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81.

Backgrou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s a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irflow limitation and inflammation. Meanwhile, COPD also is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disorders, such as skeletal muscle weakness. Strikingly, activation of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 exerts critical roles in energy metabolism. 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and how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AMPK are affected in the COPD model rats which may lead to the dysfunction of the skeletal muscle in these rats.

Methods

Here we developed a rat model of COPD, and we investigated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peripheral skeletal muscle and measured the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 and AMPK in skeletal muscle by using approaches that include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Results

We foun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both AMPK mRNA and protein in skeletal muscl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COPD model rats, in comparison to those from the control rats, the COPD model rats that received treatments with AICAR and resveratrol, wherea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NF-α were elevated in COPD rats.

Conclusion

Su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MPK may serve as a target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uscle weakness in COPD patients.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患者血浆中miR-21的水平,并评价其作为临床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胶质瘤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浆标本,常规方法提取血浆中RNA,采用茎环结构的引物将其逆转录成cDNA,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miR-21在胶质瘤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中的水平,根据ROC分析评价miR-21作为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结果:分别收集了胶质瘤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血浆标本52例和43例,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相对于健康对照人群,miR-21在胶质瘤患者血浆中呈高水平状态。ROC分析说明血浆miR-21水平作为诊断胶质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血浆miR-21水平具有作为胶质瘤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的潜能。  相似文献   
83.
采用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控制番茄根际水势和叶片离体的方式设置了水分胁迫处理,测算了光合诱导过程中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和CO2补偿点等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1000 μmol·m-2·s-1光诱导下,水分胁迫处理的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达到最大值所需时间缩短为对照的1/3,气孔导度(gs)快速增大为对照的1.5倍.水分胁迫处理的番茄叶片光饱和点(LSP)比对照降低了65%~85%,而光补偿点(LCP)比对照增加了75%~100%,缩小了番茄叶片利用光能的有效范围.水分胁迫处理的番茄叶片最大光合能力(Amax)低于对照40%以上,暗呼吸速率(Rd)增大了约45%.可见,快速水分胁迫处理使番茄叶片气孔迅速开放,光合诱导初始阶段消失.水分胁迫导致植物利用光能的效率和潜力降低是植物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而气孔调节是番茄适应快速水分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84.
滨海湿地受海、陆生态系统的交互影响,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敏感区。互花米草是全球海岸带最为成功的外来入侵物种,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揭示了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及土壤重金属迁移)和入侵地生物群落(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展望: 加强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机制研究;重点关注全球变化背景下互花米草群落与湿地环境互馈耦合;开展长时序定位监测,厘清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对互米草不同入侵阶段的响应差异,以期对互花米草的生态利用和治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患者为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采用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共2次,治疗后半年观察血清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非结合胆红素(IBIL)、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各项实验室指标逐渐正常,腹水消退,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86.
叙述了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牛肝菌资源的研究概况,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的牛肝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山羊毛提取L-胱氨酸杂质源及其除杂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羊毛提取L 胱氨酸过程中伴有上百种有机类、无机类杂质的形成 ,分析杂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胱氨酸收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采用料毛物理化学法除杂、活性炭两次脱色、三次中和重结晶除杂工艺 ,杂质除净率高 ,L 胱氨酸产品质量达HG 2 0 30 - 91优质品标准。  相似文献   
88.
三倍体毛白杨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1年生三倍体毛白杨优质苗木单芽茎段,研究其组织培养技术和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增殖与生根同步进行,通用最佳培养基为:H NAA0.15mg/L,生根率80%~98%,年增殖次数8次,繁殖系数为5。蛭石粉 泥炭土(1:1)是三倍体毛白杨组培苗炼苗的最佳基质。通过组培苗生产、温棚炼苗和大田炼苗试验,研究出了包括接种培养阶段、移栽和苗圃管理阶段3个连续过程的三倍体毛白杨工厂化育苗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89.
主要研究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导致病人术后近期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目的是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病人身体状况与治疗手段的数据,探讨导致病人死亡的因素,为临床上改善治疗方法,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降低手术的死亡率提供参考.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所有变量作单因素分析和相关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医学背景知识,对入选因素进行多因素的逐步筛选;对所得模型作残差分析,用刀切法加以检验,保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0.
【背景】广东省是中国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入侵昆虫引发的生物灾害日趋严重。【方法】根据广东省各地区的野外调查结果及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汇总分析了广东省外来入侵昆虫的种类、原产地、入侵地、地理分布格局。【结果】据统计,在广东省造成一定程度危害的外来入侵昆虫种类共计30种,以蚧类最多,占30.00%;在广东省的外来入侵昆虫中,原产于亚洲的种类最多,为12种,占40.00%,其中东盟8种,北美洲、南美洲各占20.00%、16.67%,从非洲、欧洲和大洋洲传入的分别占10.00%、3.33%和3.33%;外来入侵昆虫的首次发现地位于广东省的有17种,占56.67%,且全部位于珠三角地区,海南省的占20.00%,云南省的占10.00%,出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京市、上海市的均为3.33%;广东省外来入侵昆虫的地理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珠三角地区外来入侵昆虫物种数量较多,粤西地区相对次之,粤北和粤东地区相对较少。【结论与意义】明确广东省外来有害昆虫的入侵现状及地理分布格局,可为广东省外来入侵昆虫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