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4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105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41.
蚕豆叶绿体atpE基因的克隆,测序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豆叶绿体的atpE和atpB基因在叶绿体DNA KpnI酶切的第九条(约4.0kb)片段上,此片段被克隆到载体pUC18中,构成重组质粒pUK1。用玉米叶绿体atpE基因作探针对pUK1的ClaI、EcoRI等的酶切产物进行杂交,确定了蚕豆叶绿体的atpE在ClaI酶切的约0.9kb的片段上。根据pBulescript KS(+)DNA多聚接头F引物和R引物测序,得到ε亚基基因的完整核苷酸序列。  相似文献   
142.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hybrid in gene mappi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diationhybrid(RH)mappingisasomaticcellgeneticmappingtechniquewitharesolutionofabout500kb.Ithasbecomeageneralwaytoconstructhighresolution,contiguousphysicalmapofhumanchromosomes[1].BasedonearlierstudiesofGossandHarris[2]andmodificationlaterbyCoxandcoworker…  相似文献   
143.
应用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L-homoserine lactones,AHL)介导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调控生物膜形成和次级代谢物合成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但自然界中许多微生物能够产生群体淬灭(Quorum Quenching,QQ)酶,QQ酶能够降解天然AHL信号分子,使外源天然 AHL 信号分子的半衰期缩短,限制了天然AHL 信号分子的应用范围。化学合成的AHL类似物作为QS促进剂,通过与天然信号分子类似的结合方式形成转录二聚体,激活下游基因表达,但与天然AHL信号分子相比,化学合成的QS促进剂具有活性高、半衰期长等优点。本文综述了化学合成AHL类似物的设计思路、种类、作用机制及其在提高次级代谢物产量和生物浸矿方面的应用,并讨论了QS促进剂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以期为QS促进剂的合成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4.
基于DUS测试的上海粳稻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水稻DUS测试指南(2012版)中的38个水稻标准品种和52个基本测试性状对上海地区的172个粳稻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与14个上海地区选育的申请品种保护的粳稻品种作比较。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表型性状共检测到17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测试性状检测到3.6667个,变幅介于1~8个。Shannon's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6834,变幅介于0~1.9327,77.08%的性状存在3个及以上的等位变异;地方品种的等位变异数、每个性状的等位变异数及其变异幅度、多样性指数平均值等均大于现代育成品种,在外观形态上,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现代育成品种更丰富。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系数为0.53时,可将186个粳稻品种分为3个类(亚)群,现代育成品种单独组成一个亚群;而主坐标分析将186个粳稻品种明显的分为地方品种和现代育成品种两大区。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与现代育成品种具有明显的形态差异,可为今后粳稻育成品种的改良提供更多的形态基础。  相似文献   
145.
白色LED复合光谱对4种淡水微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效高、耗能小的LED光谱作为光源培养微藻能够降低微藻培养的成本,促进微藻培养实现工业化。比较了6种已市场化的,具有不同光强、不同光谱组成的白色LED复合光谱(1号,光强2 162 lx;2号,光强2 227lx;3号,光强2 794 lx;4号,光强4 587 lx;5号,光强5 356 lx;6号,光强6 244 lx)对4种淡水微藻生长情况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四尾栅藻在5号光源下,有最大生物质质量浓度和比生长速率,分别为2.89 g/L和0.32g/(L·d)(以细胞干质量计);钝顶螺旋藻在4号光源下,有最大生物质质量浓度和比生长速率,分别为5.05 g/L和0.33 g/(L·d);布朗葡萄藻在6号光源下,有最大生物质质量浓度和比生长速率,分别为1.22 g/L和0.25g/(L·d);而集胞藻在光强较小的光源下生长较好,当光强为2 162 lx时,生物质质量浓度和比生长速率分别为3.05 g/L和0.22 g/(L·d)。在光强较低的情况下,光质的红蓝比对四尾栅藻和布朗葡萄藻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蓝光相比,红光更利于集胞藻和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分别在红蓝比(R/B)为11.7的1号光源和4号光源下有最大藻细胞密度3.05和5.05 g/L。四尾栅藻、钝顶螺旋藻和布朗葡萄藻的单位水体内叶绿素含量与比生长速率成正比,而单位质量干藻细胞内的叶绿素含量随光强的增大而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p120ctn的A549细胞株,以研究p120ctn蛋白在肺癌发生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分子克隆,将pc DNA3.1多克隆位点插入Flag标签的编码序列,得到pc DNA.Flag表达载体。然后PCR扩增p120ctn的编码序列,插入Flag标签下游,构建pc DNA.Flag-p120ctn质粒,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pc DNA.Flag-p120ctn质粒转染到肺癌细胞A549中,通过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株,免疫印迹法检测p120ctn的表达。结果:本文构建了融合有Flag标签的p120ctn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到A549中,免疫印迹结果表明p120ctn蛋白在A549细胞中高效的表达。结论:本文成功构建了稳定高表达p120ctn的A549细胞模型,为深入研究p120ctn在肺癌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7.
目的:研究CYP11B2-344C/T(醛固酮合成酶)及ACEI/D(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实施ACEI治疗后出现醛固酮脱逸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科收治的252例CHF患者,全部患者应用ACEI治疗3月,醛固酮在基线以上为醛固酮脱逸,依据此标准将患者分为研究组(脱逸组,n=86)与对照组(非脱逸组,n=166),依据PCR(聚合酶链反应)及RFLP(片段长度限制多态性)等方法分别检测两组CYP11B2及ACE基因型,比较两组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结果:252例患者中,共86例出现醛固酮脱逸,发生率为34.1%。全部受试患者CYP11B2基因型及ACE基因型频率与Weinberg-Hardy平衡均相符(P均0.05)。研究组ACE I/D三种基因型的组间分布与对照组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YP11B2基因TT型的频率与对照组相较,呈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等位基因C/T频率的组间分布同对照组相较,亦呈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ACEI/D的基因多态性及CYP11B2-344C/T的多态性中,基因型联合组间分布与对照组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CHF患者ACEI治疗后出现醛固酮脱逸无关,CYP11B2基因T等位基因及TT基因型多态性可能是CHF患者ACEI治疗后发生醛固酮脱逸的高危因素。醛固酮脱逸时,ACE、CYP11B2基因不具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48.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Pubescens’)凭借其独特的生长特性极易扩张进入周边的常绿或针阔混交森林群落并取而代之。菌根减弱假说对毛竹林扩张导致周边林分枯亡并抑制林下幼苗更新的机制进行了解释, 即毛竹林的成功扩张是由于毛竹蔓延引起森林群落的菌根系统紊乱, 使宿主植物与菌根真菌的共生关系受到干扰, 进而影响了宿主植物的分布与更新。该研究以浙江省西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 对菌根减弱假说进行了检验。通过在毛竹-针阔混交林交接区沿毛竹扩张方向设置毛竹纯林、竹-林过渡带、针阔混交林3种类型的样带, 选取在针阔混交林、竹-林过渡带同时存在的6种优势乔灌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江浙山胡椒(Lindera chienii)、毛柄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a), 测定这6个树种在两样带中的菌根侵染频率和强度, 检测在毛竹林扩张中周边森林群落菌根的响应, 同时对比了毛竹在毛竹纯林和竹-林过渡带菌根感染率和强度的变化, 检验该假设。实验结果表明: 1)针阔混交林和竹-林过渡带的主要树种菌根都具有较高的菌根侵染频率(> 95%), 且不同林分间林木的侵染频率无显著差异(p > 0.1); 2)在竹-林过渡带杉木和江浙山胡椒的丛枝菌根侵染强度较针阔混交林明显增加(p < 0.1); 3)毛竹的丛枝菌根侵染频率和强度远低于其他针阔树种, 且在扩张前后没有显著变化(p > 0.1)。实验结果否定菌根减弱假说。  相似文献   
149.
以磷脂含量为指标对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 ( Thouin) Koehne〕籽毛油水化脱胶过程中脱胶剂种类、脱胶剂添加量、脱胶时间、加水量和脱胶温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对脱胶时间、加水量和脱胶温度进行L9(33)正交实验;以酸价为指标对碱炼脱酸过程中的碱液(NaOH溶液)浓度、碱炼温度和超碱用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和L9(33)正交实验;并比较了毛油、脱胶油、脱酸油和精炼油的主要理化指标变化。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木瓜籽毛油水化脱胶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脱胶剂种类(包括柠檬酸、草酸和蒸馏水)、脱胶剂添加量(质量分数0.1%~0.5%)、脱胶时间(10~70 min)、加水量(质量分数1%~6%)和脱胶温度(65℃~85℃),毛油中的磷脂含量均有明显差异;而碱炼脱酸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碱液浓度(质量分数6%~14%)、碱炼温度(40℃~80℃)和超碱用量(质量分数0.15%~0.40%),毛油酸价也有明显变化。总体上看,木瓜籽毛油水化脱胶的适宜条件为添加质量分数0.2%柠檬酸为脱胶剂、脱胶温度75℃、加水量为质量分数4%、脱胶时间50 min;碱炼脱酸的适宜条件为碱液浓度为质量分数12%、碱炼温度80℃、超碱用量为质量分数0.30%。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毛油相比,脱胶油、脱酸油和精炼油的碘值略升高但差异不明显、过氧化值明显升高、磷脂含量和皂化值均明显下降,而脱酸油和精炼油的酸价也明显下降。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脱胶、脱酸、水洗干燥一系列过程后获得的木瓜籽精炼油的理化指标基本符合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50.
绿海龟稚龟性别鉴定及临界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织形态学鉴定、羊水和血液中性激素测定等手段,对惠东港口海龟保护区不同恒温下孵化的绿海龟(Chelonia mydas)进行研究,寻求绿海龟稚龟性别鉴定的最佳方法。结果显示,(1)组织形态学,绿海龟性腺切片分皮层和髓质两部分,卵巢的皮层较厚、基质中有大小不一的未成熟卵细胞,髓质中空腔较少;睾丸的皮层较薄,髓质中空腔较多,呈现出显著的被基质包围的髓质索。(2)性激素测定,当雌二醇与睾酮含量之比E2∶T1.5时,孵出的稚龟为雄性(♂);当E2∶T1.5时,为雌性(♀)。(3)绿海龟性别决定的临界温度在29.4~29.5℃之间,此时孵出稚龟的性比约为1∶1。本文还讨论了各种不同性别鉴定方法的优劣和时期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