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4篇
  免费   1105篇
  国内免费   4171篇
  12800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438篇
  2019年   515篇
  2018年   343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510篇
  2014年   766篇
  2013年   613篇
  2012年   789篇
  2011年   815篇
  2010年   652篇
  2009年   628篇
  2008年   695篇
  2007年   726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537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化学灭鼠对长江流域农区鼠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美文  王勇  李波  郭聪  陈安国 《生态学报》2003,23(2):320-329
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系统内,农田的主要害鼠为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小家鼠、东方田鼠等,各地的鼠种组成有所不同,优势鼠种也因地而异。农房区的害鼠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3种,优势鼠种各地亦有区别。但经化学灭鼠后的残留鼠种却有一共同的特点:灭鼠活动对褐家鼠种群的打击最大,灭后褐家鼠种群密度下降幅度最大;相对而言,小型鼠黑线姬鼠(农田区)与小家鼠(农舍区)及栖息在房屋上层的黄胸鼠,常成为灭鼠活动后的主要残留鼠种。化学灭鼠后鼠类群落结构比灭前都要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差别中维持3a左右,但经过3-4a左右的恢复后,灭鼠区的鼠类群落组成与相似环境内自然演变区的已达基本一致。可见,化学灭鼠活动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害鼠群落结构造成重大的影响,从长期看,害鼠群落的演变有着自身的规律,灭鼠后一定时期,鼠类群落结构将恢复到环境所决定的水平,灭鼠区的长期演替结构仍与相似环境内未灭鼠区的一样。  相似文献   
212.
目的:研究一种以银杏叶、牛蒡提取物为主成分的发酵食品(GBF)对小鼠衰老指标的影响。方法:以D-半乳糖造衰老模型,以每只每天0.5ml剂量的GBF对小鼠灌胃,以不喂GBF的衰老模型小鼠为对照,以正常饲养的小鼠为空白对照(CK),42d后研究其对衰老相关指标组织单胺氧化酶、丙二醛含量、羟脯氨酸含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结果:喂食GBF的小鼠肝,脑组织中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比对照降低了36.7%和25.1%,丙二醛含量比对照降低了19%和44.6%。差异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而皮肤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和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分别高于对照28.6%和63.2%,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论:GBF具有显著抗衰老活性。  相似文献   
213.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一种真社会性昆虫,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本实验目的是为了检测精子是否可以作为载体将外源egfp基因介导转入中华蜜蜂。首先将雄蜂精子与线性化的质粒DNA共浴,然后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将精子导入处女王,再对实验蜂群后代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GFP蛋白在一群实验组蜂的1~2日龄小幼虫中表达较强,能检测到0.01%~0.02%荧光阳性小幼虫个体;通过PCR和RT-PCR技术分析,证实转入的外源egfp基因获得表达。实验结果表明精子载体法能够用于中华蜜蜂外源基因的转移和表达。  相似文献   
214.
国产七种和一变种兰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国产7种和1变种兰属植物,即邱北冬蕙兰Cymbidium qiubeiense、春兰C. goeringii、春剑 C.longibracteatum、线叶春兰C.serratum、蕙兰C.faberi、送春C.fabri var.szechuanicum、寒兰C.kanran、莎 叶兰C.cyperifolium 的核型进行了研究。具体结果如下:邱北冬蕙兰为2n=40=24m+12sm+4st;蕙兰为2n=40=30m+8sm+2st;送春为2n=40=26m+l0sm+4st;寒兰为2n=40=26m+12sm+2st;莎叶兰为2n=40=24m+12sm+4st;春兰为2n=40=24m+l0sm+4st+2t;春剑为2n=40=24m+l0sm+6st。线叶春兰为2n=40=28m+l0sm+2st。线叶春兰中偶尔发现染色体数有2n=41,43,60,80。  相似文献   
215.
中药药渣的处理是中药制药的难题,本研究利用PacBio Sequel高通量测序对堆放2年与5年的消炎药药渣进行理化性质及真菌多样性研究,为重要药渣的利用提供依据。分别对堆放2年(New 1-New 3)及5年(Old 1-Old 3)各3个消炎药渣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43 753条有效序列,堆放2年的药渣中共检测到4个门、86个属、126个种,节担菌纲、小丛壳目、曲霉属为优势类群。堆放5年的药渣中检测到3个门、49个属、59个种,Chaetomium novozelandicum及小囊菌科为优势类群。消炎药药渣功能组成分析发现,堆放2年的药渣中腐生型真菌占比67.7%、致病真菌占比32.3%;堆放5年的药渣中腐生型真菌占比96.8%,仅检测到极少数其他型真菌。堆放2年的药渣pH为4.9±0.2,含水量为49.2%;堆放5年的药渣pH为3.6±0.1,含水量为20.8%。结果表明,随着堆放时间的增加,药渣pH及含水量下降,真菌营养类型由腐生、致病与共生三者丰度相当转变为单一的腐生型,说明随着堆放时间的增加,腐生真菌丰度增加,药渣降解加快,研究结果为药渣的利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16.
为了观察和探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P蛋白胞外可调控分泌现象及其机制,将收集到的环境株菌D2株及9株临床株在含不同成分的培养基中培养,取培养液上清利用SDS-PAGE电泳观察SMP蛋白分泌情况;提取各菌株基因组DNA,PCR扩增其smp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将获得的SMP氨基酸序列用Blastp、Megalign等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胞SMP蛋白分泌均存在可调控现象,酵母提取物可抑制该蛋白的分泌,而适宜浓度的麦芽糖则具有促进作用。序列对比及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SMP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种属的特异性,且临床株和环境株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株中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而环境株则序列差异相对明显的,但不同来源的菌株SMP均含有保守的信号肽;提示该蛋白可能与其致病性相关,其胞外分泌的可调控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17.
根据GenBank报道的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isp基因(GenBank:CP002215.1)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isp基因。片段大小为1 500 bp,与从GenBank下载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为98.57%。将isp基因克隆于表达载体pET-25b,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5b-isp,将重组质粒分别转化BL21(DE3),将BL21(pET-25b-isp)阳性重组菌株经IPTG诱导后,SDS-PAGE结果显示均有蛋白表达,大小分别为53 ku与目的蛋白大小相符;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表达的蛋白为目的蛋白。对成功构建的菌株BL21(pET-25b-isp)表达条件经优化后,在温度37℃,诱导时间12 h,IPTG浓度为1 mmol/L时,蛋白有较高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218.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因其发病率及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膝骨关节炎不仅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的经济压力,而且还加重了心理负担。治疗方案虽然多,但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而且疗效也参差不齐。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巨大的微生物宝库,拥有着很大的潜力,这使之成为了科研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其对膝骨关节炎的影响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慢性炎症、代谢性疾病、成骨细胞以及破骨细胞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和总结肠道菌群与膝骨关节炎的关系,以期为临床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219.
Glioblastoma (GBM) is a malignant intracranial tumour with the highest proportion and lethality. It is characterized by invasiveness and heterogeneity. However,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therapies are not curative. As an essential environmental cue that maintains glioma stem cells, hypoxia is considered the cause of tumour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Growing evidence shows that immunotherapy focusing on the tumour microenvironment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GBM; however, the current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cannot predict the response to immunotherapy and provide accurate guidance for immunotherapy. Based on the ESTIMATE algorithm, GBM cases of 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 data set were classified into high‐ and low‐immune/stromal score groups, and a four‐gene tumour environment‐related model was constructed. This model exhibited good efficiency at forecasting short‐ and long‐term prognosis and could also act 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biomarker. Additionally, this model and four of its genes (CLECL5A, SERPING1, CHI3L1 and C1R) 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immune cell infiltration, and further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se four genes might drive the hypoxic phenotype of perinecrotic GBM, which affects hypoxia‐induced glioma stemness. Therefore, these might be important candidates for immunotherapy of GBM and deserve further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220.
为探究谷胱甘肽和没食子酸对紫淮山花色苷的辅色作用,本文研究了谷胱甘肽和没食子酸对紫淮山花色苷降解率、热稳定性及色差的影响。试验表明,谷胱甘肽和没食子酸能有效抑制花色苷的降解,且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3%和0.2%。在此添加量条件下,紫淮山花色苷在50、70、90℃水浴中的热降解均符合一级降解反应动力学规律。添加谷胱甘肽和没食子酸的紫淮山花色苷降解速率常数(k)小于对照组,半衰期(t 1/2)和活化能(Ea)高于对照组,说明谷胱甘肽和没食子酸能够增强花色苷的热稳定性。色差测定结果表明,经谷胱甘肽和没食子酸辅色后的紫淮山花色苷,其明度指数(L*)和色品指数(a*、b*)较对照组变化缓慢,颜色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