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59篇
  5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2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1.
大叶桃花心木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大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 King)的化学成分,从其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1,5-dihydroxyxanthone(1)、1,6-dihydroxy-5-methoxyxanthone(2)、euxanthone(3)、1,2-dimethoxyxanthone(4)、(+)儿茶素(5)、(+)sesamin(6)、bis-(2-ethylhexyl)phthalate(7)、3-oxotirucalla-7,24-dien-21-oic acid(8)、(20S)-3β-acetoxy-24-methylenedam-maran-20-ol(9)、cycloeucalenol(10)、β-谷甾醇(11)、7-deacetoxy-7-oxogedunin(12)和7-deacetoxy-7α-hydroxygedunin(13),其中化合物1~4、6~10和13为首次从桃花心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4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12.
513.
The polypeptide release factor gene, eRF1, of Blepharisma japonicum (Bj-eRF1) was cloned and sequenced. Its coding region was 1314 base pairs and encodes a protein of 437 amino acids. The cloned gene was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and the recombinant Bj-eRF1 polypeptide was purified by Ni2+-nitrilotriacetic acid agarose and Superose12 chromatography. Pull-dow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ecombinant Bj-eRF1 interacts with the heterologously-expressed release factor, eRF3C, of Euplotes octocarinatus.  相似文献   
514.
目的:本研究通过联合两种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建立了一个蜗轴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的模型.方法:分离的蜗轴螺旋动脉的平滑肌来自于豚鼠.切碎血管组织并且将其放入37度的0.1%胰蛋白酶溶液中消化20分钟.消化后,将这些消化后的组织块在35-mm的培养皿中贴壁.运用这种培养方法,混杂的成纤维细胞通过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不同的贴壁能力,可在传代的时候被去除.在7-10天后,细胞从组织块中长出来.大约3周,细胞可长满培养皿.在第三代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纯的并且活性好的细胞可以被活得.经过形态学,免疫荧光化学和电镜对这种方法得到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了鉴别.结果:显示了典型的平滑肌的细胞的特点:形态学的"峰-谷"样的生长形态,免疫荧光化学显示这些细胞表达平滑肌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α-SM-actin和myosin.结论:通过本文研究方法得到的大量的纯的蜗轴螺旋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内耳循环紊乱过程生理功能的一个体外模型.除此之外,还可以是一些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药物评价的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515.
516.
Sry基因是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开关基因,其功能是调控下游Dmrt、Sox3、Sox9等基因来启动性别的分化过程。Dmrt家族是一个在性别决定和分化发育中具有重要功能的基因家族,该家族成员都含有一个具有DNA结合能力的保守基序-DM结构域。本文通过PCR及克隆获得了江豚的Sry基因全序列;通过PCR-SSCP法筛选获得了江豚的Dmrt家族六个不同DM序列。结果显示,雄性个体中存在Sry基因,而Dmrt基因在雌雄个体中都有,与其他动物相关基因进行聚类分析,显示它们在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517.
建立筛选利用木糖为碳源产乙醇酵母模型,获得一株适合利用木质纤维素为原料产乙醇的酵母菌株。样品经麦芽汁培养基培养后,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初筛,再以重铬酸钾显色法复筛。通过生理生化和26D1/D2区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分析和鉴定,该菌初步鉴定为Pichia caribbica。经过筛选得到的菌株Y2-3以木糖(40g/L)为唯一碳源发酵时:生物量为23.5g/L,木糖利用率为94.7 %,乙醇终产量为4.57 g/L;以混合糖(葡萄糖40 g/L,木糖20 g/L)发酵时:生物量为28.6 g/L,木糖利用率为94.2 %,葡萄糖利用率为95.6%,乙醇终产量为20.6 g/L。Pichia caribbica是可以转化木糖及木糖-葡萄糖混合糖为乙醇的酵母菌株,为利用木质纤维素发酵乙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18.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voltage curves of bimolecular membranes of oxidized cholesterol formed between two aqueous solutions of tetrabutylammonium chloride. These membranes are selectively permeable for cations and the membrane interfaces are electrically uncharged. The dependence of the membrane conductivity on the membrane potential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product of the conductivity at zero current ("zero conductivity") and a function called "overlinearity". The zero conductivity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tetrabutylammonium chloride. The overlinearity is independent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etrabutylammonium chloride. In the second part the Nernst-Planck and Poisson equations are integrated numerically for a three-phase system consisting of an aqueous electrolyte solution, a membrane and an aqueous electrolyte solution. Each phase is characterized by material constants. Appropriate boundary conditions cause the electric current to build up electrical double layers on both sides of the membrane. The opposing double layers with opposite electrical signs inject the soluble ions into the membrane. This ion injection accounts for the overlinearity of the current voltage curves, thus explaining the measured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519.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世界上主要植被类型之一,集中分布于我国,其中以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最为典型。为了更好地研究常绿阔叶林森林生 物多样性维持机理,按照CTFS (Centre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样地建设的标准,于2004年11月~2005年9月在浙江开化古田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常绿阔叶林24 hm2永久样地。该文对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了统计,初步分析了古田山森林样地(Gutianshan (GTS) forest plot)的群落组成与空间结构。 群落的区系类型以热带成分比较多,在属的水平上53个是热带分布,44个是温带分布。共有159 种,隶属于49科103属,总计140 700株,以常绿树种为主(91个物种,占总优势度的90.6%,重要值为85.6%,占样地总个体数的85.9%);样地 群落有明显的优势物种和大量稀有种(Rare species,每hm2个体数小于1)。甜槠(Castanopsis eyrei )、木荷(Schima superba)和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在群落中占有主要优势; 稀有种占总物种数的37.1%(59/159);具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和热带雨林的相关特征,较好地代 表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由林冠层(63个种)、亚乔木层(70个种)和灌木层 (26个种)组成。样地所有木本植物物种总径级 分布呈倒“J"形,群落更新良好。几个优势种空间分布随着径级增大,聚集程度降低;并且它们的分布表现出与生境紧密关联,不同的物种表 现出对生境不同的偏好。该文最后系统地比较了大样地方法与传统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520.
通过对山西灵空山小蛇沟集水区的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和多元分析——TWINSPAN分类、典范对应分析(CCA)与生境、生物因素变量分离, 探讨林分水平上草本层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1) TWINSPAN将26个调查样方划分为6种群落类型: 以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为主的辽东栎-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型、辽东栎杂木林型、辽东栎林型、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型、油松林和阔叶油松林型、油松-辽东栎均匀混交林型, 体现了该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森林的特点。2)群落类型的划分与CCA的结果相吻合, 主要反映了CCA排序第一、二轴的环境梯度, CCA排序轴第一轴突出反映了林分类型与土壤养分梯度, 第二排序轴与坡度、坡位显著相关。Monte Carlo检验结果表明, 林分类型、土壤养分和坡度是影响小蛇沟集水区内林下草本物种分异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3)生境因子与生物因子解释了物种格局变化的42.9%, 其中生境因子占31.8%, 生物因子占7.9%, 生境因子与生物因子交互作用解释部分占3.2%。良好的环境解释反映了调查取样和环境因子选取的合理性。对于50%以上未能被解释的变异部分, 可能归咎于未被选取的因子如干扰或者随机过程。4)在海拔梯度较小的山区, 坡向等小地形因子能较好地指示局部生境的小气候条件, 对林下植物的分布有较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