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叶色突变体是研究光合作用及叶绿体发育的重要材料。开展玉米叶色突变体的相关研究,对光形态建成、光合作用、基因功能注释、蛋白质功能及抗逆性机制的阐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以黄绿叶突变体ygl-F17138为材料,与玉米自交系B73进行杂交,构建F2分离群体,进行遗传效应分析和基因初步定位。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由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且能稳定遗传。利用BSR-seq结合连锁分析的方法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第3条染色体上一个约9.2 Mb的区间内(chr.3:173087201~182203992),查询该区间内已知基因功能注释,未发现类似前人报道的调控黄绿叶性状基因,说明YGL-F17138基因可能是一个控制玉米黄绿叶发育未被挖掘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2.
黄宝强  罗毅波  安德军  寇勇 《生态学报》2011,31(4):1124-1129
黄龙沟钙化滩流地由于溪流的作用,在滩流地之间形成面积大小不一的植物群落斑块。这些小尺度斑块面积的大小对植物物种数量的影响尚不清楚。应用回归分析法和幂函数方程对黄龙沟钙化滩流地内的物种-面积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龙沟钙化滩流地中斑块的大小对物种数(含兰科植物)具有强烈的影响,而调查的其他因子对总的植物物种数量的影响不显著。在所调查的环境因子中,斑块面积对物种数量的影响达到79.5%,即斑块越大,所包含的物种数量越多。兰科植物种类数量除了受斑块面积的影响外,还与距离林缘的距离有关(负相关)。物种-面积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S=cAZ的规律。不同的尺度下,z值略有差异,在中等尺度下 (1-10 m2)最大,为0.2616,较大尺度下(10-100 m2)的最小,z值为0.2050,小尺度下(<1 m2),z值为0.2382。表明中等尺度的斑块(1-10 m2)包含的物种数(含兰科植物)的增长速度最快,而在斑块面积大于10 m2时,物种数增长速度最小。  相似文献   
63.
冬小麦旺盛生长期间CO2浓度升高对根际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寇太记  朱建国  谢祖彬  刘钢  曾青 《生态学报》2007,27(4):1420-1427
依托FACE(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技术平台,利用阻断根法,采用H6400红外气体分析仪(IRGA)-田间原位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和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小麦轮作制中冬小麦旺盛生长期间根际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期间,大气CO2浓度升高增强了根际呼吸速率,提高了根际呼吸排放量。在高N和低N处理中,高CO2浓度下的根际呼吸总排放量分别比Ambient极显著增加117.0%和90.8%。根际呼吸速率在孕穗初期达到最大值;使根际呼吸在土壤呼吸中的比重由24.5%(LN)~26.7(HN)提高到39.8%(LN)~47.1%(HN)。CO2浓度升高与氮肥用量对根际呼吸产生交互效应。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将加快土壤向大气的CO2排放,结果将有助于评价未来高CO2浓度背景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的固定潜力。  相似文献   
64.
黄缘蜾蠃(Anterhynchium flavomarginatum)是一种以鳞翅目幼虫为食的独栖性捕食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提供了重要的生物防治功能。2018—2019年,在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人工巢穴收集了不同海拔梯度下(332—1007 m)该蜂的筑巢巢管,系统研究了黄缘蜾蠃的筑巢特征(巢管内径、巢室长度、巢室数量)以及该蜂的子代雌雄数和体型大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海拔主要影响的是黄缘蜾蠃对巢管内径大小的选择,以及对前庭长度的分配,同时,黄缘蜾蠃对巢管内径的选择可以影响到后代性别比,这种策略主要体现在亲本对雌性子代的投资,而不是雄性子代。研究结果表明黄缘蜾蠃在不同海拔梯度下可根据外界环境压力调整其营巢和生殖策略,以提高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稻虾共作模式条件下,稻田封闭除草剂对克氏原螯虾产生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半静态试验方法,研究3种酰胺类除草剂(乙草胺、丙草胺和丁草胺)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计算3种酰胺类除草剂对克氏原螯虾的安全浓度,并分析其LC50衰减规律。[结果] 随着暴露时间和除草剂浓度的增加,虾体侧躺,步行足和游泳足活动频率降低,最终死亡。乙草胺对克氏原螯虾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分别为0.0707和0.0146 mL·L-1;丙草胺对克氏原螯虾的96 h LC50和SC分别为0.0119和0.0021 mL·L-1;丁草胺对克氏原螯虾的96h LC50和SC分别为0.0073和0.0014 mL·L-1。乙草胺、丙草胺及丁草胺除草剂LC50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符合双曲线衰减模型,回归方程分别为:① y1=2.0840x-0.7380R2=0.9973);② y2=0.1106x-0.4930R2=0.9872);③ y3=0.2236x-0.7480R2=0.9990)。克氏原螯虾对3种除草剂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丁草胺 > 丙草胺 > 乙草胺。[结论] 乙草胺和丙草胺可在稻田综合种养生产过程中按常规剂量使用,而丁草胺按常规剂量使用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66.
以红松子油为原料,采用尿素包合法纯化皮诺敛酸,通过脂肪酸与尿素的比例、尿素与乙醇的比例、包合温度及包合时间等因素对皮诺敛酸含量及产率的影响,优化了尿素包合法的工艺参数,最终确定了皮诺敛酸的最佳纯化条件为:脂肪酸与尿素的比例为1:6.5(w/w),尿素与90%乙醇的比例为1:4(w/v),包合温度为-10℃,包合时间12 h。在上述条件下,经GC-MS检测获得了纯度为58.3%的皮诺敛酸,回收率为51.8%,经二次尿素包合纯化后可获得纯度为72.5%的皮诺敛酸,回收率为64.7%。为了评估皮诺敛酸的降脂活性,以油酸诱导HepG2细胞成脂,最终确定40 μmol·L-1的皮诺敛酸能显著的降低HepG2细胞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的水平。  相似文献   
67.
68.
Plant species shift ranges in response to climate fluctuation over time. However, differentiation related to heterogeneity in space has been illustrated only rarely. Here we selected Hippophaë neurocarpa S. W. Liu & T. N. Ho (Elaeagnaceae), a shrub endemic to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o exemplify this process. We characterized the genotypic, phenotypic, and climatic variations among 27 populations of this species sampled across its entire distribution. Genotype analyses revealed six highly differentiated groups that may have resulted from expansions in spatial range. Despite recent fluctuation in size, it is likely that most groups survived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in situ. Instead of two previously described subspecies, we identified four morphotypes (stellate, peltate, and two additional types) that can be characterized based on leaf trichomes. This phenotypic subdivision is consistent with a climate gradient defined b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lthough similar phenotypes may derive from distinct genotypes. Collectively, we propose that the demographic history of H. neurocarpa is characteristic of an early spatial range expansion combined with a recent bottleneck, subsequently subdivided into multiple morphotypes following local adaption to heterogeneous climates.  相似文献   
69.
轮状病毒(Rotavirus)是一种以贝类为载体的重要食源性病毒,目前来说,RT_PCR是贝类中轮状病毒最有效的检测方法,但通常由于病毒含量较低以及贝类中存在大量的PCR抑制物,致使将其运用于实际样本的检测时灵敏度仍较低。在实验室模拟自然环境,以人工播毒的方式使贝类富集轮状病毒,运用单管半套式RT_PCR法进行检测,并将单管半套式RT_PCR与ELISA、RT_PCR的检测灵敏度做了比较,表明单管半套式RT_PCR比ELISA的灵敏度高10 0 0倍,是传统RT_PCR的10倍,有时甚至10 0倍。另外,单管半套式RT_PCR法降低了实验过程中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污染,使检测所需时间从6h缩短至4 5h ,大大改进和完善了食源性病毒检测方法。并同时以整只贝和仅以贝的消化道为样检测表明,以消化道为样时的病毒检出率和检测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70.
蚂蚁在高山鸟巢兰中的传粉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蚂蚁和被子植物之间存在广泛、普遍和多样的关系,但蚂蚁为被子植物传粉的现象却比较少见.在中国四川省黄龙寺自然保护区黄龙沟内发现了一个蚂蚁传粉现象.蚂蚁(包括细胸蚁Leptothoras sp.和立毛蚁Paratrechina sp.)是黄龙沟内高山鸟巢兰Neottia listeroides最主要的传粉者.其单花访问次数、携粉次数以及授粉次数在所有的访问昆虫中是最高的.黄龙沟内高山鸟巢兰居群水平的花期可持续40天,大量开花期(~60%)在7月中下旬.该植物具暴露的花蜜,花蜜位于唇瓣中央不明显的蜜槽内,但花蜜量很小.蚂蚁沿唇瓣蜜槽取食花蜜,到达唇瓣基部后,一般情况下蚂蚁头部不能接触到蕊喙先端,只有当蚂蚁头部向上抬起,才能触碰到蕊喙,花粉团通过蕊喙先端释放的黏滴粘在蚂蚁头部最顶端.蕊喙先端被触碰后,立即向下运动盖住柱头,17-24 h后重新抬起至药帽位置.蕊喙的这种运动可以避免蚂蚁重复访问引起自花授粉.繁育系统实验表明,高山鸟巢兰是自交亲和的,但必须依靠昆虫进行传粉.自然条件下,高山鸟巢兰的自然结实率为19.77%.由细胸蚁和立毛蚁作为主要传粉者形成的高山鸟巢兰传粉系统传粉效率不高,可能是由于高山鸟巢兰与细胸蚁和立毛蚁之间形态上的不完全适应造成的.虽然2007年两种蚂蚁是高山鸟巢兰最有效的传粉者,但与这两种蚂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能只是在特定时间,在黄龙这样一个独特生态环境中形成发展的,在其他时间、其他地区高山鸟巢兰是否同样主要由蚂蚁传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