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夏邦颖  郭郛 《昆虫学报》1965,(4):395-403
东亚飞蝗卵巢在羽化后7天内,各种成分含量尚无显著变化,在第7—10天交配开始时出现明显变化,自羽化第10天以后各成分皆有迅速的增加。脂肪类物质、含氮和含磷化合物在卵巢中迅速积累,在第15—20天期间卵巢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所以在第20天以后各成分的平均含量逐渐下降。卵巢匀浆耗氧量(按每个卵巢每小时计)随着卵巢的发育逐渐增加,在羽化7—10天以后增长尤为显著,这说明卵巢发育过程中代谢速率的相应变化。但以每克卵巢每小时计,则在7—10天以后耗氧量下降。 睾丸中各种成分含量约于羽化后第10天左右达到最大值,交配以后其含量和耗氧量则趋于下降;这可能与排精有关。如依百分含量计,脂肪含量于羽化后7—10天期间有明显增加,含氮量在第5天时较高,总磷量在羽化初期偏高。耗氧量(依每个或每克睾丸每小时计算)于羽化后5—7天时处于较高水平。 上述结果表明雄蝗睾丸在交配之前即已发育成熟,而雌蝗卵巢只有在经过交配活动之后才迅速发育起来。  相似文献   
22.
蜜蜂(Apis mellifera L.)蛹期呼吸代谢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邦颖  郭郛 《昆虫学报》1965,(5):441-445
一、前言 蜜蜂系典型合群性昆虫,蜂群中具有三种类型的成员(或级),即蜂王(?)、雄蜂(?)和工蜂(?)。工蜂是雌性个体,由于性腺不发育,不能进行生殖。蜜蜂不同型的分化基本上皆在蛹期完成,所以比较蜜蜂蛹期的呼吸代谢,以便了解呼吸代谢变化与类型差异的关系。全变态类昆虫在蛹期的呼吸代谢变化多呈现U形曲线。Melampy和 Willis(1939)  相似文献   
23.
夏邦颖  郭郛 《昆虫学报》1978,(2):127-132
昆虫的重要生理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强大的生殖能力。数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培育了家蚕的不同品种,并且利用杂交优势,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使我国成为桑蚕的发源地和蚕丝出口国(蒋猷龙,1977)。研究家蚕生殖腺的代谢,特别是生殖细胞中携带遗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理化性质,可为家蚕的繁殖和遗传提供必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24.
中国负蝗属的新种记述(直翅目:蝗科:锥头蝗亚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负蝗属(Atractomorpha Saussure 1862)是在田野和庭园中最易见到的一类蝗虫,世界上分布较广,古北区(除欧洲外),东洋区,巴布亚,澳洲及非洲(除北部外)等地,均有其分布,在我国除个别省外,几乎遍及全国。这类蝗虫的取食习性,没有特殊的选择,据记载在水稻田、棉田、蔗田、薯地、蔬菜地以及园林观赏植物上所常见,对农作物有一定危害。本属自1862年由Saussure建立之后,前人曾先后报道过约有60余种,近年来D.Keith McE.Kevan和Yuan-Kao Chen(1969),D.Keith McE.Kevan(1971,1975)对本属进行系统整理,归并为16种和5个亚种,其中包括我国已知种5个。我们观察我所历年来收藏的23个省、市、自治区的标本,除已知种外,并发现有4个新种,现列出我国已知种的检索及新种描述如后: 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1. Measurements have been made of the dark-adapted foveal threshold of normal and colorblind persons in five parts of the spectrum using a 1 degrees circular test field. 2. Compared to normals, protanopes (red-blinds) show an elevation of the threshold which increases slowly from blue to yellow and rises rapidly thereafter until in the red the threshold is more than ten times as high as normal. Deuteranopes (green-blinds) do not show so high an elevation, their maximum in the green being only about 70 per cent above normal. 3. These threshold elevations correspond to luminosity losses in the spectrum. For the protanope the total loss in the spectrum is nearly one-half of the normal luminosity; for the deuteranope it is nearly two-fifths of normal. 4. Such losses support the idea that colorblindness corresponds to the loss of one of the three receptor systems usually postulated to account for normal color vision. However, the color sensations reported by colorblind persons, especially monocular colorblinds, do not support the idea of a lost or inactivated receptor system. A fresh explanation for colorblindness is called for to reconcile these conflicting kinds of evid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