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1篇
  免费   802篇
  国内免费   3729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498篇
  2013年   452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669篇
  2010年   597篇
  2009年   568篇
  2008年   623篇
  2007年   639篇
  2006年   535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34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建立测定糯米香茶中角鲨烯含量的RP-HPLC分析方法。采用DiamonsilTM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60/40,v/v),流速1.2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03 nm。在该条件下角鲨烯标准品和糯米香茶中角鲨烯分离效果均良好,在0.4144~2.0720 u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9)。该方法精密度试验结果RSD为1.146%,角鲨烯平均回收率为100.97%,RSD为2.32%,供试液稳定性良好,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952.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产孢丝状真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A),测定超临界CO2萃取的柠条锦鸡儿籽油对3种(每种15株)临床常见的皮肤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柠条锦鸡儿籽油对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籽油对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的MIC范围分别为64~512μg/mL、32~512μg/mL、64~1024μg/mL;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显示,与其生长对照菌相比,籽油作用的皮肤癣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含量明显降低,且具有剂量依赖性。柠条锦鸡儿籽油主要是通过影响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合成而发挥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953.
从大苞藤黄枝叶的混合粉碎物中分离到11个化合物,运用光谱手段分别鉴定为neobractatin(1),brasixanthone B (2),5-O-methylxanthone V1 (3),10-O-methylmacluraxanthone (4),isobractatin (5),xanthone V1(6),xerophenone A (7),xerophenone B (8),bractatin (9),macluraxanthone (10)和3-O-methylneobractatin (11).本文首次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了异构体7和8并测定了其精确分子量.其中化合物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954.
杨树是我国重要的绿化造林用树。在温带地区,蜂胶的植物来源主要是杨属及其杂交属的芽孢分泌物。有不法商人以杨树芽提取物冒充蜂胶,严重阻碍了蜂胶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杨属植物中已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归类整理,为蜂胶和杨属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杨树在医药保健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55.
将粗毛栓菌菌丝球与蜡状芽孢杆菌共固定为共固定菌.以粗毛栓菌菌丝球、蜡状芽孢杆菌和共固定菌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吸附时间、初始pH、吸附剂浓度和pb2+浓度对3种生物吸附剂吸附pb2+的影响,并将3种生物吸附剂吸附pb2+前后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吸附剂浓度为2g.L-1、pH为5.0、pb2+浓度为50 mg·L-1条件下对pb2+吸附lh效果良好,其吸附率分别为71.7%、91.0%和96.9%.生物吸附剂红外光谱主要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含硫、磷酸基团的吸收带组成,表明对pb2+吸附起主要作用的官能团是羟基、羧基、磷酸基和含硫基团.  相似文献   
956.
目的:探讨血清干扰素-γ(IFN-γ)在慢加急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acute.on.chronihepatitisBloverfailure,ACHBLF)发病中的作用,旨在为ACHBLF的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ELSIA法测定30例ACHBLF患者和30例CHB患者血清IFN-γ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常规指标。结果:AcHBLF组IFN-γ水平显著高于CHB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CHBLF组TBIL、ALT水平显著高于CHB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CHBLF组PTA水平显著低于CHB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CHBLF患者的IFN.叮水平与TBIL呈显著正相关(r=0.818,P〈0.01),与PTA呈显著负相关(r=0.529,P〈0.05),而与ALT无明显相关性(r=0.172,P〉0.05)。结论:IFN-γ参与ACHBLF的发病,并且是ACHBLF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57.
从已经建立的易错PCR初级突变文库中筛选得到的16个兼具耐酸、高温稳定、高酶活力的克隆出发,将其作为DNA shuffling的亲本基因,利用DNA shuffling技术,结合易化筛选和96微孔板通量筛选的方法获得耐酸、高温稳定的克隆。并且,对筛选出来的耐酸高温稳定的突变子进行测序分析和同源建模,比较分析β-甘露聚糖酶突变基因序列的生物学信息。经过两轮DNAshuffling,最终筛选得到一个耐酸高温稳定突变体1108,其在90℃时酶活力还能维持在70%;在pH 3.0时酶活力维持在70%;在高温80℃和pH 4.0的条件下,酶活力是野生型的10倍;常规条件下(pH 6.0,40℃),酶活力是野生型酶的5倍。序列比对发现耐酸、高温稳定突变体1108有三个碱基发生了改变(T289A、A535T、T1085C),导致相应的氨基酸发生了改变(Ser97Thr、Val362Ala、Ile179Leu)。根据同源建模结果和氨基酸性质研究发现,突变位点位于催化中心附近,推测第97位的突变与酶的耐酸性和活性有关,第179位和第362位的突变与酶的高温稳定性有关。实验结果为进一步了解β-甘露聚糖酶MAN47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958.
蛋白质的表达、修饰及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成为后基因组学时代蛋白质组学中的重要内容。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为最普遍的翻译后修饰之一,是精子细胞信号转导和酶调控、表达的主要分子机制,亦是精子、卵细胞信号识别及完成受精作用的关键环节。对精子磷酸化蛋白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精子的获能、超激活运动的维持、发生顶体反应及精卵结合等受精过程的分子调控机理。对哺乳动物精子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包括动物精子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方法、磷酸化蛋白质种类的鉴定、定量及其功能分析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发掘与受精相关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揭示精子发育、繁殖潜能变化及受精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9.
采用试剂y-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cvrEs)对介孔硅材料SBA-15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红外图谱(FT-IR)和N2吸附脱附等温图(BET)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前原材料的比表面积为460.9m2/g,改性后材料比表面积提高到512.0m2/g。利用改性前和改性后的SBA-15对猪胰脂肪酶进行固载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改性后的SBA-15在脂肪酶活性、pH环境适应性、热耐受性和可操作性都优于改性前的SBA-15,在最优条件下的酶活力提高超过60%。  相似文献   
960.
以冷却猪肉为研究对象,评价近红外光谱(NIR)技术用于肉类物理特性预测的可行性以及不同的光谱处理方法和建模方法对预测准确性的影响。试样取自排酸24h的同一批猪胴体的小里脊肉,采集4000—10000cm-1的光谱。经外部验证的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在预测pH时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Rc^2=0.88,Rp^2=0.80,SEC=0.08,SEP=0.084),嫩度与蒸煮损失模型的相关性分别是Rc^2=0.50和0.57,R;=0.34和0.50。在各种光谱预处理方法中,平滑处理结合多元散射校正(MSC)或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