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04篇
  免费   2284篇
  国内免费   260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902篇
  2020年   722篇
  2019年   835篇
  2018年   827篇
  2017年   673篇
  2016年   915篇
  2015年   1434篇
  2014年   1700篇
  2013年   1831篇
  2012年   2336篇
  2011年   2036篇
  2010年   1432篇
  2009年   1313篇
  2008年   1597篇
  2007年   1446篇
  2006年   1361篇
  2005年   1254篇
  2004年   1157篇
  2003年   1051篇
  2002年   889篇
  2001年   639篇
  2000年   531篇
  1999年   497篇
  1998年   316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0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3篇
  1975年   10篇
  1972年   12篇
  197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用汉坦病毒汉滩株(76-118)重组核蛋白作为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以下简称WB)的诊断抗原,用于实验感染大鼠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同时与用汉城株(SR-11)感染的Vero-E6细胞作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法(以下简称IFA)进行比较。WB法对3/4标本在大鼠接种病毒后第3天测得血清IgM阳性,而IFA法仅1/4标本出现阳性,IFA效价为1:5120的血清,WB效价为1’:40960,且在血清1:10稀释时反应带亦清晰。两种方法分别测定64份大鼠血清。甩IFA法,44份(68.8%)出现类似阳性的荧光颗粒,而用WB法测定,无特异的反应带出现。非感染Vero-E6细胞作IFA抗原,30份(46.9%)与正常细胞抗原有反应,此结果表明WB法在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均高于IFA法。IFA法中的非特异性反应系血清与细胞成份之反应。  相似文献   
122.
不同月龄婴儿接种DTP后血清中百日咳抗体水平的观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比观察了213例2月龄、3月龄婴儿接种DTP后百日咳抗体水平的变化,探讨了母传抗体对免后抗体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月龄、3月龄婴儿DTP免疫后1个月和3个月血清中百日咳抗体达保护水平的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x ̄2=0.036,p>0.9;x ̄2=0.327,p>0.5),免后1个月抗体GMT无显著性差异(t=0.17,p>0.5),免后3个月抗体GMT3月龄组高于2月龄组(t=2.22,p<0.05)。我们还发现免前抗体水平与免后1个月GMT虽有负相关(r=—0,754)的倾向,但总体上对抑制免后抗体应答不明显,因而建议将儿童DTP基础免疫的起始月龄提前至2月龄进行。  相似文献   
123.
冯鸿  胡薇 《激光生物学报》1995,4(3):709-713
本实验研究了青霉素和NAA与6-BA配合对离体草莓器官建成以及体内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青霉素促进不定根的分化,但抑制不定根的伸长和不定芽的分化,并且不同程度地影响器官建成过程中过氧化和抽工酶的谱带和活性。青霉素与植物激素一样,参与了植物体内的生理代谢而引起植物器官建成。  相似文献   
124.
野生紫斑牡丹和四川牡丹种子萌发特性及与其致濒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野生牡丹种子一般较小,而且不同产地之间形状、大小差异较大。其萌发特性与栽培牡丹相比也有较大差异:萌发期长达半年以上,且萌发温度在10~15℃为宜,超过20℃则明显不利于生根及上胚轴生长。四个不同分布地的四川牡丹种子萌发率较一致,均在60~77%之间。三个不同产地的紫斑牡丹种子萌发率则相差甚远,分布于甘肃文县的萌发率达76%,而分布于陕西略阳和湖北神农架的萌发率则分别只有12%和4.4%,出苗率则更低。本文认为紫斑牡丹的种子特性是其在自然界处于濒危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5.
植食性同翅目昆虫在最终接受其宿主植物的过程中,将感受从叶表层直到韧皮部筛管途中存在的多种化学物质,并导致不同的刺探和取食行为。本文就植物叶表层存在的糖类和生物碱类物质,叶肉层的多糖类、酸碱度和酚类物质以及韧皮部内的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植物次生物质等对昆虫寻找及取食韧皮部行为的影响作一综述,并且还探讨了植物叶肉层的细胞结构对昆虫刺探及取食行为的可能影响。此外,结合刺探电位(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s,EPGs)的研究结果,还讨论了昆虫感受植物叶组织内部的各种化学和细胞结构信息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26.
无花果蛋白酶通过8%戊二醛活化载体,共价结合到聚苯乙烯阴离子交换树脂GM201上,固定化作用在pH7.7,酶浓度0.8mg/g树脂,4℃下进行6h。得到的固定化酶表观K_m值(酪蛋白,1.11×10~(-4)mol/L)小于溶液酶K_m值(1.96×10~(-4)mol/L);固定化酶活性在pH6~8保持稳定,溶液酶最适pH为7.2;固定化酶最适温度由溶液酶的50~60℃移至37℃;固定化酶25℃保持7d,重复水解酪蛋白7次后,保留83.3%活性。固定化酶对酪蛋白水解度达47.5%,对大豆球蛋白达11.6%。  相似文献   
127.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rPAI-1)具有许多与天然PAI-1相同的性质,rPAI-1对u-PA抑制活性研究的内容包括:几种化学物质(盐酸胍、尿素、硫氰酸钾、SDS、氯化钠等)对rPAI-1的激活作用、盐酸胍激活rPAI-1的浓度与温度效应、显色底物法和SDS-PAGE纤维蛋白自显影对rPAI-1活性的测定、活性态rPAI-1向潜状态的转变及其与盐浓度和pH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8.
家鸡和原鸡的线粒体DNA多态性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文  兰宏 《动物学研究》1994,15(4):55-60
本文运用11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家鸡(茶花鸡、尼西鸡、大理漾濞黄鸡)和原鸡共10只个体的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平均每个个检测到的片段为40条左右。但仅发现3种变异的限制性片制性格局,即StuI-B,Eca-I-b和RI-B.其中StuI-B和ScaI-B为首次报道,而且均为原鸡所物有,EcoRI-B则为大理漾濞黄鸡所特有。茶花鸡和尼西鸡拥有完全相同的限制性格局。经过计算,原  相似文献   
129.
The phosphorylation and dephosphorylation of proteins on tyrosyl residues are key regulatory mechanisms in T-cell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re controlled by the opposing activities of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 and phosphotyrosyl phosphatases (PTPs). In T cells, several nontransmembrane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 are associated with receptors; for example, Lck is bound to the coreceptors CD4 and CD8 and becomes activated upon their stimulation. In comparison,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ole of nontransmembrane PTPs in early T-cell signaling. SH-PTP1 (PTP1C, HCP, SHP) is a nontransmembrane PTP expressed primarily in hematopoietic cells, including T cells. We have found that SH-PTP1 is basally phosphorylated on serine in resting T cells. Upon stimulation of CD4 or CD8 either in a T-cell hybridoma cell line or in primary thymocytes, SH-PTP1 becomes tyrosyl phosphorylated. Moreover, SH-PTP1 is constitutively phosphorylated on tyrosine in the Lck-overexpressing lymphoma cell line LSTRA. SH-PTP1 is also a good substrate for recombinant Lck in vitro. Comparisons of the tryptic phosphopeptide maps of wild-type SH-PTP1 and deletion and point mutations establish that the two sites (Y-536 and Y-564) which are directly phosphorylated by Lck in vitro are also phosphorylated in vivo in LSTRA cells. One of these sites (Y-564) is phosphorylated in T cells in response to Lck activation. We conclude that SH-PTP1 undergoes Lck-dependent tyrosyl phosphorylation in T cells and likely plays a role in early T-cell signaling.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