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9篇
  免费   1686篇
  国内免费   3339篇
  11044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341篇
  2020年   386篇
  2019年   438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414篇
  2014年   653篇
  2013年   528篇
  2012年   669篇
  2011年   671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607篇
  2006年   534篇
  2005年   463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该研究以中条山油松人工林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林下不同大小的子群落对群落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贡献,并确定影响该区域群落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关键种,为区域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表明:(1)该地区林下物种频度分布格局呈明显右偏,且不同样方物种丰富度存在明显差异.(2)常见种对群落丰富度分布格局的贡献大于稀有种.(...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传染病防治管理措施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间的院内管理为对照组;以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间的院内管理措施为研究组,采用传染病防治管理措施.结果:两组管理方法传染病患者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传染病预防管理措施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管理方法下患者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传染病预防管理措施有利于有效阻断院内感染源的传播,进而减少交叉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3.
为了解大(狂鸟)(Buteohemilasius)、长耳鸮(Asiootus)的血象、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正常值及血细胞的形态特征,为其健康检测和保护提供参考资料,采用纽巴氏法、沙利氏比色法、离心法、瑞士染色等方法检测了大(狂鸟)和长耳鸮的血象,利用全自动血液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了两种鸟的19项血液生化指标,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对其血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狂鸟)的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及凝血细胞数量均高于长耳鸮,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在两种鸟类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理生化检测中,大(狂鸟)的谷草转氨酶、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均高于长耳鸮,且大(狂鸟)的无机离子中的钠和氯离子浓度也高于长耳鸮,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谷丙转氨酶和肌酐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尿酸和葡萄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狂鸟)和长耳鸮的血细胞形态相似。种属不同及生活习性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两种鸟类血液生理常值差别及显微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采样时的机体状况、营养状况及测试操作方法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4.
青阳参花部特征及其传粉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阳参花(Cynanchum otophyllum)部综合特征、访花昆虫种类、访花行为及传粉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阳参花结构复杂,两个子房基部离生、花柱联合与雄蕊形成合蕊柱,柱头表面被邻近花药的侧翼紧密包围形成5个柱头腔。青阳参的花粉形成独特的花粉块,一次传粉过程可以转运大量的花粉。东方蜜蜂(Apis cerana)是青阳参的主要传粉昆虫,其传粉包括两个过程:(1)当蜜蜂的口器或足插入着粉腺的槽口后借助蜜蜂的力量将花粉块从花上拔起;(2)当蜜蜂再次访花时将携带的花粉块插入其中一个柱头腔。花粉块里面的花粉粒住柱头腔中萌发出花粉管,然后沿着花柱道向下生长最后进入子房。在整个花期仡粉保持有相对较高的生活力,而其柱头可授性则在7天后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5.
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筛选及遗传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室内筛选获得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种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抗性遗传方式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16代筛选,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倍数上升到43.3倍。筛选过程中,棉铃虫7日龄幼虫的体重和成虫羽化率变化明显,被选为确定筛选剂量的标准。敏感与抗性棉铃虫杂交,正交、反交的显性度都小于0、杂交过程中雌雄性比基本接近1∶1、假设抗性基因为单基因时的χ2值较低,因此,初步认为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是常染色体单基因控制的不完全隐性遗传。  相似文献   
146.
次生代谢产物与植物抗病防御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生代谢产物是由植物次生代谢产生的许多结构不同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防御等生理过程。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的抗病防御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生化壁垒防御病原物侵染,还可以作为信号物质参与植物的抗病反应;在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中,植物合成新的抗菌物质植保素,原有的抗菌物质也会增加。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受到病原物、发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调节。本文重点介绍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抗病防御中的相关作用以及影响其合成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47.
广西12株狂犬病野毒株的g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广西12株狂犬病病毒株g基因全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广西毒株属于Ⅰ型,可分为3个群,即Ⅰ群、Ⅱ群和Ⅲ群.GX01、GX08、GX09、GX014、GX091、GX195、GX260、GXLA 8株为Ⅰ群,GX219、GX074、GXBM 3株为Ⅱ群,GXN119株为Ⅲ群.Ⅰ群的广西毒株g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7.6%~99.9%,氨基酸同源性在97.7%~100%之间;Ⅱ群的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8.2%~99.0%,氨基酸的同源性在98.5%~99.2%之间.糖蛋白在主要的抗原位点GⅠ、GⅡ区以及与中和抗原有关的36、263、367位氨基酸没有变异,GⅢ区上只有Ⅱ群在332位缬氨酸变异为异亮氨酸,G蛋白上的氨基酸主要在-2、-5、-13、-14、-15、-16、90、96、132、140、156、168、170、204、241、249、253、264、289、332、382、427、436、445、463、474位共26个氨基酸发生了变异,这些氨基酸的变异具有群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8.
外源脱落酸抑制花生种子发芽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品种'汕油523'种子用10-3mol·L-1脱落酸(ABA)浸泡12 h后,种子发芽显著受抑制,胚α-淀粉酶活性降低,内源ABA水平提高.5 mmol.L-1ABA合成抑制剂钨酸钠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提高,胚根增长,α-淀粉酶活性提高,内源ABA含量降低.据此认为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可能与α-淀粉酶活性和AB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采用实时荧光PCR结合融解曲线分析的方法快速将临床常见曲霉菌鉴定到种的水平.方法 ①普通PCR扩增真菌ITS区后进行序列比对,准确鉴定菌种并设计种特异性引物和探针.②采用实时荧光PCR的方法及融解曲线分析,根据不同的解链温度将5种临床常见曲霉菌鉴定到种的水平.③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结果 ①解链曲线分析显示,不同种曲霉菌的种特异性探针有特异的Tm值,根据Tm值的不同可以将5种曲霉菌区分开来:烟曲霉Tm =61.4℃,黄曲霉Tm=57.4℃,黑曲霉Tm=67.7℃,土曲霉Tm=55.2℃和64.5℃,构巢曲霉Tm=65.8℃.其中小孢根霉和疣状瓶霉与烟曲霉探针发生交叉反应,阴性对照不出现特异性的解链曲线.②该方法对5种曲霉菌的检测下限分别为:烟曲霉56.8 fg,黄曲霉1 110fg,黑曲霉13.7 fg,土曲霉123 fg,构巢曲霉780 fg.③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同一种曲霉菌的Tm值波动范围不超过0.5℃.结论 采用实时荧光PCR结合融解曲线分析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将临床常见曲霉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有助于临床侵袭性曲霉感染的诊断和指导抗真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50.
大豆下胚轴线粒体的衰老与膜脂的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离体的大豆下胚轴线粒体,在人工衰老条件下,产生了结构膨胀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下降。衰老的线粒体也发生膜脂的过氧化作用——丙二醛、脂质的氢过氧化物和荧光脂褐色素明显增加。而且,线粒体衰老时产生的膜脂过氧化产物雨二醛,可能是膜脂的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亚麻酸发生过氧化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