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4篇
  免费   1206篇
  国内免费   3883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615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379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650篇
  2014年   784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1006篇
  2011年   934篇
  2010年   716篇
  2009年   718篇
  2008年   744篇
  2007年   678篇
  2006年   593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9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大肠癌中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结合银染法对14例大肠癌p53基因的第4、第5─6和第7外显子进行了点突变的研究,结果共检测出6例点突变,而且发现各外显子的突变频率存在差异。另外,利用购自ATCC的两个探针 (p53cDNA探针和pYNZ22探针)对大肠癌中p53基因的杂合性失去进行了研究,在14例大肠癌中共检出6例杂合性丢失。将点突变检测结果同杂合性丢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并着重探讨了大肠癌中p53基因失活导致肿瘤的作用方式。 Abstract:The exons 4-7 of p53 gene were examined in 14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by using PCR-SSCP-silver staining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6 cases of point mutation and the mutation frequencies of exons we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p53 cDNA and pYNZ22 VNTR were used as probes to examine LOH(Loss of heterozygosity)of 14 colorectal cancers.6 cases with LOH were found.The results of present research suggest that mutation and LOH of p53 gene are critical events in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ancer.There were different kinds of inactivation model of p53 gen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cancer and transformation of cells.  相似文献   
42.
Z. Xue  X. Shan  A. Sinelnikov    T. Melese 《Genetics》1996,144(3):979-989
Tetraploid yeast cells lacking BFR1 or overexpressing an essential gene BBP1 produce a novel type of ascus that contains asci instead of spores. We show here that the asci within an ascus likely arise because a/α spores undergo a second round of meiosis. Cells depleted of Bbp1p or lacking Bfr1p are defective in a number of processes such as nuclear segregation, bud formation, cytokinesis and nuclear spindle formation. Furthermore, deletion of BFR1 or overexpression of BBP1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cell ploidy, indicating that Bfr1p and Bbp1p play roles in both the mitotic cell cycle and meiosis. Bfr1p and Bbp1p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a two hybrid assay, further suggesting that they might form a complex important for cell cycle coordination.  相似文献   
43.
高仁恒  刘杏忠  张克勤 《菌物学报》1995,14(Z1):103-108
本文报道了来自我国云南及长白山地区的捕食真菌及其相关丝孢菌的8个新记录种,即纺锤孢指隔孢(Dactylella atractoides),狭长孢指隔孢(D. stenomeces)、顶毛孢单顶孢(Monacrosporium acrochaeturn),泡环单顶孢(M. aphrobrochum),异孢单顶孢(M. heterobrochum),瘤捕单顶孢(M. phymatopagum),三叉霉(Tridentaria sp.)及龟头轮枝孢(Verticillium balanoides).  相似文献   
44.
钙调素对细胞周期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C3细胞是一种用真核表达载体1~(CaM)转染NIH 3T3细胞建成的可调钙凋素(Calmodulin,CaM)高表达细胞模型。通过分子杂交及蛋白免疫印迹方法证实在地塞米松(Dexamethasome,DXM)作用下,RC3细胞可高表达CaM。CaM的过表达使G_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加;CaM拮抗剂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TFP)则使G_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高表达CaM使细胞分裂指数提高,G_2期细胞减少,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增加,M中期细胞比例下降。而TFP处理则使分裂指数下降,G_2期细胞增加,M前期细胞减少,M中期细胞增加。实验结果表明CaM在G_1/S、G_2/M和M中期/M后期3个位点上对细胞周期进行调控;通过加速G_1至S期,G_2至M期和M中期至M后期的进程,使细胞倍增时间缩短,促进细胞增殖。本工作表明,RC3细胞作为CaM表达可调细胞模型,是研究细胞周期调控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5.
新疆幼畜和人非典型轮状病毒的调查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正党  单文鲁 《病毒学报》1995,11(4):336-341
  相似文献   
46.
单勤  汪富三 《生物技术》1995,5(4):23-26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nse Chian Reation,即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一年多来共检测了100例结核(肺、肾结核)患者的痰和尿液标本,结果PCR检出阳性率为81%,对照用储菌涂片抗酸染色法,阳性率为58%,用常规培养法阳性率为20%。而对50例非结核患者的痰和尿液标本的检测,PCR法仍有6%的阳性率,而用涂片或常规培  相似文献   
47.
本实验采用游泳训练(SW)引起的大鼠心肌肥大模型,通过放射免疫及生化等方法,对生理性心肌肥大时,心脏和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观察到游泳五周时,大鼠左、右心室重与体重比值(V/Bwt)显著升高,同时,左、右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及心肌Ang转换酶(ACE)活性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心肌AngⅡ与V/Bwt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7721,P<0.001)。SW组血浆AngⅠ,Ⅱ及肾素活性(RA)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其血浆AngⅡ与V/Bwt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上述研究提示:心脏RAS在SW引起的生理性心肌肥大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循环RAS。  相似文献   
48.
捻翅目昆虫是胎生的,胚胎发育和孵化均在母体血腔内进行。稻虱跗Elenchinus japonicus属捻翅目,跗科,寄生于白背稻虱、褐稻虱和灰稻虱。本文报道稻虱跗 卵的形成各阶段:1)雌虫体内无典型的卵巢,所有卵在母体体腔内同步发育和成熟。最早发现的原卵是包囊干细胞,在雌幼虫血腔内。2)每个包囊细胞内含256个姐妹细胞,其中有一个细胞分化成卵母细胞,其余的成为营养细胞。3)成熟卵为椭圆形,大小为75-100×40-50μm。其胚胎发育过程按顺序包括:卵裂、胎盘形成、胚带分节、附肢形成和胚胎背合等阶段。稻虱跗 行单胚生殖。  相似文献   
49.
用粘粒PJB8为载体,构建了宋内氏痢疾菌I相大质粒基因库。用菌落原位杂交,Western blot方法从文库中筛选到1株表达IpaA,B,C,D 4种蛋白的重组子。经重组质粒酶切和Southern blot等方法对宋内氏菌和福氏2a痢疾菌的侵袭相关基因片段作了初步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0.
化学突变具有底物结合部位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含硒抗体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开发了一种制备抗体酶的新方法。用二硝基氯苯(DNCB)专一地与谷胱甘肽(GSH)的巯基反应,合成出半抗原GSH-S-DNP。用戊二醛将半抗原偶联到牛血清白蛋白(BSA)上,制成全抗原。再用标准的单抗制备法获得具有GSH结合部位的单抗(4A4IgG)。用苯甲基磺酞氟(PMSF)和H2Se相继处理该单抗,则将单拉结合部位上的丝氨酸(Ser)突变成硒代半胱氨酸(SeCys,因而在单抗结合部位上引入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催化基团。突变后的单抗具有GPX活性,其活力已达到天然GPX的数量级水平。动力学行为也与天然GPX类似。这种新的含硒抗体酶有优于GPX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