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25篇 |
免费 | 763篇 |
国内免费 | 3932篇 |
专业分类
103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3篇 |
2023年 | 236篇 |
2022年 | 365篇 |
2021年 | 361篇 |
2020年 | 349篇 |
2019年 | 377篇 |
2018年 | 258篇 |
2017年 | 282篇 |
2016年 | 253篇 |
2015年 | 313篇 |
2014年 | 443篇 |
2013年 | 446篇 |
2012年 | 567篇 |
2011年 | 608篇 |
2010年 | 531篇 |
2009年 | 573篇 |
2008年 | 605篇 |
2007年 | 552篇 |
2006年 | 527篇 |
2005年 | 463篇 |
2004年 | 367篇 |
2003年 | 282篇 |
2002年 | 266篇 |
2001年 | 282篇 |
2000年 | 256篇 |
1999年 | 183篇 |
1998年 | 91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5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长链非编码RNAs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瞩目。本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lncRNA RP11-214F16.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且其表达量与乳腺癌患者预后负相关。因此,本文采用qRT-PCR技术,在收集的临床样本中验证RP11-214F16.8的表达,证实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为5.65±0.72,其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量为2.63±0.35,且RP11-214F16.8的表达量与乳腺癌瘤体大小和临床TNM分期相关。此外发现,RP11-214F16.8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过表达RP11-214F16.8后,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而在MDA-MB-231细胞中,敲低RP11-214F16.8的表达,获得相反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RP11-214F16.8可上调细胞周期蛋白 D3、CDK4的表达,而下调p18蛋白表达量,进而加速细胞增殖。总之,RP11-214F16.8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且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进而推动乳腺癌进程。这一研究发现,将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网络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余甘子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本文以余甘原汁为原料,采用NKA-Ⅱ大孔吸附树脂,对上样量、洗脱剂、洗脱体积及洗脱速度等条件进行了考察,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试验确定了余甘原汁多酚的大孔树脂分离提取条件为:上样速度2BV/h,上样量0.8BV,洗脱剂为70%乙醇溶液,洗脱体积3BV,洗脱速度8BV/h,在此条件下NKA-Ⅱ大孔树脂对余甘原汁中多酚的吸附率可达到88.42%,洗脱率为90.93%,提取率为80.39%;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显示,与分离前的余甘原汁干燥物相比,提取物的多酚和维生素C含量均提高了0.53倍,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L)提高了1.4倍;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明显高于分离前,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及脂质氧化的半抑制浓度(IC50)均显著低于分离前的原汁干燥物,表明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使余甘原汁中的多酚等抗氧化活性成分得到了有效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99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s)作为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其作用广泛,可调节脂肪细胞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因子、改善胰岛素抵抗等。PPARs有三种亚型,分别是:PPARα、PPARβ/δ和PPARγ。其中PPARα是PPARs最主要的亚型,主要分布在肝脏中。PPARα由不饱和脂肪酸或贝特类降脂药物等配体活化后形成异二聚体,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发挥生物学功能。PPARα参与调节肝脏脂质吸收、脂肪酸氧化、酮体生成、胆固醇代谢等脂代谢过程,以及糖代谢、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等,与脂肪性肝病、肝脏炎症反应、乙肝病毒复制和肝癌等肝脏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对PPARα的结构、作用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肝脏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PPARα作为肝脏疾病一个新的治疗靶点,阐明其与肝脏疾病发生机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4.
995.
鼠疫曾给人类带来3次世界性灾难,剥夺了上亿人的生命。作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鼠疫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开展鼠疫防控工作,开展流行病调查,制定各项防控措施。虽然全国范围在较短的时间内遏制了鼠疫流行的猛烈势头,但在西部地区人间鼠疫时有发生。青海省地处我国西部,就其鼠疫流行特征制定了适合本地鼠疫的防控模式。本文就“青海模式”的工作机制、调查监测、宣传教育、人员培训、隐患排查等进行介绍,阐述青海省鼠疫防控工作的成效,为中国传染病防控策略发展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96.
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干燥的鳞茎是市场名贵药材"川贝"的主要来源,目前由于人们的过度挖采及环境的恶化,使得其野生资源已近枯竭,被列为国家三级濒危保护药材物种。该研究通过收集暗紫贝母的地理分布点经纬度,结合26项生态因子,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对其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域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暗紫贝母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和北部、青海南部、甘肃南部,其中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理县、茂县、松潘县、红原县、黑水县等地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久治县、玛沁县、同德县、兴海县、河南县地区以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区是暗紫贝母最佳适生区。此外,在西藏和云南也有零星的分布。对暗紫贝母的分布贡献率较大的主要生态因子有5个,分别是海拔(40.8%),年均降水量(28%),1月最高温度(7.1%),最干季平均温度(6.6%)和昼夜温差日均值(6.6%)。其中,海拔为2700~4 500m、年均降水量为400~1 400mm,是暗紫贝母最适宜生长的生态位参数。该研究结果为暗紫贝母的野生抚育和人工栽培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小型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雾防治稻水象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适宜新疆荒漠绿洲特殊生态环境的稻水象甲超低量喷雾技术,为稻水象甲的大面积统防统治提供新型施药技术。【方法】以小型遥控多旋翼植保无人机(UAV)为施药机械,以稻水象甲常规喷雾防效大于90%的药剂为首选药剂,开展了药剂、施药量、助剂以及施药机型的筛选试验。【结果】施药后3、7、14和21 d虫口密度高于防治指标的样地所占比例依次为35.71%、21.43%、35.71%和78.57%。30%氯虫·噻虫嗪187.5 mL·hm~(-2)防效最佳,14 d药效高达93.43%;药后21 d,球孢白僵菌3000 mL·hm~(-2)的防效最高,达84.65%。各药剂施药量与防效呈正相关。此外,UAV喷雾防治稻水象甲时,添加助剂的平均防效可提高22.29%~28.49%。【结论】在农业精准施药、绿色生产中,综合考虑供试药剂的施药量、持效期、防效和药后存活虫量,建议以30%氯虫·噻虫嗪SC和14%氯虫·高氯氟CS作为全程以UAV为施药机械防治稻水象甲的首选药剂,在稻水象甲种群发展前中期优先考虑低浓度施药量;同时,为避免UAV在实际作业中药液雾滴发生飘失和流失问题,可以考虑添加飞防助剂提升防效。 相似文献
998.
在开展泛喜马拉雅地区植物调查中发现,早春低温时期,大多数高海拔植物的花芽苞片具有浓密柔毛形态特征。该研究以柳属植物为实验材料,运用红外线测温仪与红外热成像仪,在太阳光照射与遮荫两种情况下,对温带地区自然环境生长的白玉兰花芽进行测温,观测花芽内外温度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并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柳属花芽与木兰属花芽内外温度变化,分析花芽温度与光强的关系,探讨花芽苞片被毛与海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柳属植物花芽苞片被毛与海拔、光照强度有关,花芽苞片上的柔毛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热量,海拔越高,苞片具有更浓密的柔毛。(2)柔毛能防止花芽内部热量散失,使幼嫩的花芽在冬季或早春低温环境下免受低温影响。因此将花芽或花序苞片上具有浓密柔毛的植物称为"花芽被毛植物",其被毛特征是植物对早春低温环境适应性趋同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构建RNA干扰质粒载体抑制茄病镰刀菌碱性丝氨酸蛋白酶(ALP)基因,通过检测ALP的表达及酶活性变化筛选出基因沉默菌株。方法构建2个ALP的干扰载体,转化茄病镰刀菌孢子,获得ALP基因沉默菌株△ALP1、△ALP2,通过RT-PCR检测△ALP1、△ALP2的ALP基因mRNA变化,并通过蛋白琼脂廓清率培养基检测ALP酶活性变化,对所得菌株的毒力进行判断。结果 RNA干扰后所获基因沉默菌株中,ALP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标准茄病镰刀菌株(F=184.67,P<0.01),其中ΔALP2抑制效果较好、酶活性显著低于标准菌株及△ALP1(q=5.276、5.463,P<0.01)。结论通过LiAc转化法对茄病镰刀菌ALP进行RNA干扰,可有效抑制茄病镰刀菌ALP的表达;ALP基因沉默茄病镰刀菌株的获取,为进行动物体内实验、深入研究ALP在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索新型治疗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蒙药乌力吉-18对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相关激素及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乌力吉-18高、低2个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对照组灌胃逍遥丸,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2.0 g·kg-1·d-1、1.0 g·kg-1·d-1乌力吉-18,连续给药31学艺术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孕酮(PROG)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组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组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的表达;以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卵巢组织促卵泡生成素受体(FSHR)、黄体生成素受体(LHR)蛋白表达量。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卵巢组织中FSHR、LHR基因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乌力吉-18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血清LH含量(P<0.05),上调下丘脑组织GnRH、垂体组织GnRHR表达及卵巢组织FSHR、LHR蛋白表达(P<0.05);乌力吉-18高剂量组可显著升高血清FSH、LH、E2含量(P<0.05),上调下丘脑组织GnRH表达及卵巢组织FSHR表达量(P<0.05),并可显著升高卵巢组织中FSHR、LHR基因表达量(P<0.05);对照组可明显升高血清E2含量(P<0.05)。结论:蒙药乌力吉-18可明显升高血清FSH、LH及E2的含量,促进下丘脑组织GnRH、垂体组织GnRHR及卵巢组织中FSHR、LHR的表达,表明乌力吉-18能够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相关激素及受体表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