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21篇 |
免费 | 904篇 |
国内免费 | 3925篇 |
专业分类
119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3篇 |
2023年 | 238篇 |
2022年 | 377篇 |
2021年 | 387篇 |
2020年 | 359篇 |
2019年 | 387篇 |
2018年 | 287篇 |
2017年 | 300篇 |
2016年 | 292篇 |
2015年 | 377篇 |
2014年 | 501篇 |
2013年 | 515篇 |
2012年 | 671篇 |
2011年 | 695篇 |
2010年 | 583篇 |
2009年 | 602篇 |
2008年 | 667篇 |
2007年 | 606篇 |
2006年 | 576篇 |
2005年 | 504篇 |
2004年 | 418篇 |
2003年 | 329篇 |
2002年 | 318篇 |
2001年 | 329篇 |
2000年 | 303篇 |
1999年 | 219篇 |
1998年 | 106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40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21篇 |
1979年 | 19篇 |
1976年 | 23篇 |
1975年 | 15篇 |
1974年 | 22篇 |
1973年 | 16篇 |
1972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EFFECTS OF AM FUNGI AND WATER STRESS ON DROUGHT RESISTANCE OF ARTEMISIA ORDOSICA IN DIFFERENT SOIL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两种不同土壤研究了水分胁迫和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根际土著AM真菌)对毛乌素沙地重要演替物种油蒿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土壤中水分胁迫没有显著影响油蒿的植株形态和含水量, 但严重抑制了菌根侵染率。水分胁迫促使油蒿提高叶片保水能力, 抑制N、P在地上部的分配。在胁迫前期SOD活性较高, 而POD活性在后期较高。同一水分条件下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AM真菌侵染率, 土壤中孢子数显著增多, 提高了植株分枝数并促进侧根发育, 显著提高根冠比和植株保水能力, 加强了根系对全磷、全氮的吸收。接种AM真菌的植株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较低, 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 SOD和POD活性提高, 油蒿抗旱性加强。水分胁迫下在不同土壤中接种不同AM真菌对油蒿的促进效应差异较大, 接种土著AM真菌的效果优于摩西球囊霉单一接种。干旱导致菌根侵染率下降是宿主植物吸水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在植物生长前期接种AM真菌可以增强植物抵抗生长中后期环境干旱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2.
993.
基于扎根理论的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地周边社区居民对保护地的态度是影响社区参与保护,实现保护地管理目标的主要因素,由此建立了"认知-态度-参与"的行为逻辑。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希望进一步推进社区与保护地的关系,全面提升自然保护管理效率,也建立在对这一行为逻辑的认同之上。为验证社区认知与行为的关系,并为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支持,研究试图分析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居民的国家公园的"认知-态度-参与"的行为逻辑以揭示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深层机制。与一般研究不同在于,本研究是针对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公园,使得本地利益相关方的态度有机会影响国家公园建设进程。为获得社区"认知-态度-参与"核心观念,探索社区参与的过程和方式,提出促进社区参与的方法,研究采用扎根理论这一质性研究方法,基于对本地利益相关者采用半结构化开放问题的深度访谈,归纳出概念与范畴,形成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理论。研究首先形成45个概念与13个范畴,通过范式模型研究发现,稳定资源使用权利、引导社区参与决策、保障社区发展权利、创新社区产业模式、提高个体适应能力、降低政策风险影响等六个主范畴能够解释社区居民对国家公园的认知-态度-参与这一行为逻辑。通过归纳主范畴,研究进一步提炼出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理论核心在于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自主性、创新性与适应性,其内在机制在于社区参与是一个自主性提高的动态过程,需要通过保障社区生计资源禀赋来实现长期的价值转化,最终使其成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治理的组成部分。在理论阐释基础上,研究提出从改善社区认知、提升社区参与角度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的路径。研究也指出,所提出的社区参与机制理论能够提炼量化指标评价社区参与,追踪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省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例中儿童结核病的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间湖南省13所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中诊断为结核病的0-14岁儿童结核病例.结果:共调查到儿童结核病(不舍潜伏结核感染病例)195例,男□女为1.67:1,农村居住与城市居住结核病人数比为2.67:1;发病比率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含结核性脑膜脑炎)、淋巴结核;患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6-14岁)最多,婴儿期最少;不同年龄段结核类型有所不同,学龄期儿童以肺结核为主,其他各年龄组则多为肺外结核(淋巴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有结核病接触史者78例,有卡介苗接种史123例.其中.明确记录卡痕者62例;无卡介苗接种史或不详的患儿中结脑比率(36.1%)显著高于有卡介苗接种史患儿(28.5%);住院病例结核诊断手段多种多样,使用最多的为PPD皮试及淋巴活检.结论:我省综合医院住院儿童结核病患者并不少见,但危重结核类型比重大,其中以学龄期儿童患病人数多,卡介苗接种质量有待提高,我省儿童结核防治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95.
酚酸类物质的抑草效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运用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设计分析5种常见的化感物质替代物水饧酸、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香草酸和阿魏酸对田间伴生杂草稗草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肉桂酸对稗草根长抑制率的影响最显著。其关系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为-6.18,达极显著水平,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阿魏酸对稗草根长的抑制效应趋势与肉桂酸相同,效应曲线均为“n”形抛物线;而香草酸的效应曲线则为“U”形抛物线.当水饧酸、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香草酸和阿魏酸浓度水平分别为0.06、0.60、0.24、0.02和0.02mmol·L^-1时,混合物对稗草根长的抑制率最大,达到78.65%。 相似文献
996.
生态风险预警等级评估和演化趋势模拟,可为生态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辅助决策。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重庆市生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采用正态云模型和集对分析法,定量分析重庆市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和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2013-2019年,重庆市生态风险值呈"上升-下降"的波动趋势,综合生态风险隶属于重警等级,生态风险综合值从0.295下降到0.278,生态环境逐年好转;(2)重庆市生态风险有下降、不变、先上升后降低、先降低后上升以及一直升高5种演化趋势,分别占比39%、16%、5%、21%、24%;(3)重庆市生态风险转移分为两个方向,2013-2016年生态风险空间分异性增大,中警、轻警和无警风险等级不断向东北、东南和西部四周分散转移;2016-2019年生态风险分布格局变化较小,重警风险区在东部聚集;(4)演化趋势模拟结果表明,未来重庆市生态风险降低的区县有13个,占比34%,生态环境有向好发展的趋势;生态风险上升的区县有25个,占比66%,生态环境会有所恶化,但是恶化程度较低。将生态风险等级划分与预警演化趋势相结合,能为城市生态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塔里木盆地荒漠盐碱生境嗜盐碱细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索塔里木盆地荒漠盐碱生境嗜(耐)盐碱细菌的分离方法,采用纯培养技术探讨了不同土壤预处理方法、盐度及不同分离培养基对不同盐度土壤中嗜(耐)盐碱细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盐土壤嗜(耐)盐碱细菌的多样性高于中度盐分和低度盐分的土壤,而总菌落数则相反;半量的Horikoshi I(NaCl 10%~15%)为3种土样最佳的分离培养基,碱性复合培养基和高盐碱培养基A次之;分离嗜(耐)盐碱细菌以获得资源为主要目的时,富集培养法最佳。以反映土壤嗜(耐)盐碱细菌生态分布而言,用土壤悬液法;塔里木盆地嗜(耐)盐碱细菌生长盐浓度及pH值范围较宽,最适生长盐浓度为10%左右,pH值多为8—10左右。分离到的120株嗜(耐)盐碱细菌中,有33株为嗜盐碱细菌,占分离菌株的27.5%。 相似文献
998.
壳聚糖经果糖修饰以改善其水溶性,再经半胱氨酸修饰得到巯基化果糖-壳聚糖。海藻酸钠与巯基化果糖-壳聚糖混合溶液经氯化钙及硫酸钠双重交联制得复合水凝胶珠。溶胀试验结果表明:该凝胶珠在pH值6.8及7.4时的溶胀率分别是pH值1.2时的7倍和10倍左右。牛血清白蛋白(BSA)包载试验结果表明:BSA重量为凝胶珠质量的20%时,包载率可达94%以上,随着巯基化果糖-壳聚糖在凝胶珠中比例增加,BSA包载率上升。BSA释放试验表明:pH值1.2时BSA的释放率很低,只有6%~10%的BSA从凝胶珠中释放出来,随后累积释放量基本不变;pH值6.8和pH值7.4时BSA的释放率迅速提高,因此这种复合水凝胶珠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口服蛋白类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999.
放线菌Act12与腐植酸钾配施对丹参生长及其根域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生防放线菌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对丹参生长及其根域微生态的影响。以常规移栽处理为对照,研究小区试验中放线菌菌剂与腐植酸钾不同配施比例下对丹参生长、产量及抗根结线虫侵染的影响;并采用稀释平皿涂抹法测定丹参根区土壤、根表土壤、根外土壤及根系中细菌(B)、真菌(F)与放线菌(A)的数量,同时对优势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放线菌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下丹参根域微生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配施能增强菌剂对丹参的促生效果。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T20处理丹参出苗率较对照提高8.7%,收获时的死亡率较对照减少39.0%;茎叶鲜质量、根鲜质量、单株根鲜质量、根干质量以及单株根干质量分别较对照增加6.1%、28.6%、11.1%、36.3%以及9.0%。2可以调整丹参植株根域土壤微生态平衡,降低有害微生物数量,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改善微生物区系。在丹参根表土壤中,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B/A值较对照降低78.4%,A/F值较对照增加95.0%。在丹参根系内,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细菌数量较对照增加195.0%,未检测到真菌和放线菌存在。3在放线菌处理丹参根区、根表土壤中,有6株优势菌可能对丹参生长及抗病有益:3株优势细菌分别为硝基愈疮木胶节杆菌(Arthrobacter nitroguajacolicus)、放射型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和弗雷德里克斯堡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3株优势放线菌分别为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砖红链霉菌(S.lateritius)和卡伍尔链霉菌(S.cavourensis)。有2株优势菌疑为有害微生物:优势细菌为耐寒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优势放线菌为肿痂链霉菌(S.turgidiscabies)。这2种菌对其他作物的有害作用已有报道。4对丹参根结线虫侵染有强烈抑制作用,可使田间根结线虫侵染率降低49.3%。生防放线菌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后能明显促进丹参生长,提高丹参产量及抗病虫能力,调节丹参根域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唐古特白刺种子总黄酮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筛选出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三个主要因素,并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组合条件为:乙醇浓度66%,超声时间68min,超声温度42℃,在此最佳条件下实际测得总黄酮含量为1.20%,接近于模型预测值1.21%。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参数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