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应用人血清清蛋白代替LDS,建立了肝素释放细胞表面与受体结合的LDL的方法,并比较了人及家兔LDL结合家兔细胞表面受体的能力。在37℃不同保温时间(从0—180分钟),肝素释放的细胞表面受体~(125)I-LDL量增加缓慢而通过受体进入细胞的LDL量增加迅速。在37℃以不同剂量的LDL(13—78μg/ml)与细胞保温2小时,肝素释放的细胞表面受体LDL量也增加缓慢,而进入细胞的量增加更为迅速。结果显示LDL在细胞表面受体部位不断进入细胞内并迅速被新的LDL分子所取代,但当LDL增至78μg/ml时逐渐变慢,与Goldstein观察相似。肝素释放的~(125)LDL量在加入量约50 μg/ml时呈现平坦,与Goldstein观察相似。这说明用人血清清蛋白代替LDS同样可以观察到LDL受体的饱和特性。在同一实验条件下。肝素释放家兔的~(125)I-LDL比人高l倍,家兔通过受体进入细胞的~(125)I-LDL比人高1.7倍。二者差别非常显著(P<0.001)。显示兔血清LDL的结构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同于人。  相似文献   
92.
INTRODUCTIONOpioidactsinthecentralandperipheralnervoussystem(CNSandPNS)to'producenumerouspharmacologicaleffects.Repetitiveorcontinuoususeofopioids,however,causesdrugtoleranceanddependence.Threesubtypesofopioidreceptors,termedp)6,andK,havebeencloned.TheyarecoupledtotheinhibitoryGproteinandnegativelyregulateadenylylcyclasell].RecentlyanewG-proteincoupledreceptortermedopioidreceptor-likereceptor(ORLI)whichbelongstothenewlycharacterizedopioidreceptorsubfamilyhadbeenclonedfromhumanbrainst…  相似文献   
93.
94.
亚洲玉米螟血细胞表面凝集素受体的探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呈智  李海峰 《昆虫学报》1994,37(1):125-127
  相似文献   
95.
以大鼠红细胞膜为研究对象,以脂肪酸自旋标记物5NS,16NS插入膜脂,蛋白自旋标记物MSL标记膜蛋白,观察内皮素(ET)损伤后膜脂流动性、膜蛋白构象的变化及金属硫蛋白(MT)抗ET保护生物膜作用。结果表明ET(1×10-9,10-8及10-7mol/L)对膜脂流动性无明显影响,但在5×10-9及1×10-7mol/L浓度下均改变膜蛋白构象,而且对膜蛋白构象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1×10-5mol/LMT能抵抗5×10-9mol/LET对膜蛋白损伤,保护生物膜。  相似文献   
96.
Cladistic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using morphological and ITS sequence data to examin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Schisandraceae. The most parsimonious trees obtained from the morphological data consistently show a dichotomy, with clades corresponding with the two currently accepted genera, Kadsura and Schisandra . In the ITS trees S. propinqua consistently groups with the Kadsura clade, and the position of S. glabra is uncertain. The trees resul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combined data are polytomous, due to the variable positions of K. scandens, K. coccinea and S. propinqua . The monophyletic status of Kadsura subgen. Kadsura sect. Kadsura and Schisandra subgen. Pleiostema are strongly supported, although the monophyly of other supraspecific taxa is unclear. Further studies are required before an unambiguous phylogeny is achieved for the family.  相似文献   
97.
为揭示秸秆还田后盐渍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规律和化学结构特征,本研究以苏打碱化潮土为对象,于2020年设置0(CK)、2100(ST1)、4200(ST2)、6300(ST3)、8400(ST4)和10500 kg·hm-2(全量还田,ST5)6个不同秸秆还田用量处理,通过物理分组方法并结合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土壤各粒级团聚体及内部不同组分有机碳含量和红外光谱特征。结果表明: 1)随着秸秆还田量增加,土壤及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均显著提高了53~250 μm团聚体轻组有机碳(LOC)含量;与CK相比,ST3、ST4处理显著提高250~2000 μm团聚体中矿物结合有机碳(MOC)和53~250 μm团聚体中细颗粒有机碳(fPOC)含量;团聚体内部不同组分有机碳含量由高到低均表现为: LOC>MOC>POC;250~2000 μm团聚体内部fPOC含量高于粗颗粒有机碳(cPOC)含量。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秸秆还田对团聚体不同组分有机碳化学结构的影响较小,有机碳化学结构差异主要受粒级的影响。4)>250 μ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主要来源于芳香碳和多糖,53~250 μ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主要来源于单糖和多糖等碳水化合物,<53 μm黏粒有机碳主要来源于脂肪碳、烷基碳、芳香碳和酚醇化合物;不同粒级团聚体内部LOC主要来源于脂肪碳、芳香碳、酚醇化合物,颗粒有机碳(POC)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MOC主要来源于烷基碳。综上,秸秆还田短期内能够提高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但对团聚体有机碳化学结构无显著影响,且不同团聚体内部相同粒级组分有机碳化学结构相似,随着粒径减小,有机碳含量增加,化学结构趋于稳定。因此,秸秆还田短期内可促进盐渍土团聚体对有机碳的固定,但不改变有机碳化学结构特征,同时,土壤有机碳在团聚体中的存在位置和受保护程度是影响有机碳化学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
黑胸散白蚁腹腺的形态学与细微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清  赵刚 《昆虫学报》1990,33(3):314-318
对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腹腺整体装片和切片进行了描述.腹腺分前、后两部分.“腹腺前部”有两类分泌细胞和一个中央腔.两类分泌细胞中,一类是圆形,个体较大;另一类细胞突起很长,具扁平的核.复盖于腹腺前部的体壁上有许多小管和一些感器,表明腹腺前部的分泌细胞产物可能是经体壁上的小管或者先贮存于中央腔中,再经体壁小管逸出体外.“腹腺后部”由大的椭圆形分泌细胞组成.根据腹腺前部紧贴于第Ⅴ腹节表皮层,而腹腺后部是可动的,并且复盖于腹腺后部的体壁上无排出小管,作者认为这些细胞的分泌物可能是释放入血淋巴中.腹腺前部及腹腺后部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有不同的机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
陈钢  金泽重 《生理学报》1993,45(3):292-298
本工作研究了向侧脑室注射雨蛙肽对束缚四肢再浸水引起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影响及机制。侧脑室注射雨蛙肽(1.0ng/rat)可显著减轻胃粘膜损伤,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壁结合粘液分泌并使胃液中PGE_2含量增加。电镜观察可见胃壁细胞分泌增强。预先侧脑室注射纳洛酮或皮下注射消炎痛可消除雨蛙肽抗胃粘膜损伤和抑制胃酸分泌的效应,但对胃壁结合粘液分泌无影响。侧脑室注射阿托品、酚妥拉明、心得安不影响雨蛙肽的抗损伤作用。上述结果提示:注射到侧脑室的雨蛙肽的抗胃粘膜损伤作用,部分是通过中枢的吗啡受体和促进内源性PGE_2合成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0.
美国教学型大学微生物学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笔者深入美国班尼迪克大学课堂学习为基础,结合与微生物学专业教师的交流及合作,并针对学科定位、生源及课程特点,从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着重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以启发及兴趣教学法为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课外科研活动相互协调。该研究为我国微生物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