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08篇 |
免费 | 1779篇 |
国内免费 | 3120篇 |
专业分类
109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4篇 |
2023年 | 264篇 |
2022年 | 371篇 |
2021年 | 401篇 |
2020年 | 408篇 |
2019年 | 437篇 |
2018年 | 266篇 |
2017年 | 282篇 |
2016年 | 284篇 |
2015年 | 396篇 |
2014年 | 593篇 |
2013年 | 492篇 |
2012年 | 691篇 |
2011年 | 626篇 |
2010年 | 550篇 |
2009年 | 559篇 |
2008年 | 593篇 |
2007年 | 584篇 |
2006年 | 508篇 |
2005年 | 447篇 |
2004年 | 327篇 |
2003年 | 280篇 |
2002年 | 220篇 |
2001年 | 224篇 |
2000年 | 218篇 |
1999年 | 145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8篇 |
1977年 | 4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5篇 |
1959年 | 3篇 |
1953年 | 5篇 |
195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研究与HIV 1感染相关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SDF1)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多态性在中国 4个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应用PCR/ RFLP等方法检测回族 (5 7例 )、鄂伦春族 (71例 )、蒙古族 (30例 )及锡伯族 (2 6例 )共 184个个体中SDF1 -3’A基因突变频率。结果得出中国 4个民族中SDF1- 3’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蒙古族为 38 3%,锡伯族为 2 3 .1%,回族为 2 0 .2 %,鄂伦春族为 10 .6 %。中国 4个少数民族中SDF1- 3’A等位基因频率存在较大的差异 (χ2 =37 .82 6 ,P<0.01) , 提示这 4 个民族的遗传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研究 为评估中国不同民族对 HIV-1 的易感性及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993.
镉污染对烟草叶片超微结构及部分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采用水培试验,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了镉污染对烟草(N icotiana tabacum)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叶下表皮气孔器密度、腺毛密度、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和P、K、C a等元素含量的影响,以及叶片细胞、腺毛对镉污染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中镉浓度的增高,烟草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降低;叶下表皮气孔器的密度及腺毛的密度增加;叶绿体中组成基粒的类囊体层数减少、分布不均、或粘连成索状,叶绿体膜系统崩溃,内外膜均解体,类囊体消失;但烟草可通过将镉隔离于细胞壁中或排出表皮细胞或通过腺毛分泌作用来减少其毒害。随着营养液中镉浓度的增高,腺毛分泌物中S i、K、A l、C a、M g、F e的含量增加;浓度为3m g/L的镉污染可增加叶片中P、C a、M g、F e、Cu、Zn、A l元素的含量,但浓度为30m g/L的镉污染造成叶片中P、C a、M g、F e、Cu、Zn、A l元素含量的减少;镉污染可引起叶片中N a含量增加,且随着营养液中镉浓度的增高N a含量增加;镉污染造成K、M n在叶片中的含量下降,而且随着营养液中镉浓度的增高,K、M n含量下降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994.
995.
根据551尾标本研究了生活在长江干流中圆筒吻(鱼句)的年龄与生长,并提出了资源合理利用建议.圆筒吻(鱼句)的鳞片可作为年龄鉴定的依据,年轮形成期主要在2~5月.圆筒吻(鱼句)的体长与鳞长呈直线关系,与体重呈幂指数关系,生长适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在1~2龄生长最快,为保护圆筒吻(鱼句)资源,应限捕体长200 mm以下的个体. 相似文献
996.
根据在吉林省蛟河实验管理局1 hm2落叶阔叶混交林样地调查结果,对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树木种群的种间关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木种群优势程度不明显;乔木、灌木、草本的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都较低.对5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空间格局均呈现聚集分布;15个主要树种之间有14个种对存在着显著的种间关联,一个种独立;树种之间正关联的种对少,关联强度低,而负关联多且较高,群落结构组成不稳定,处于软阔叶林向硬阔叶林直至红松阔叶林过渡的阶段. 相似文献
997.
植物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型类受体蛋白激酶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植物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LRR)型类受体蛋白激酶概念、最近发现的这类蛋白激酶的亚结构域特征;总结了目前已确定其功能的LRR型类受体蛋白激酶,并分别阐述了它们在参与植物抗逆性反应、发育调控及激素的信号转导等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着重介绍和讨论了LRR型类受体蛋白激酶复合物之间及其与下游成分KAPP之间互作而产生信号传递的分子机理.最后展望了LRR型类受体蛋白激酶生物学功能、信号转导机制、以及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98.
经RT-PCR扩增出水稻矮缩病毒(RDV)中国分离物非结构蛋白基因S6,并克隆至pGEM-Teasy载体上,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日本株具有高度同源性,并且含有较高比例的稀有密码子。将S6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6P-1,并转化大肠杆菌,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以包涵体形式大量表达,以表达的融合蛋白作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S6蛋白的抗血清,ELISA测定表明,该血清与抗原共价特异性反应,抗血清的效价为1:3000.Western blot印迹实验表明该抗血清能特异性检测RDV感染的水稻组织中的S6蛋白,因而可作为感染RDV的水稻植株的分子手段。 相似文献
999.
建立了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的松材线虫高灵敏可视化闭管检测方法。针对松材线虫核糖体DNA的序列保守区域设计LAMP引物,通过优化LAMP体系中的Mg2+、甜菜碱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并结合蜡封反应管对产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直接通过肉眼观察SYBR Green I荧光显色进行判定。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检测到低至10拷贝/管的松材线虫核酸片段,可对单条线虫进行检测,并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能区分检测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由于整个反应恒温进行,无需热循环仪;闭管检测极大地降低了扩增产物交叉污染的风险;检测速度快,整个检测过程只需40 min,为松材线虫的现场快速筛检提供了一种简便、高灵敏、高特异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蛋白银染色技术对采自青岛沿海砂隙的寡毛类纤毛虫Strombidium kielum进行了形态学重描述,发现该种在寡毛类纤毛虫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纤毛下器模式,因此为其建立了1新属Varistrombidium,特征为具有5条斜穿虫体的体动基列,其中体动基列1和2延伸到虫体背部,终止于虫体尾端。对Varistrombidium kielum(Maeda&Carey,1985)nov.comb.的小亚基RNA序列分析表明,该种位于Strombidiidae科内,与其形态学相近种Omegastrombidium elegans聚在一起。同时对其小亚基RNA序列可变区2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并与其形态学相似种进行了比较。还对Apostrombidium pseudokielum Xuet al.,2009进行了补充性描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