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四种禾本科牧草植物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4种热带牧草植物叶面入射光强、叶面温度、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气孔导度的测定结果显示:盛夏季节叶面入射光强和叶面温度日变化显著,分别介于100-1700 μmolm-2s-1t 33. 2-43℃之间;不同牧草种类之间净光合速率存在差异但日变化进程类似,即10:00前最大,介于35.6-42/μmolm-2s-1之间,之后随光强和叶面温度的增加而下降,按日平均值排序为皇草(25.7μmol m-2s-1)>墨西哥玉米(24.2 μmol m-2s-1)、杂交狼尾草(24.2 μmol m-2s-1)>矮象草(19.1μmolm-2s-1);(3)矮象草午休期间气孔导度的下降以及其它3种牧草气孔导度的提高是植物对高温胁迫的不同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02.
四种禾本科牧草植物蒸腾速率与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报道了4种热带亚热带禾本科牧草植物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图式,并就它们与叶面光强、叶面温度、气孔导度等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蒸腾速率因牧草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墨西哥玉米、矮象草.杂交狼尾草、皇草的日平均蒸腾速率分别为2.47、1.38、2.53、2.90mmol m-2s-1;(2)正午前后(10:00-14:00)是4种牧草植物蒸腾耗水的主要时期;(3)虽然矮象草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图式与其它3种牧草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差异则很小;(4)不同牧草种类对正午前后高光强高温的适应策略存在差异,墨西哥玉米、杂交狼尾草、皇草采用了相同或相近的适应策略,即通过维持气孔扩张最大程度地蒸腾水分以降低叶温,矮象草则通过关闭气孔以减轻因水分过度消耗带来的伤害(5)4种禾本科牧草植物具有忍受或适应华南夏季炎热高温气候的能力或潜力,在热带亚热地区有推广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3.
水稻精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苟小平 徐莺 唐琳 颜钫 陈放*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4)  相似文献   
104.
得到下列非线性差分方程xn 1=xnxn-1 xn-2 axn-1 xnxn-2 a,n=0,1,2,…,其中a∈[0,∞),初值x-2,x-1,x0∈(0,∞),全局渐近稳定性的一个充分条件,并且证明了一个猜测。  相似文献   
105.
106.
牧区妇女社会地位的高低对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以祁连山区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乡为调查研究区域,随机抽取100户藏族牧户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座谈和关键人物座谈等形式,对妇女在社会生产中充当的角色、日常生活中承担的家务状况、受教育程度、参与社会活动情况以及对草地政策的认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村社会变革中,女性是畜牧业生产的主力军,承担着将近80%的生产管理工作,74.3%的日常家务。其在家庭经济中的决策权和农村社会中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在经济方面占36.5%的支配权,拥有14.5%的决策权。但是,妇女的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女性的文盲率达14.4%。因此,妇女对草地生产管理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对草原管理方面的政策及相关的法规缺乏认识,这将会对牧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披碱草属不仅是小麦、大麦等作物的重要基因库,也是优良牧草的重要组成部分。胚乳是麦类作物种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量占籽粒重量在90%以上。胚乳特性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遗传性状,可以将胚乳特性作为植物分类和系统关系的一个指标。胚乳细胞特征作为植物的一类微形态特征,在麦类植物系统分类与进化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该研究对小麦族的6个披碱草属(Elymus)物种、2个拟鹅观草属(Pseudoroegneria)物种、1个大麦属(Hordeum)物种和2个冰草属(Agropyron)物种,共4属11份材料的胚乳细胞特征进行解剖观察并测量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属、种的植物种子胚乳细胞之间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属间差异大于属内种间差异;(2)同样具有P染色体组的Agropyron cristatum和A.mongolicum与同样具有St染色体组的Pseudoroegneria libanotica和P.spicata各自在细胞形状和大小上的差异很小;(3)不同物种的胚乳细胞在大小、形状和数量上均表现出差异,但不能很好地反映属以及基因组间的差异,研究结果为揭示披碱草属植物的系统关系提供了胚乳细胞方面的证据,同时也为利用该属植物改良麦类作物品质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黄海冷水团对小型底栖动物的影响,分别于2013年6和11月,搭载"东方红2号"科学考察船对南黄海冷水团海域8个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个航次的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900.8和758.4 ind·10 c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886.9和615.7μg·10 cm-2.方差分析表明,两个季节8个站位间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两个航次共鉴定出17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的类群,在两个航次中分别占总丰度的88.5%和94.0%.其他数量上较重要的类群还有底栖桡足类、多毛类、动吻类和介形类等.两个航次中分别有92.5%和95.4%的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在0~5 cm的表层沉积物内,线虫和桡足类分布在0~2 cm的比例分别为59.1%和78.2%.对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线虫和桡足类丰度与其沉积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与底层水温度和粉砂-粘土含量呈负相关,主要类群线虫的丰度也显示出同样的结果,另一主要类群桡足类的丰度与底层水温度、粉砂-粘土含量呈负相关,与中值粒径呈正相关.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类群组成与环境因子的BIOENV相关分析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底层水温度、底层水盐度、沉积物含水量、沉积物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含量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09.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补骨脂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核因子资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核因子资B 受体活化因子受体- 骨保护素(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取24 只200± 5 g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C 组,均注射钛颗粒溶液建立骨溶解模型,术后A 组采用中药补骨脂水溶液腹腔注射,B 组采用外源性OPG 腹腔注射作为阳性对 照,C 组采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阴性对照。给药4 周后,通过免疫组化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动物体内 RANKL/RANK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用药4 周后,3 组12 只大鼠背部气囊均为厚壁囊腔,骨溶解模型成功建立,免疫组化及 RT-PCR 检测RANKL/RANK 均呈阳性表达。免疫组化RANKL平均光密度(AOD)值A组(0.168± 0.017)、B 组(0.147± 0.009)明显 低于C 组(0.314± 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ANK AOD值测定A组(0.172± 0.015)、 B 组(0.193± 0.045)明显低于C 组(0.342± 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B 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T-PCR 检测 RANKL相对量A 组(0.575± 0.143)、B 组(0.543± 0.174)明显低于C 组(0.951± 0.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B 组之 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ANK 相对量A 组(0.433± 0.025)、B组(0.611± 0.209)明显低于C 组(0.871± 0.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B 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补骨脂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无菌性松动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中药补骨脂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受体-骨保护素(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取24只200+5g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C组,均注射钛颗粒溶液建立骨溶解模型,术后A组采用中药补骨脂水溶液腹腔注射,B组采用外源性OPG腹腔注射作为阳性对照,C组采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阴性对照。给药4周后,通过免疫组化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动物体内RANKL/RANK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用药4周后,3组12只大鼠背部气囊均为厚壁囊腔,骨溶解模型成功建立,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RANKIJRANK均呈阳性表达。免疫组化RANKL平均光密度(AOD)值A组(0.168±0.017)、B组(0.147±0.009)明显低于C组(0.314±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ANKAOD值测定A组(0.172±0.015)、B组(0.193±0.045)明显低于C组(0.342±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T-PCR检测RANKL相对量A组(0.575±0.143)、B组(0.543±0.174)明显低于C组(0.951±0.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ANK相对量A组(0.433±0.025)、B组(0.611±0.209)明显低于C组(0.871±0.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补骨脂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无菌性松动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