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68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71.
对高芥酸品系M136、0Coγ辐照得到的高芥酸油菜突变体H27和低芥酸品系742的FAD2基因克隆并测序。结果发现,FAD2基因存在两个拷贝FAD2.1(1155bp)、FAD2.2(1140bp)。H27的FAD2.1与M13序列相同,但FAD2.2核苷酸序列中M13在409位点A(腺嘌呤)变成了T(鸟嘌呤),导致密码子由AGA变换为TGA(终止密码子),使H27中的FAD2.2基因的功能丧失,这可能是芥酸含量的提高原因。  相似文献   
72.
目的比较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平行检测肺炎支原体结果的一致性;评价液体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可靠性。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琼脂培养基平行检测1 648份临床标本的肺炎支原体,比较同一份标本在2种培养基上的检测结果。结果液体培养法阳性296例,阳性率为18%;固体培养法阳性244例,阳性率为14.8%;液体培养法阳性而固体培养法阴性57例;固体培养阳性而液体培养法为阴性5例。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快速液体培养法与固体培养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方便、简单、准确且可以用于早期检测等优点,适合临床大批量标本筛查。需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等排除真菌和耐药菌造成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73.
微生物学教学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对于激发学生科研潜能、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以达到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安徽中医学院本科生参与微生物学教研室教师科研为例,分别从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颅内感染感染患者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感染管理。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0年神经外科颅内感染患者的细菌分离株及耐药性。结果细菌共92株,革兰阳性球菌40株,革兰阴性杆菌52株;排前6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15.22%)、表皮葡萄球菌(13.04%)、金黄色葡萄球菌(10.87%)、铜绿假单胞菌(10.87%)、肺炎克雷伯菌(8.7%)和粘质沙雷菌(8.7%)。结论神经外科颅内感染中革兰阴性菌与阳性菌比例相当,多重耐药性比例高;依据细菌及耐药性监测结果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治疗颅内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5.
 树体储水在树木水分传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仅为蒸腾提供水分来源, 还具有缓冲作用, 可防止木质部导管水势过低以至于水分传输的失败。树体储水动态及其利用的研究对于认识树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构建了包含树体储水释放-补充作用的树干水分传输模型, 可模拟计算林分小时尺度的冠层蒸腾、边材液流、树体储水与木质部导管水流交换过程, 并以六盘山北侧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为例, 在林分水平分析树体储水利用及其 与土壤水分和潜在蒸散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 该模型能够精确地模拟出林分边材液流的日变化特征, 模拟与观测的小时液流速率决定系数R2为0.91 (n = 2 352)。模拟结果表明, 在典型晴朗天气下, 在日出时树体储水利用启动, 至9:00左右达到峰值(0.14 mm?h–1), 午间降至0, 下午降为负值直至午夜, 即进入树体补水阶段; 树体储水日使用量(DJz)为0.04–0.58 mm?d–1, 与日蒸腾量(DTr)成正相关(R2 = 0.91), 对蒸腾的贡献为25.6%。分析结果表明, 当潜在蒸散(ETp)低于4.9 mm?d–1时, ETp是华北落叶松树体储水利用的主要驱动因子, DJz与ETp成正相关(R2 = 0.68); 当ETp高于4.9 mm?d–1时, DJz随着ETp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 DJz与土壤水势没有显著相关关系(p > 0.05), 但最大树体储水日使用量(DJzmax)与土壤水分含量成正相关(R2 = 0.79), 说明土壤水分是树体储水利用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时间分别给予比索洛尔对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血压节律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观察比索洛尔(n=30)每日早晨(8:00)给药2.5-10mg、比索洛尔(n=30)每日夜间(20:00)给药2.5-10mg治疗8周后的降压疗效。结果:两种给药方法均能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全天血压(P<0.05)。两种给药方法在白天的血压控制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夜间血压的控制上夜间服药降压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夜间服药在血压节律恢复方面优于早晨服药(P<0.05),早晨服药组有10例恢复杓型,夜间服药组有19例恢复杓型。结论:比索洛尔的两种给药方式均能安全有效的降压,但对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夜间服药优于早晨服药,更有利于血压节律的恢复。  相似文献   
77.
核酮糖-1,5-二磷酸(RuBP)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是Calvin循环中的关键酶,也是地球上最丰富的酶,广泛地存在于一些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以及高等植物中.对原核生物RubisCO的结构、活化、动力学性质、基因结构表达与调节、基因工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8.
关洪英  唐志权  李辉 《遗传学报》2006,33(6):501-506
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是一种氧化还原性酶,参与体内多种能量代谢反应.它可以催化苹果酸氧化脱羧生成丙酮酸和CO2,并使NADP+还原成NADPH,NADPH是脂肪酸合成所必需的载体,棕榈酸可以利用生成的NADPH来合成长链脂肪酸,MD的活性与脂肪酸合成效率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MD也参与体内骨骼肌、心肌的能量代谢,并对肌纤维的生长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根据鸡MD基因的5侧翼区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在侧翼区检测多态性位点,在235bp(GenBank登录号U49693)处发现一个SNP位点,此位点是一个限制性内切酶(SphⅠ酶)发生变化的位点.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脂双向选择系的第8世代肉鸡和东农F2资源群体为实验材料,用PCR-RFLP的方法进行基因型分析,建立适合的统计模型,进行基因型与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高低脂系第8世代肉鸡中AA基因型个体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BB基因型个体的大胸肌重和大胸肌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在东农F2资源家系中BB基因型个体的大胸肌重和大胸肌率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P<0.05);AA基因型个体的肝脏重和肝脏率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综上所述,MD基因可能是影响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控制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主效基因相连锁.  相似文献   
79.
心脏发育及心脏疾病干细胞的治疗要求对心脏发育过程中的控制细胞增殖及分化的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了解.Islet1基因(Isl1基因)含有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定位于人类5号染色体5q11.2.该基因在基因组内约占12kb,目前所知其最长可读框(ORF)至少由5个外显子组成,编码一个由384个氨基酸组成的转录因子蛋白.最近研究发现,不同的心脏细胞可能源于同一种多能心脏祖细胞—Isl1+细胞,心脏的这一发育模式与血液细胞的形成模式非常相像.另外有研究结果显示,Isl1是与心脏发育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之一,其表达随着心脏发育成熟而逐渐下调.虽然针对Isl1基因做了较多的研究工作,但是它表达调控的具体模式及发挥功能的详细作用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清楚,本文对最近几年Isl1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0.
RNA干扰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NA干扰(RNAi)是生物体的一种在进化上保持高度保守的,能抵御外源基因或外来病毒侵犯的重要防御机制,是一种序列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它由双链RNA引发,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等各种生物体内。我们简要综述了RNAi发生的机制、特点、哺乳动物与RNAi现象,以及RNAi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