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0篇
  免费   1198篇
  国内免费   5206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324篇
  2022年   495篇
  2021年   560篇
  2020年   523篇
  2019年   559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393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540篇
  2014年   647篇
  2013年   662篇
  2012年   927篇
  2011年   800篇
  2010年   801篇
  2009年   830篇
  2008年   868篇
  2007年   837篇
  2006年   846篇
  2005年   708篇
  2004年   534篇
  2003年   473篇
  2002年   430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6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4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Westar’和‘Topas’为材料,通过超微结构观察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油菜胚胎发育早期油体的发生、油体蛋白及脂肪酸合成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油体出现在油菜胚胎发育早期,在授粉9~11 d后(球形胚时期)的胚体和胚柄中均存在直径小于0.5 μm的油体;荧光定量实验结果表明,除BnCLO3的表达量在整个胚胎发育阶段无明显变化外,其他油体蛋白基因Oleosins、Steroleosins和BnCLO1的表达量在心形胚时期就明显增多并持续增长;脂肪酸合成转录因子BnLEC1、BnL1L、BnWRI1和BnFUS3在胚胎发育阶段,基因表达规律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但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存在差异,其中BnLEC1最早,BnL1L其次,BnWRI1和BnFUS3较晚。研究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在球形胚时期出现油体,其结构蛋白和转录调控因子基因的表达自心形胚开始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02.
正常大鼠肾脏细胞溶酶体膜的构成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酶体是细胞内对其吞噬之物质溶解及消化之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细胞自噬作用的主要细胞器。为了进一步了解此细胞器的功能与结构,我们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通过5种针对大鼠肝细胞溶酶体膜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大鼠正常肾脏细胞溶酶体膜蛋白进行了标记,并通过NH_4Cl溶液对溶酶体作了膜膨胀处理,结果显示:(1)细胞内溶酶体膜蛋白是由多种蛋白所构成,其各种蛋白的含量是不同的;(2)所有溶酶体膜蛋白均表达于该细胞器之表面;(3)NH_4Cl溶液能有效地使溶酶体扩张,这将有和于进一步研究溶酶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3.
本文记述采自新疆昆仑山的绢蝶一新亚种,普氏绢蝶昆仑山亚种Tadumia przewalskii kunlunica subsp.nov)。正模、副模保存于新疆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04.
1.勐仓蛮白蚁Microtermes menglunensis Zhu et Huang 新种 兵蚁(图Ⅰ:1—8)  相似文献   
105.
Tall fescue (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 and white clover (Trifoliumrepens L.) were examined for Se assimilation and nutrient elementuptake. Substantial Se tolerance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the two species.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 accumulationand Se tolerance suggests an exclusion mechanism that restrictsSe uptake by the plant with greater Se tolerance. A positive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rease of protein Se concentrationand growth inhibition in the plants suggests that assimilationof Se into protein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e toxic effect and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antagonistic effect of sulphateis responsible for reducing Se toxicity at the protein level.No evidence that a Se exclusion mechanism which excludes Sefrom incorporating into protein, such as that found in Astragalusspecies, plays any major role of Se tolerance in these two species. Under Se treatment, plant tissue Ca concentration was increased,but P concentration was decreased. A higher Fe concentrationwas found in white clover which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issueSe concentration. Copper, Mn, and Zn concentrations only increasedin the white clover under conditions of severe growth inhibition. Key words: Tall fescue, white clover, selenium assimilation, selenium exclusion, tolerance, nutrient uptake  相似文献   
106.
血管活性肠肽(VIP)在文昌鱼体内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首次发现VIP在文昌鱼体内有广泛分布。结果表明,VIP免疫阳性反应出现在消化道各部位,如中肠突、中肠前和后部以及后肠、神经系统、发育早期性腺以及口腔前庭两侧皮下组织中。  相似文献   
107.
王贵钧  黄大卫 《昆虫学报》1991,34(2):230-233
1986年,原吉林省林业生防中心站(现为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对吉林省杨树蛀千害虫的寄生蜂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研究。本文是该项研究成果的第一篇报道,记述了三种姬小蜂天敌,包括寄生白杨透翅蛾的透翅蛾黑姬小蜂Elachertus nigritulus(Zett.)和寄生杨窄吉丁的一新种丽凹面姬小蜂 Eniedon epicharisHuang及一新记录种 Eniedon zanara Walker。其它研究成果将陆续报道。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综述了外生菌根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评价了这些特征用于外生菌根分类的价值,同时指出各种类型的形态学特征和解剖学特征与其营养吸收的关系。这些特征包括了菌根的颜色类型及变化、形状及分枝方式、外伸菌丝的多少及特征、根状菌索有无及分化、菌核有无及特征、菌套内外表面的菌丝排列及分化,菌套的切面特征,丹宁层厚度及分化、哈氏网的菌丝排列及厚度等。较详细阐述了100多年来,人们为外生菌根分类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并对各种分类方式作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9.
小麦幼苗根部在不同渗透势溶液(PEG4000)中经受不同时间胁迫,叶片的RWC和水势下降、膜的RP、R_s和C_i升高。同时P_n下降。它还使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排列发生紊乱、膜受到破坏、基粒间的连接松驰或消失、类囊体片层肿胀和解体、脂质小球增多和淀粉粒消失。相应地叶片的RuBPC活性下降和GO活性升高,从而促进了C_i的累积。此外MDA含量增多是自由基诱发脂质过氧化的结果。这些非气孔因素可能是造成小麦光合作用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0.
用飞机喷洒有机磷超低容量制剂防治蝗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1975—1980年在新疆巴里坤草原等地区进行的笼内药剂品种筛选试验、地面和飞机超低容量喷雾治蝗试验。结果表明:马拉松、马拉松与敌敌畏混剂、乐果、稻丰散和乙基稻丰散5种飞机超低容量制剂均可取代六六六粉剂防治各种蝗虫。每亩喷洒量为100—150克;每亩有效药量:马拉松、马拉松与敌敌畏混剂为25—45克;乐果为20—30克;稻丰散和乙基稻丰散为25—40克,蝗虫死亡率在90%以上。 使用飞机超低容量制剂治蝗具有防效好,功效高,成本低和环境污染少等优点。目前已在新疆、内蒙、青海和辽宁等省(自治区)大面积应用。累计防治面积达一千一百万亩,深受牧区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