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65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张力带钢丝法治疗髌韧带断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张力带钢丝法治疗髌韧带断裂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例髌韧带断裂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1例于术后2月出现钢丝断裂,但韧带连续性和强度恢复良好。其它所有病例功能恢复均达伤前水平,无韧带再断裂。结论:采用张力带钢丝法,以及对合并髌韧带挛缩或者缺损病例,结合半腱肌肌腱重建修复髌韧带断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52.
OTX1基因是神经发育调控中关键转录因子之一。本实验构建表达OTX1基因慢病毒载体,探讨慢病毒介导OTX1基因体外过表达的可行性。将OTX1基因克隆到慢病毒穿梭质粒DUET101内,构建表达OTX1以及GFP-OTX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将pDUET-OTX1、pDUET-GFP-OTX1及pDUET101(空载体对照)质粒分别与慢病毒包装质粒pCMV R8.91、pMD.G共同转染人胚胎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获得携带OTX1基因、GFP-OTX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DUET-OTX1、DUET-GFP-OTX1以及仅携带GFP基因的DUET-GFP;用重组慢病毒分别转导293T细胞、SY5Y细胞、小鼠胚胎干细胞及大鼠胚胎15天皮层神经干细胞,证实慢病毒载体能够将外源基因转导入不同细胞,且转导的OTX1或GFP-OTX1在不同细胞中均仅在细胞核内表达;培养OTX1单克隆抗体细胞,浓缩抗体上清,通过Western Blot以及细胞免疫荧光法证实慢病毒介导的OTX1基因及GFP-OTX1基因转导入293T细胞后的过表达。本实验证实慢病毒载体是高效的基因转移载体;OTX1作为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转录因子,经过重组慢病毒体外转导后均只在细胞核内表达。  相似文献   
953.
四川羚牛的家域与忠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动物倾向回到或留在一个特定范围或者与原有区域完全重叠的行为被称为栖息地忠诚。利用GPS无线电颈圈对5只四川羚牛的家域及家域的季节和年度忠诚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2006—2009年)。结果显示:四川羚牛年均家域面积为(MCP/FKE)(15.01±2.92)km2/(9.02±1.85)km2,但个体间及年际波动较大;季节间家域面积差异显著,个体家域的季节变化体现出较一致的变化模式,最大季节家域主要集中于春季和夏季。年际间季节家域忠诚度最高的是秋季和夏季,冬季家域年际忠诚度最低,春季家域忠诚度也相对较低。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季节间质心距离总体差异不显著,与家域重叠算法获得的忠诚度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54.
辛基酚胁迫对雄性泥鳅抗氧化酶及卵黄蛋白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辛基酚(OP)对雄性泥鳅抗氧化酶活性及血清卵黄蛋白原(VTG)含量的影响,将雄性泥鳅分别暴露于4种不同质量浓度OP(0.12、0.19、0.32、0.52 mg/L)中持续7、14、21 d和28 d,采用试剂盒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采用碱不稳定性蛋白结合磷法检测血清VTG的含量。结果表明,0.12 mg/L OP胁迫14 d,肝脏SOD和CAT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但是随着胁迫剂量增大和时间延长,SOD和CAT含量降低极其显著,在0.52 mg/L OP胁迫28 d时降到最低水平;泥鳅在0.12 mg/L OP中暴露7 d时,血清VTG含量就有极其显著升高,且随着胁迫剂量增大和时间的延长,VTG含量呈升高趋势。提示OP胁迫对SOD和CAT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随胁迫剂量增大和时间延长而抑制加剧,造成氧化损伤;OP胁迫可诱导VTG合成,并随暴露剂量增大和时间延长而诱导增强,具有明显的雌激素效应,这可能与其氧化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55.
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铭  金则新  李月灵  王强 《生态学报》2015,35(7):2057-2066
对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石栎(Lithocarpus glaber)、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在不同季节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CO2响应以及相对叶绿素含量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群落演替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马尾松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在4个季节均呈"单峰"曲线;苦槠在8月呈"双峰"曲线,其他3个月份均呈"单峰"曲线;石栎和青冈在5月、8月和11月的Pn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2月为"单峰"曲线。(2)马尾松和苦槠的Pn日积累值为8月最高,石栎和青冈为11月最高,且均与其他3个月均差异显著。4种优势种在4个季节的Pn日积累值的平均值大小为马尾松苦槠青冈石栎,差异显著。(3)4个季节中,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暗呼吸速率(Rd)、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均以马尾松最高,表观量子效率(AQY)为马尾松最低。青冈在4个季节中具有最低的LSP、Rd和最高的AQY。苦槠和石栎的光合特性介于马尾松和青冈之间。(4)相对叶绿素含量以青冈最高,马尾松最低。总之,马尾松属强阳性树种,苦槠为阳性树种,石栎具有一定的耐荫性,青冈的耐荫性较强。  相似文献   
956.
水引发对油松种子和幼苗的生理效应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贺红娟  管桦  张存莉 《生态学报》2015,35(21):7033-7042
为了解决油松种子在直播造林中发芽率低、幼苗抗旱性差的问题,研究了油松种子水引发的方法及引发对其种子和幼苗的生理效应,并对水引发后幼苗的抗旱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油松种子水引发的最佳条件为10℃,闭光条件下分批给种子加水,加水总量为种子初始质量的30%,引发10 d。水引发可显著(P0.05)降低种子的半数发芽天数和硬实率,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指数、最终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水引发种子的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相比对照也得到提高。水引发可增加油松幼苗的茎粗、鲜重及根长,降低其相对苗高;并极显著(P0.01)提高了幼苗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根内脱氢酶活性,降低了游离氨基酸含量。干旱胁迫下,引发种子的幼苗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高于对照39.6%、118.9%,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93.4%,均达极显著水平。综合分析认为,水引发提高了种子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为种子萌发提供了保障,从而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并通过增强幼苗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进而增强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功能,最终明显提高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957.
持续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使得生物发酵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部分,生物发酵产业不仅为食品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饲料、医药、纺织、造纸、能源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延伸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凸显出多方共赢的显著成效。本文主要从生物发酵产业的现状、技术水平、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要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58.
本文从选题、文献资料的检索、课题的设计、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实验的原则、实验数据的处理、论文的撰写、答辩及答辩课件的制作等诸多环节入手,阐述了教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一些方法、技巧,为指导高校毕业生毕业论文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9.
采用磷酸缓冲液提取桑叶凝集素,经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初步纯化、Cellulose DE-52阴离子柱层析、CM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柱层析、Sephadex G-75分子筛柱层析对其进行逐级纯化,采用牛津杯法进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桑叶凝集素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显示为单一条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亚基分子量为35.95、30.35 KD;该凝集素对供试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绿色木霉、苹果落叶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及烟草黑胫病菌抑菌直径分别为20、30、15、18 mm。桑叶凝集素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可为新农药创制领域提供有用的天然产物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960.
普鲁兰酶(EC 3.2.1.41)是一类淀粉脱支酶,能够特异性水解淀粉中的α-1,6-糖苷键,从而提高淀粉的利用率,在以淀粉为原料的食品、纺织、生物燃料和洗涤剂等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 M5al基因组DNA为模板,将PCR扩增得到的普鲁兰酶基因pul A克隆至表达载体p ET28a(+),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在培养基中添加0.5 mmol/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的条件下对该酶基因进行诱导表达,经镍柱纯化获得重组普鲁兰酶用于酶学性质研究。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普鲁兰酶基因pul A在上述大肠杆菌宿主中成功获得了表达。该重组酶最适反应p H5.5,最适温度60℃。金属离子对酶活性有一定影响。Mn2+对酶活促进作用显著;Fe3+、Mg2+、Fe2+对酶活只有微弱的促进作用,而Cu2+对酶活造成强烈抑制。来源于Klebsiella oxytoca M5al的普鲁兰酶最适催化条件符合工业生产中淀粉糖化工艺的要求,具有应用于淀粉工业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