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21篇 |
免费 | 830篇 |
国内免费 | 3793篇 |
专业分类
107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1篇 |
2023年 | 239篇 |
2022年 | 349篇 |
2021年 | 372篇 |
2020年 | 333篇 |
2019年 | 374篇 |
2018年 | 246篇 |
2017年 | 267篇 |
2016年 | 254篇 |
2015年 | 335篇 |
2014年 | 507篇 |
2013年 | 463篇 |
2012年 | 645篇 |
2011年 | 674篇 |
2010年 | 607篇 |
2009年 | 582篇 |
2008年 | 634篇 |
2007年 | 649篇 |
2006年 | 545篇 |
2005年 | 497篇 |
2004年 | 406篇 |
2003年 | 336篇 |
2002年 | 295篇 |
2001年 | 228篇 |
2000年 | 224篇 |
1999年 | 148篇 |
1998年 | 84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7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59年 | 5篇 |
1953年 | 2篇 |
1951年 | 2篇 |
195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克隆得到了柔红霉素产生菌天蓝淡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ruleorubidus) SIPI-1482位于dnrX下游的新基因dauW,其位于基因组上dnrX和drrB之间,GenBank中Blast发现它与dnrW有较高的同源性,将其命名为dauW,并提交GenBank获得登录号EF523565,根据保守域推测dauW所编码的蛋白属于FAD依赖的氧化还原酶类。将dauW分别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pET-32a(+),在宿主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后,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初步实验表明dauW在BL21(DE3)中的表达能增加宿主对柔红霉素的抗性,可能与天蓝淡红链霉菌对柔红霉素的自身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222.
通过对不同光照条件下桂花幼苗的冠形、分枝率、叶片在树冠中的空间分布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桂花幼苗构型发生了明显的可塑性适应:其树冠对光照条件的变化有显著的可塑性响应。在林隙中的幼苗受光的间歇性影响,总体分枝率明显小于全光、林冠下的幼苗分枝率。全光的幼苗叶片集中于二级枝,叶片长度和叶片面积相对较小,对光照利用充分;而林隙中的幼苗叶片集中于一级枝,避免处于植冠内侧受到遮蔽,表现出较大的叶片长度和叶面积;林冠下的叶片较均匀分布在一、二级枝上,叶片总数量较少,枝条高生长较全光下明显。幼苗在总体分枝格局中表现出独自的特点,即强光环境下产生短枝和高分枝率,在适度庇荫条件下产生长枝及低分枝率,在强度庇荫条件下以较长枝和较高分枝率来同时满足高生长和横向生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223.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产生耐受性使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成为抗生素领域的研究热点。我们曾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到了一个β-内酰胺酶的结合多肽SIPIS04-01,体外实验表明其具有抑制氨苄西林的活性,为提高其表达量,本文尝试基因串联表达方式-随机定向串联法成功构建了密码子改造之后的小肽SIPIS04-01编码基因SIPIS04-01N的双拷贝质粒pYG563,使表达产物中融合蛋白占细菌蛋白总量的比例较单拷贝表达提高了48.4%。纯化所得小肽SIPIS04-01N对TEM-1类型的β-内酰胺酶具有体外抑制活性,并测定了抑制常数Ki。 相似文献
224.
225.
太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于2009年8月和2010年5月对太湖流域37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采样.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9种,其中寡毛类15种,占21.7%;软体动物16种,占232%;甲壳动物5种,占7.2%;水生昆虫27种,占39.1%;多毛类6种,占8.7%.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以及物种相对丰度,应用双向指示种(TWINSPAN)和无偏对应分析(DCA)将37个采样点分为4组.第1组的指示种为齿吻沙蚕和河蚬等多毛类及软体动物;第2组的指示种为太湖大螯蜚和方格短沟蜷等多毛类及软体动物;第3组的指示种为霍甫水丝蚓等环节动物;第4组的指示种为正颤蚓和摇蚊幼虫.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 电导率和总氮是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铵氮、CODCr、透明度、叶绿素a、水深及硝态氮对底栖动物分布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26.
苹果根际自毒物质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苹果根际土壤筛选苹果根系自毒物质降解细菌,并探究分离菌株对根皮苷、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以及焦性没食子酸的降解能力。【方法】分别采用邻苯二甲酸、焦性没食子酸为唯一碳源富集并筛选其降解菌株。通过对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采用MEGA 5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离菌株对4种自毒物质的降解能力。【结果】共分离5株有降解能力的细菌,编号为BL1、BL2、BL3、BJ1和BJ2,经鉴定BL1为钩虫贪铜菌Cupriavidus necator,BL2为生脂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lipoferum,BL3为氧化烃微杆菌Microbacterium hydrocarbonoxydans,BJ1为Paenibacillus phyllosphaerae,BJ2为Ochrobactrum cytisi。BL1、BL2、BL3菌株对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根皮苷、焦性没食子酸的降解率均高于50%。其中BL2菌株的降解效果最好,分别达到66%、72%、84%和84%。【结论】首次发现钩虫贪铜菌、生脂固氮螺菌和氧化烃微杆菌对4种自毒物质均具有很好的降解能力,对缓解自毒物质引起的连作障碍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7.
裸子植物psbA基因分子进化式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裸子植物对陆生生境生态响应的分子机制,以新近的裸子植物分类系统为指导,基于psb A基因编码全序列对4亚纲53种代表植物进行分子进化分析。首先,依据"放松分子钟"模型重建裸子植物在时间尺度下系统发育关系;其次,采用6个模型(MEC/JTT、MEC/cp REV、M5、M7、M8、M8a)估测氨基酸位点ω值,并对各模型结果进行统计检测;随后,利用Bootstrap方法检PSBA蛋白内部氨基酸位点的共进化动态。结果表明,系统树提示的物种分化历程支持前期分类结果;光合系统反应中心核心PSBA蛋白有3个氨基酸位点(13、19和243)曾经受正选择压力;PSBA蛋白内部有多对氨基酸位点间构成了共进化网络。因此,psb A基因编码序列具有作为描绘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关系标记的潜力,PSBA蛋白部分位点经历了适应性进化,通过位点间共进化网络协同作用方式辅助裸子植物响应陆生生境。 相似文献
228.
灵香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cumHance)。2材料类别顶芽。3培养条件芽的生长及分化培养基:(1)MS;(2)MS+6-BA 1.0 mg·L-(-1)(单位下同)+NAA 0.5;(3)MS+6-BA 2.0+NAA 0.5;(4)MS+6-BA 3.0+NAA 1.0;(5)1/2MS;(6)1/2MS+6-BA 1.0+NAA 0.5;(7)1/2MS+6-BA 2.0+NAA 0.5;(8)1/2MS+6-BA 3.0+NAA 1.0。丛生芽诱导培养基:(9)MS+6-BA 0.5+NAA 0.2+1g·L-(-1)活性碳;(10)MS+6-BA 1.0+NAA 0.2+1 g·L-(-1)活性碳;(11)MS+6-BA 2.0+NAA 1.0+1 g·L-(-1)活性碳; 相似文献
229.
甘肃玉门下沟地区早白垩世下沟组介形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甘肃玉门下沟地区下沟组介形类化石十分丰富,该地区下沟组介形类化石共计9属4亚属,21种,本文描述了其中4新种,即Cypridea(Cyamocypris)xiagouensissp.nov.,Cypridea(Cypridea)subunicostatasp.nov.,Stenestroemiasubpeculiarissp.nov.和Stenestroemiaxiagouensissp.nov.。该介形类化石组合尤以Cypridea最为繁盛,通过分析介形类属种的形态特征和化石组合特征并结合岩性特征,推断下沟组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巴列姆期;并认为下沟组为水动力较弱的淡水-微咸水河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