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52篇 |
免费 | 817篇 |
国内免费 | 3783篇 |
专业分类
106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1篇 |
2023年 | 240篇 |
2022年 | 346篇 |
2021年 | 368篇 |
2020年 | 328篇 |
2019年 | 367篇 |
2018年 | 244篇 |
2017年 | 266篇 |
2016年 | 250篇 |
2015年 | 331篇 |
2014年 | 505篇 |
2013年 | 457篇 |
2012年 | 630篇 |
2011年 | 672篇 |
2010年 | 601篇 |
2009年 | 568篇 |
2008年 | 628篇 |
2007年 | 642篇 |
2006年 | 536篇 |
2005年 | 493篇 |
2004年 | 407篇 |
2003年 | 338篇 |
2002年 | 297篇 |
2001年 | 227篇 |
2000年 | 224篇 |
1999年 | 147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7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59年 | 5篇 |
1953年 | 2篇 |
1951年 | 2篇 |
195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目的:探讨食管穿孔的诊断、临床特征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2009年我院收治的食管穿孔22例.结果:本组病例4例保守治疗,2例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8例行单纯食管穿孔修补术,3例行纵隔及胸腔脓肿清除术并引流,1例行食管下段切除、胃代食管弓上吻合术,2例行食管修补并肺叶切除,2例行空肠双管造瘘加纵隔胸腔引流,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出院.治愈19例,治愈率86.3%,死亡1例,死亡率4.5%.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是提高本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将在动物细胞凋亡研究中应用的Hoechst-PI双重荧光染色法与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更加完善的、能同时鉴别和研究悬浮培养的植物细胞凋亡及坏死的新方法——Hoechst-PI-SDH三重染色法(H-P-S法)。该方法可直接用于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无需对细胞进行去壁、固定及切片等其它方法所必需的步骤,在荧光显微镜下可鉴别活细胞、死细胞及凋亡细胞,并可同时观测细胞凋亡的全部过程。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而且克服了因细胞膜通透性差异引起的对死、活细胞判断的困难,可在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小麦TaMlo基因的原核表达、抗体制备及细胞化学分析(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是一类高度专化性的寄生真菌,可侵染650多种单子叶植物和 9000多种双子叶植物,能够引起多种麦类作物的白粉病,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由于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多、变异快,所以利用专化性抗病基因难以解决植物的持久抗病性问题。人们在研究大麦白粉病时.发现大麦Mlo基因的隐性突变可导致大麦对绝大多数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高效持久的广谱抗病性。Schulze-Lefert等多家实验室合作于1997年成功克隆了野生的 Mlo基因。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基因编码一种植物特有的具有7个跨膜区和羧基端长尾的膜蛋白(Mlo),它可能对植物细胞的坏死起负调控作用。但Mlo基因如何表达及其在白粉病菌发育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4.
15.
蜂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酮类化合物是蜂胶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本文对国内外从蜂胶中鉴定出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类总结,给出每种成分的中英文名称及化学名称,以避免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的出现.本文共列出黄酮类化合物135种,其中黄酮及黄酮醇类化合物46种,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36种,异黄酮类11种,查耳酮和二氢查耳酮类17种,以及最近几年从蜂胶中鉴定出的新黄酮类似物25种. 相似文献
16.
17.
Chun-yu YIN Hong-zhou LU Wei-ming JIANG Maria Pia De Pasquale Yue-kai HU Xiao-zhang PAN Xin-hua WENG Richard T. D'Aquila Yi-Wei TANG 《Virologica Sinica》2007,22(3):212-217
Illegally paid blood donation was a risk factor for HIV acquisition exclusively in Henan and Hubei Provinces of China,and not in Shanghai.Nucleotide sequences in the gag and env genes of HIV-1 were compared between isolates from Henan and Shanghai regions of China to test whether an expected higher degree of a common source of infections from this unique blood donation transmission risk would be evident as decreased variation among Henan isolates in an exploratory cross-sectional analysis.Among 38 isolates studied,23 of 23(100%)from Henan and 8 of 15(54%)from Shanghai were subtype B.In addition,fewer sequence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gp41 of subtype B isolates from Henan than from Shanghai isolates.Further studies with additional controls are therefore warranted to confirm the role of the degree of a common source of infections in differences in HIV variation across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鞘内联合给予米诺环素和IL-6的中和抗体在大鼠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模型所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建立大鼠SNL模型,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鞘内给予米诺环素100 μg、在手术后鞘内给予IL-6的中和抗体0.03 μg、手术后鞘内联合给予两种药物,观察给药3天各组大鼠热刺激的缩足反应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ies,PWL).结果:①SNL手术前后给予米诺环素都可以提高大鼠的PWL(P<0.05),但SNL手术前给药对大鼠PWL的提升明显高于手术后给药(P<0.05).②手术后给予IL-6的中和抗体可以有效提升SNL组的PWL(P<0.05),但是还是比给予生理盐水的假手术组大鼠的PWL明显减少(P<0.05).③手术后联合给予两种药物可以明显逆转SNL组的PWL(P<0.05).④联合给药对大鼠PWL的提高明显高于SNL手术后给予米诺环素组和给予IL-6的中和抗体组(P<0.05),但与手术前给予米诺环素组的PWL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鞘内联合给予米诺环素和IL-6的中和抗体对SNL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梗后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梗后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加rh-BNP,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Tn-I、Myo、CK-MB水平的变化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Tn-I、Myo、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23±0.10) vs.(0.16±0.08)、(27.54±3.86) vs.(21.62±2.54)、(70.82±9.25) vs.(61.28±8.33)](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情况总发生率为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P0.05)。结论:与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相比,静脉注射rh-BNP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梗后心衰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有效减低血清cTn-I、Myo、CK-MB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捺印1183名藏族青少年的掌指纹, 分析掌指纹参数,然后与其他56个群体的掌指纹参数进行聚类分析, 进而从肤纹学角度探讨藏族的起源。发现藏族指纹以斗型纹为主(52.89%), 其次为箕型纹(42.95%), 弓形纹出现频率最低(4.16%); 总指嵴线计数为139.01(其中男性为144.75, 女性为133.87); atd角在男性为42.95°, 女性为43.28°。掌指纹参数聚类分析显示: 藏族与汉族和氐羌氏族的后裔(门巴族、普米族、羌族等)等我国北方人群聚在一起。因而从肤纹学角度推断藏族与汉族和氐羌氏族的亲缘关系较近, 而与印度人和孟加拉人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