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1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2445篇
  647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两种防治措施下转Bt基因棉田绿盲蝽的发生与为害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2002年在河北省南皮县对2种防治措施下转Bt基因田绿盲蝽LyguslucorumMayre的发生与为害进行的系统调查表明,采用生物农药和低毒化学农药防治4次,Bt棉田绿盲蝽的发生为害较为严重,9月上旬发生高峰期种群密度为7.2头10株,显著高于防治指标,第2代绿盲蝽为害高峰期,叶片被害率为19.4%;采用当地棉农化学防治方法施用农药7次,Bt棉田绿盲蝽发生为害较轻,发生高峰期(8月中旬)种群密度为2.0头10株,第2代绿盲蝽为害高峰期,叶片被害率为4.8%。讨论指出绿盲蝽已成为转Bt基因棉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应加快绿盲蝽在转Bt基因棉田的生态调控研究。  相似文献   
202.
松褐天牛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颖  张青文  路大光 《昆虫知识》2005,42(6):681-685
利用扫描电镜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触角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松褐天牛触角上共存在着6种感器,即毛形感器(Ⅰ型和Ⅱ型)、B hm氏鬃毛、锥形感器、耳形感器、钟形感器、角形感器。并对松褐天牛触角不同种类感器的形态、分布以及雌雄感器在分布和数量上的差别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03.
从自酿酸奶中分离得到1株高抑菌活性菌株,经16S rDNA测序后鉴定为Lactobacillus sp.FSZ。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取得良好抑菌效果。经组分分析及蛋白酶降解,抑菌活性物质确定为蛋白物质,推测其由一些高分子的蛋白类物质和低分子的多肽类物质组成。抑菌活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显示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发酵液经60℃处理30 min后,活性基本没有下降,经100℃处理30 min仍保留83.9%的活性,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4.
帽儿山不同年龄森林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家骏  王传宽  韩轶 《生态学报》2018,38(4):1194-1202
为探明东北温带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呼吸(R_S)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在帽儿山选取皆伐后天然更新恢复的4个年龄(1a、10a、25a和56a)林分进行了1年的野外原位测定。结果表明:(1)皆伐后天然更新恢复1年、10年、25年和56年林分的年R_S通量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686.5、639.7、733.3、762.3g C m~(-2)a~(-1);其中生长季(5月─10月)和非生长季的R_S通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均呈现出随林龄增加先减后增的趋势。全年、生长季和非生长季R_S随林龄变化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6%、6.3%和21.1%,表明非生长季R_S通量的变异性加大了全年R_S通量的差异。(2)4个年龄林分的Rs季节变化趋势相似,且其主控因子均随季节而变:6月─8月Rs与土壤含水率呈二次函数关系(R~2波动在56%─79%之间),其余时段则与土壤温度呈指数函数关系(R~2波动在85%─93%之间)。(3)不同年龄林分生长季R_S与0─20cm土层有机碳(SOC)密度呈正相关关系(R~2=0.434,P0.05),而非生长季R_S与同期土壤5cm温度呈正相关关系(R~2=0.959,P0.01)。本研究区森林皆伐导致R_S降低,随皆伐后森林恢复R_S不断增加,其主导驱动因子是SOC密度的增加和非生长季土壤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5.
双斑长跗萤叶甲是新疆北疆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索短时高温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生理生化的影响。在室内研究了不同高温(33℃、37℃、41℃、45℃)不同时间(0.5 h、1.5 h、2.5 h、6 h、12 h)处理后,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体内总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氢酶(CAT)的变化规律。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总蛋白在37℃处理12 h时,蛋白含量最高,41℃处理12 h时有所下降,45℃时双斑长跗萤叶甲只能存活1.5 h,但蛋白含量仍高于对照(26℃)。POD活性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33℃处理6 h时,活性最高,在41℃处理12 h时,活性最低。CAT活性在同一时间不同温度处理中呈先降后升再降趋势。在37℃处理1.5 h时活性达到最高,在41℃处理12 h时活性最低。在同一温度不同处理时间中,CAT活性在33℃时先升高后降低,在37℃、41℃时随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45℃时持续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26℃)。双斑长跗萤叶甲总蛋白及保护酶的活性与温度密切相关,据此推测高温下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死亡的原因与保护酶系统被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206.
【背景】我国未来几年深空探索任务将呈"井喷式"发展,微生物对于航天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关注,而国内外少有表型异质性亚群的研究。【目的】从表型异质性的角度探讨低剪切力模拟失重环境(Low-shearmodeledmicrogravity,LSMMG)和低剪切力正常重力环境(Low-shearnormalgravity,LSNG)对大肠杆菌K12造成的影响。【方法】利用旋转细胞培养系统模拟失重环境对大肠杆菌K12进行连续传代培养,从单克隆形态、颜色以及菌体形态等方面挑选出表型异质性的亚群菌株,对不同菌株进行增殖速率、抗生素耐药性、生物被膜形成、环境压力抵抗力以及细胞毒性的测定,以此评估低剪切力和模拟失重环境对大肠杆菌K12的影响。【结果】利用旋转细胞培养系统连续传代培养,总共分离出4株形态不同的表型异质性亚群菌株,其中2株来自模拟失重组(M1,Ma),另外2株来自正常重力对照组(N1,Na);4株亚群与原始菌株(P)相比,在增殖速率、生物被膜形成、环境压力抵抗力和细胞毒性方面均有增强或减弱的明显变化,对于抗生素的耐药性无明显变化。【结论】低剪切力模拟失重环境以及存在低剪切力的正常重力环境均能引起大肠杆菌表型异质性变化,与原始菌株相比,表型异质性亚群菌株在分化上并没有统一的方向,但仍需警惕那些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变化表型。  相似文献   
207.
"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使高校教学在教学场景、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特点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将智慧教学工具引入到"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以及在互联网学习平台上建设在线开放课程。雨课堂教学工具将智能手机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工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实现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数据有助于教师更客观地评价学习效果和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其次,在江苏省在线课程中心平台上开展了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微生物学模块化实验"的建设工作。课程建设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岗前培训;课程内容应考虑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制作成本和学习成本等因素。在线课程的建设为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提供支撑条件,为"互联网+"背景下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8.
本文报道海拔3417m和4280m地区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青少年运动状态下心肺功能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3417m和4280m世居藏族的最大氧耗量、无氧阈值及最大心输出量都明显大于汉族,血氧饱和度(Sao2)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降低。海拔3417m藏、汉族的△Sao2分别为7.46%和10.03%,4280m处为8.57%和13.75%,最大心率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研究提示,藏族青少年有较高的最大有氧能力,反映了他们对低氧环境的适应优势。  相似文献   
209.
Escherichia coliL-asparaginase, an antileukaemic agent in man1, inhibits in vitro mitogen or antigen-induced blastogenesis in man2,3 and in animals (M. Bennett, E. G. Mayhew and T. Han, unpublished data) and suppresses bone-marrow derived antibody precursor cells in the mouse4. We now report that another L-asparaginase preparation—from Erwinia carotovora—also possesses antileukaemic activity5,6 and has a more pronounced immunosuppressive effect on in vitro blastogenesis than the E. coli enzyme.  相似文献   
210.
MPEG-SOD对急性低氧下鼠左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活化后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偶联,经纯化后得到MPEG-SOD,鉴定其分子量约为7.0×105Dation。其在血液循环中酶活性半衰期超过30h,远大于天然SOD(6-10min)。SD雄性大鼠分三组.对照组(n=8.由股静脉注入0.2ml生理盐水)、NativeSOD组(n=8,注以0.2ml生理盐水配的800USOD)和MPEG-SOD组(n=9,注以800UMPEG-SOD)。低氧前三组鼠的心率(HR)、左室内峰压(LVP)、左室压微分(LV±dp/dtmax)和股动脉压(AP)均无统计学差别。在模拟6000—6500m高度急性低氧1.8.14min记录上述各项指标,结果如下:除HR外,NativeSOD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别,MPEG-SOD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MPEG-SOD对急性低氧导致的左心室力学指标的减弱有明显保护作用,提示超氧自由基(O2-)在急性低氧导致左心室功能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即可能是由O2-及其衍生的其它自由基损害心肌细胞生物膜系统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