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54篇
  免费   2334篇
  国内免费   238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864篇
  2020年   712篇
  2019年   809篇
  2018年   814篇
  2017年   682篇
  2016年   965篇
  2015年   1540篇
  2014年   1758篇
  2013年   1975篇
  2012年   2470篇
  2011年   2155篇
  2010年   1499篇
  2009年   1372篇
  2008年   1730篇
  2007年   1586篇
  2006年   1444篇
  2005年   1329篇
  2004年   1249篇
  2003年   1136篇
  2002年   934篇
  2001年   661篇
  2000年   570篇
  1999年   514篇
  1998年   304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18篇
  1975年   25篇
  1972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Observation was made on early ontogeny of vascular cambium in the developing root ofGinkgo biloba L. After completion of root elongation, the vascular meristem gradually acquires cambial characteristics. Strips of the periclinal division of cells in transverse section are observed on the inner side of phloem when the primary xylem and phloem in the stele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 strips are united into a continuous layer between phloem and xylem. In tangenital section, the procambium shows a homogeneous structure, which is initially composed of short cells with transverse end walls and subsequently, of long cells with tapering ends. Then, the procambium is organized into two systems of cells; axial strands of short cells with transverse end walls resulting from the sporadic transverse divisions of long cells, and long cells with tapering ends. Still later, the short cells are divided frequently in a trasverse plane exhibiting one or a few cells in width and several decades of cells in height, while the long cells are elongated. The frequency of transverse divisions of the short cells decreases in subsequent stages. Eventually, the short cells in axial strands are vertically separated from one another by the elongation of neighboring long cells and by the decrease in the frequency of transverse divisions of short cells themselves. Cambial initials occur in two forms; ray initials a few cells in height and one cell in width derived from the short cells, and fusiform initials with tapering ends derived from the long cells.  相似文献   
52.
植物激素对草莓叶片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试管内生长的草莓幼嫩叶片作外植体,培养在MS基本培养基上附加1.5—2.5毫克/升6—BA和0.1毫克/升NAA,可直接诱导成不定芽,诱导率可达20%。如果不定芽继代培养在同样浓度的培养基上,继而可形成大量的丛生芽。能使叶外植体形成不定芽的植物激素组合而不能使其愈伤组织分化成芽。IAA与6—BA的不同浓度组合对不定芽形成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3.
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害与eAMPCa~2及能量代谢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和生化酶分析法,测定了大鼠在经受束缚加浸水急性应激四小时内,胃组织cAMP Ca~(2+)及在ATP、ADP、AMP和能量代谢的短期动态变化,同时观察了胃粘膜的损害程度。结果发现胃粘膜损害面积密度随着应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胃组织cAMP和Ca~(2+)则进行性降低;两者呈密切负相关;胃组织能量代谢却略有增强。若预先给以CaCl_2,再予应激,则有减轻应激性胃粘膜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TPA对原代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TPA对32例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分化诱导结果。TPA(1.6×10~-7M)可诱导急性非淋巴细胞(ANLL)白血病细胞迅速出现单核巨噬细胞分化标志:细胞贴壁、胞浆丝状伪足形成,具有类似巨噬细胞的形态改变及相应的细胞化学反应特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桨细胞白血病(PCL)细胞不发生上述变化,表现为细胞聚集成闭现象。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出现桨细胞样形态转化。初发与复发病例的诱导反应相类似。TPA体外诱导分化实验,有助于了解病人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潜能,对于鉴别粒单系和淋巴系两类白血病,尤其对于用常规方法分型困难的低分化白血病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5.
1985年4~10月与1986年6~8月,在贵州省沿河县的纸坊村和崔家坨村先后发生了病因不明的传染病。纸坊村约有1/5的村民发病,病死率为12%,崔家坨村有1/10的村民发病,病死率高达30%。发病波及各年龄组,以青壮年为多,有家庭集聚现象。 本病起病急,轻症者只有头晕、乏力、肌痛、多汗、心悸伴以低热,有的初期有短暂的腹泻。重症者有高热(40℃以上)、大汗、心悸、游走性肌肉痉挛伴有明显疼痛和触痛,以腰骶部及四肢肌肉为好发部位。病人烦燥不安,2~5天内死亡。经实验室检查,排除了食物中毒、农药中毒、钩端螺旋体病和弓形体感染。从病人和接触者的粪便中分离到9株病毒,性状一致,为RNA型25nm的球形颗粒,耐酸,耐乙醚,能凝集人“O”型血球。经血清学鉴定为ECHO3型病毒。16份病人双份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恢复期血清对该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升高者共8例(纸坊村和崔家坨各4例)。病人单份血清也都有较高的抗体。有理由认为两年中先后在两个村庄发生的传染病与ECHO3型病毒有密切关系。查阅文献,尚未见有关ECHO3型病毒引起以肌痛、游走性肌痉挛为特征的疾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56.
中水技术开发既可缓解水资源的紧缺,又能改善城市环境。本文报道用石英粉吸附/洗脱和浓缩棒脱水的二步浓集水病毒技术(回收率为25.4~37.3%),研究中水技术不同处理工艺去除病毒的效果。结果,二级处理可去除掺入病毒的98.9%,结合三级处理的混凝沉淀和过滤,可去除99.976%,再加活性炭吸附或加氯消毒,所得中水分别去除掺入病毒的99.986%和99.991%。经首都机场中水道试验厂水样检测表明,中水中未检测到病毒(<0.23PFU/L)。  相似文献   
57.
<正> 近年来,光敏亲和标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激素及共受体,蛋白和核酸的相互作用、酶的结构与功能、膜蛋白结构、tRNA同共合成酶的识别等研究上,鉴于ATP是某些酶的底物,因此合成光敏的ATP底物类似物将有助于国内对达些酶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我们合成了8-N_8-5′-ATP,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
白魔芋和花魔芋葡甘露聚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白魔芋和花魔芋的块茎中分离纯化出两种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简称KGM),分别名为白魔芋葡甘露聚糖(aKGM)和花魔芋葡甘露聚糖(rKGM)。通过超离心、玻璃纤维纸电泳和凝胶过沪证明aKGM和rKGM都是均一的多糖。这两种多糖都由甘露糖(M)和葡萄糖(G)组成,其克分子比G/M:aKGM为1:1.69,rKGM为1:1.60,分子量前者为8.09×10~5,后者为7.37×10~5。酶水解实验和红外光谱分析说明aKGM和rKGM都是由甘露糖和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杂多糖;有O-乙酰基的特征吸收峰,说明在某些糖残基上可能有乙酰基团。  相似文献   
59.
金合欢根瘤菌Rhizobium sp.(Acacia farnesiana)的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青霉素酶和β-半乳糖苷酶均呈阳性。经过酶活性定量测定表明金合欢根瘤菌有葡萄糖酸-6-磷酸脱氢酶(6PGD)和β-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性,而慢生型大豆根瘤菌未测到上述两种酶活性。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酯酶图谱,6株金合欢根瘤菌可分成两群:酋株AF1、AF2和AF3的酯酶图谱中有A带,AF4、AF5和AF6的酯酶图谱中没有A带。  相似文献   
60.
柴达木盆地荒漠土壤蓝藻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东部和中部具有代表性地区的丘陵、戈壁和沙丘的蓝藻种类组成、生物量及主要的土壤化学成分;采用了模糊聚类、系统聚类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藻类的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出21种蓝藻,其中6种为国内首次报道。研究表明:土壤含磷量、总盐量及与粘性和湿度有关的土壤结构是决定柴达木盆地蓝藻群落组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