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2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间锦鸡儿(Caragana liouana)是中国毛乌素沙地的主要灌木建群种,在其主要分布区采集9个不同地理种源的种子,栽种至同质园,并测定不同器官(根、茎、叶)碳(C)、氮(N)、磷(P)含量,比较种源和器官间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及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不同种源中间锦鸡儿根、茎、叶的C含量差异显著,分别为361.12~426.30mg·g~(-1)、412.32~463.13mg·g~(-1)、419.21~478.94mg·g~(-1);N含量种源间差异显著,分别为20.52~33.67mg·g~(-1)、15.77~23.92mg·g~(-1)、27.60~36.44mg·g~(-1);P含量种源间差异显著,分别为1.52~3.73mg·g~(-1)、1.24~2.14mg·g~(-1)、1.44~2.38mg·g~(-1);不同器官的C/N、C/P、N/P也表现出种源间显著差异。(2)种源和器官对中间锦鸡儿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种源对P、C/P、N/P影响较大,器官对C、N、C/N影响较大。(3)相关性分析表明,N、P分别对C/N和C/P的变异起主导作用,并共同影响N/P的变异。研究表明,中间锦鸡儿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在长期的适应进化过程中已产生遗传分化,并形成了自身的养分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草原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动态变化——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域,建立人类福祉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牧户问卷调查了解牧户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和福祉变化的认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多年统计数据,采用专家打分法对牧民各福祉指标打分,对2001年和2010年牧民福祉变化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收入、道路覆盖率、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文化教育方面对牧民福祉变化贡献最大;生产资料持续供给能力下降是导致收入减少的主要方面;旗县的犯罪率,环境空气质量,饮食结构,离婚率等是导致牧民福祉下降的主要方面。有关研究结果为提高锡林郭勒盟人类福祉、生态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从茎花葱臭木种子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理化与波谱分析鉴定为β-谷甾醇(1)、没食子酸乙酯(2)、胡萝卜苷(3)、1-O-β-D-吡喃葡萄糖基-(2S,3S,4R,8Z)-2-N-(2 ′-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十八二氧鞘氨-8-烯(4)和2,3,2″,3″-四氢穗花杉双黄酮(5).这5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没有显示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建立人CTRP4基因的转基因小鼠,为脂肪细胞因子CTRP4的体内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首先构建人CTRP4的转基因小鼠线性化表达载体,再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载体注射入小鼠受精卵,从而构建人CTRP4的首建鼠( Founder )并与野生型小鼠交配繁殖得到F1代阳性小鼠,再通过近亲繁殖与测交的方法,得到CTRP4转基因纯合子小鼠,并通过PCR和western blot 的方法对纯合子小鼠进行鉴定。结果得到人CTRP4转基因小鼠纯合子小鼠两个品系,western blot鉴定该转基因小鼠心脏,肝脏,脑,肾脏等多种组织中均呈现CTRP4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人CTRP4转基因小鼠纯合子小鼠。 相似文献
19.
Soil inorganic carbon storage pattern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A MI SHAOQIANG WANG JIYUAN LIU GUIRUI YU WENJUAN ZHANG ESTEBAN JOBBÁGY 《Global Change Biology》2008,14(10):2380-2387
Soils with pedogenic carbonate cover about 30% (3.44 × 106 km2) of China, mainly across its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in the Northwest. Based on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1979–1992), total soil inorganic carbon (SIC) storage in China was estimated to be 53.3±6.3 PgC (1 Pg=1015 g) to the depth investigated to 2 m. Soil inorganic carbon storages were 4.6, 10.6, 11.1, and 20.8 Pg for the depth ranges of 0–0.1, 0.1–0.3, 0.3–0.5, and 0.5–1 m, respectively. Stocks for 0.1, 0.3, 0.5, and 1 m of depth accounted for 8.7%, 28.7%, 49.6%, and 88.9% of total SIC,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with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storage, which is highest under 500–800 mm yr−1 of mean precipitation, SIC storage peaks where mean precipitation is <400 mm yr−1. The amount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IC was related to climate and land cover type. Content of SIC in each incremental horizon was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and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with the magnitude of SIC content across land cover types showing the following order: desert, grassland >shrubland, cropland >marsh, forest, meadow. Densities of SIC increased generally with depth in all ecosystem typ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deserts and marshes where it peaked in intermediate layers (0.1–0.3 m for first and 0.3–0.5 m for latter). Being an abundant component of soil carbon stocks in China, SIC dynamics and the process involved in its accumulation or loss from soils requir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