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6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99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该研究以贵州省内的3个山脉(乌蒙山、苗岭山和武陵山)、19个核桃和泡核桃实生居群、245棵实生单株为研究材料,对坚果表型性状29个指标的多样性、相关性、聚类及变异进行分析,以揭示贵州核桃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水平,为贵州核桃资源的保存与利用及核心种质构建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核桃和泡核桃实生居群245份种质资源的18个表型质量性状Simpson指数为0.26~0.82,Shannon-Wiener指数为0.12~1.79;核桃小叶形状多样,易发生顶叶退化,坚果核壳表面特征、坚果形状及核仁皮色多样性丰富。(2)坚果表型变异系数为3.32%~47.67%,平均为21.28%且差异显著(P<0.05),居群间变异系数为9.42%~31.61%且差异显著(P<0.05);居群内和居群间变异均是核桃表型多样性的来源,但坚果性状在居群间差异显著性均高于居群内,说明居群间变异是该区域坚果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3)3个山脉区域核桃表型均有不同程度变异,其中,苗岭山核桃表型变异程度低,乌蒙山核桃表型变异程度高;UPGMA聚类结果显示,19个核桃实生居群依据贵州山脉区域划分为三类,表明贵州核...  相似文献   
12.
Cambrian lobopodians–ancestors of extant onychophoran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is paper is a review of published information on fossil lobopodians, with addition of observations and ideas based on new material. It is also an analysis of the phytogeny of the group, and presents a new classification. A character shared by three or four families, yet not seen before, is a pair of enlarged sclerites covering the head. This forms an argument for re-orienting Hallucigenia once again. This genus no longer being enigmatic, a corner-stone in Stephen Jay Gould's evidence for extinct phyla is therefore gon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lobopodians, phylum Lobopodia, are arranged in two classes, the extinct Xenusia for marine forms, and the Onychophora for terrestrial forms. The marine lobopodians are morphologically much more diverse than the extant onychophorans, a condition expressed in the classification. New taxa are: Hallucigenia fortis sp. nov., the families Luolishaniidae, Cardiodictyidae and Onychodictyidae, and the new orders Archonychophora, Scleronychophora and Paronychophora.  相似文献   
13.
激活淋巴细胞cDNA单链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激活淋巴细胞cDNA单链库构建方法,此库具有良好的模板活性. 用PCR法从此库中克隆了多种中国人源性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4.
侯陶谦 《昆虫学报》1980,(3):308-313
Collier于1936年在世界鳞翅目名录中列出天幕毛虫属Malacosoma的22个种,模式种为M.fra-nconica(Esper)分布于欧洲,小亚细亚等。胡经甫于1938年在中国昆虫目录中仅列出分布于新疆天山地区一种。法国学者Lajonquiere于1972年报道了本属分布于亚洲的有8种天幕毛虫。据最近研究,我国已发现IO种天幕毛虫,其中包括二新种及国内新记录一种(本所已收藏9种。旧种记述略。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夜蛾趋光特性的研究:复眼转化过程中的行为变异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影响蛾类趋光性和灯光诱蛾效果的因素很多。过去,国内外许多观察和实验都侧重在研究光源的辐射光谱和辐射强度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至于蛾类的主要感光器官的适应状态怎样影响趋光性,却极少引起注意。 陈元光等(1963)曾经用电生理学的方法,测出粘虫蛾复眼的暗适应过程大约为30—45分钟。Agee(1972)用电生理方法研究复眼,发现美国棉铃虫复眼在暗适应中,达到最高灵敏度的时间为30分至285分,雌、雄的平均时间分别为88分和115分;美国烟青虫雌、雄蛾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19分和121分。最近,李典谟等(1977)以复眼反射光的增强作为暗适应的指标,测出烟青虫蛾在暗室内暗适应时,复眼的转化速率很不一致。快的个体约经过1小时就达到最大反射值;慢的个体则需经过3小时,而绝大多数个体(79%)则在1—2(1/2)小时内。因此,他们推测在入夜后的一段时间里,田间昆虫的眼由昼眼转化为夜眼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并且认为这种差异会影响成虫对于灯光发生不同的行为反应。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蛾是灯光防治的主要对象之一,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检查一下在日夜交替的自然暗适应条件下其复眼状态究竟是否一致,复眼状态怎样影响着趋光性,以便深入地了解夜蛾类趋光性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油田野外作业工人慢性疾病患病情况,分析职业紧张与神经递质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油田野外作业工人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调查量表对所有工人的慢性疾病情况予以调查,采用职业紧张量表对所有工人的职业紧张情况予以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工人血清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神经肽Y水平,并采用偏相关分析油田野外作业工人职业紧张与神经递质的相关性。结果:2000例油田野外作业工人慢性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前三种疾病分别为颈腰部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占比分别为20.60%、15.35%、11.20%。油田野外作业工人中男性职业任务、个体应对资源评分高于女性,而锻炼工人的个体紧张反应评分低于不锻炼工人(P0.05)。油田野外作业工人中饮酒工人神经肽Y水平低于不饮酒工人,锻炼工人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不锻炼工人(P0.05)。经偏相关分析可得:油田野外作业工人的职业任务评分与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个体紧张反应评分与神经肽Y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油田野外作业工人慢性疾病患病情况不容乐观,且其职业紧张与神经递质存在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可通过改善油田野外作业工人的职业紧张,从而达到改善其神经递质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患儿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9)。对照组给予氯胺酮诱导,全凭丙泊酚维持,面罩吸氧;研究组给予全凭七氟醚诱导、维持,喉罩通气。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前(T0)、切皮前(T1)、切皮后1 min(T2)、切皮后30 min(T3)、术后(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应激反应指标[血糖、皮质醇],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情况。记录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T0时间点血糖、MAP、皮质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4时间点MAP、血糖、皮质醇、HR均较T0升高(P0.05);研究组T1~T4时间点血糖、MAP、皮质醇、HR与T0时间点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T1~T4时间点血糖、MAP、皮质醇、H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中应用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诱导迅速且安全、术后苏醒快、手术时间短,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ZLA对神经元型AChE的抑制活性及其对中枢胆碱能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的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实验观察ZLA对神经元型AChE活性的影响;通过ex vivo实验观察ZLA体内AChE抑制活性;利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探讨ZLA对东莨菪碱诱发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结果:ZLA明显抑制人SH-SY5Y神经元细胞和小鼠海马神经元来源的AChE活性。另外,ZLA腹腔注射后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小鼠脑内AChE活性。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ZLA显著改善东莨菪碱引起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结论:ZLA能够抑制神经元型AChE活性并具有促智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可视软性喉镜与光棒用于颈椎损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60例高位颈椎骨折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可视软性喉镜组(U组)和光棒组(G组)各30例。术前所有患者颈托固定,U组使用UE可视软性喉镜行气管插管,G组使用光棒行气管插管,确认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拔管后口咽部并发症、插管前后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MEP)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1 min、气管插管后3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U组气管插管时间较G组插管时间长(P0.05);U组和G组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95%和100%;插管后即刻G组患者MAP升高较U明显(P0.05);与U组比较,G组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 min、3 min的HR升高较明显(P0.05);U组患者口咽部并发症较G组少;两组患者插管后SSEP及MMEP与插管前相比无阳性改变。结论:可视软性喉镜较光棒需要更长的气管插管时间,两者的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均较高,但可视软性喉镜插管期间循环波动较小、术后口咽部并发症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 nipae(Maulik)是一种严重为害棕榈科植物的外来入侵害虫。为了明确日龄和性别等个体因素对水椰八角铁甲成虫表皮碳氢化合物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化学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不同日龄的水椰八角铁甲雌、雄成虫表皮碳氢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水椰八角铁甲成虫的表皮碳氢化合物由21种C_(18)-C_(30)的碳氢化合物构成,包括11种正构烷烃、2种单甲基烷烃、1种多甲基烷烃、3种正构烯烃、1种单甲基烯烃和3种环烷烃。不同日龄和性别成虫的表皮碳氢化合物的组成种类相同,但是一些组分的含量有明显变化,例如1 d、5 d、10 d和15 d雌、雄成虫之间正二十四烷、正二十六烷、2-甲基十九烷和1-二十烯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水椰八角铁甲成虫表皮碳氢化合物具有性二型,如性成熟雄虫的表皮的正二十烷、正二十一烷、正二十四烷、正二十六烷、2-甲基十九烷、10-甲基二十烷、1-二十烯和1-二十二烯的含量显著高于性成熟雌虫。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检验检疫过程中水椰八角铁甲近缘种,以及日龄、性别和性成熟的快速鉴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