90 mm时,两者之间显现为负相关,种群密度随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反之显现为正相关。因此,温度和降雨对黑线姬鼠种群变化具有调节作用,低温干旱和高温多雨均不适合该鼠的繁殖与生长。  相似文献   
103.
欧阳晓  朱翔  贺清云 《生态学报》2020,40(16):5478-5489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风险评估框架为城市群生态风险管理和国土生态修复提供新的视角。以生态风险评估框架为基础,综合运用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模型以及相关分析法对长株潭城市群展开生态风险评价,并对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提升,区域生态风险也随之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组织、生态系统活力、生态系统弹性等生态指数呈现下降趋势。(2)人工表面比率和生态指数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表明,人工表面比率与生态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人工表面比率是生态风险提升的关键因素。(3)城市群人工表面比率要控制在36%以下,以进行生态风险管理和国土生态修复。总的来说,评价框架可以作为区域生态风险的评价终点。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107.
生物矿化修复技术处理低浓度含铀废水具有环境友好、适用范围广、产物稳定性好等优点,引起了研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从生物矿化常用微生物、生物矿化作用机理及发展瓶颈等方面简单介绍生物矿化,然后从微生物群落调控、溶液参数等方面对强化生物矿化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含铀废水污染地区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Pathogens secrete a large number of effectors that manipulate host processes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pathogen colonization.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by which Plasmopara viticola effectors manipulate host plant cells remain largely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reported that RXLR31154, a P. viticola RXLR effector, was highly expressed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P. viticola infection. In our study, stable expression of RXLR31154 in grapevine (Vitis vinifera) and Nicotiana benthamiana promoted leaf colonization by P. viticola and Phytophthora capsici, respectively. By yeast two-hybrid screening, the 23-kDa oxygen-evolving enhancer 2 (VpOEE2 or VpPsbP), encoded by the PsbP gene, in Vitis piasezkii accession Liuba-8 was identified as a host target of RXLR31154. Overexpression of VpPsbP enhanced susceptibility to P. viticola in grapevine and P. capsici in N. benthamiana, and silencing of NbPsbPs, the homologs of PsbP in N. benthamiana, reduced P. capcisi colonization, indicating that PsbP is a susceptibility factor. RXLR31154 and VpPsbP protein were co-localized in the chloroplast. Moreover, VpPsbP reduced H2O2 accumulation and activated the 1O2 signaling pathway in grapevine. RXLR31154 could stabilize PsbP. Together, our data revealed that RXLR31154 reduces H2O2 accumulation and activates the 1O2 signaling pathway through stabilizing PsbP, thereby promoting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