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54篇
  免费   2069篇
  国内免费   253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392篇
  2021年   885篇
  2020年   764篇
  2019年   901篇
  2018年   862篇
  2017年   710篇
  2016年   847篇
  2015年   1328篇
  2014年   1656篇
  2013年   1833篇
  2012年   2193篇
  2011年   2044篇
  2010年   1346篇
  2009年   1206篇
  2008年   1603篇
  2007年   1356篇
  2006年   1261篇
  2005年   1045篇
  2004年   1044篇
  2003年   970篇
  2002年   886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0篇
  1973年   11篇
  197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71.
在云南喀斯特地区,为提升退化灌木群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营造了不同树种的人工林分。这些人工林分如何影响土壤化学性质还未得到充分认识。以云南泸西县灌木群落及三种常见人工林(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赤杨(Alnus japonica)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喀斯特地区在人工林建造后土壤的13种元素全量、可利用性含量和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异格局,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基于判别分析,四种群落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可以显著区分。土壤Fe、P、K、Mn全量及交换性Ca、交换性Mg和NH_4~+-N对区分四种群落土壤贡献最大。2)四种群落之间相比,侧柏林土壤C、N、S、Na全量和NO_3~--N含量均低于其他三种群落,土壤肥力较低;赤杨林铵态氮含量最高;云南松林有效Fe、有效Cu含量/N、C素具有显著相关性,占所有元素对数的38.5%,说明该地土壤元素积累的相互依赖性。与灌木群落相比,人工林土壤元素全量和可利用性含量相关性比例均更高。这些研究结果对今后基于适地适树人工林营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和经营利用,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2.
肿瘤抑制蛋白p53是一种可以有效调节哺乳动物细胞生长的核磷酸化蛋白质。p53表达增加能够激活一系列细胞基因,通过抑制多个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并凋亡。有研究表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中,p53的表达高于正常软骨细胞,通过下调p53表达能够减少软骨细胞凋亡,进而预防和缓解骨关节炎病变,这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途径密切相关,但是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p53调控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文献资料,为骨关节炎机制和治疗有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73.
974.
975.
苏氨酸醛缩酶(TAs)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催化不同的醛与α-氨基酸发生醇醛缩合反应,形成具有2个手性中心的β-羟基-α-氨基酸。TAs在不对称催化过程中可以控制产物α-碳位的立体构型,而对β-碳位的立体构型控制相对较弱。增强TAs在β-碳位的立体选择性是近年来研究TAs不对称催化的热点。本文重点阐述了TAs的结构与作用机制、定向进化,以及在生物催化合成中的应用,对TAs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6.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中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在脑血管发育及血脑屏障建成的关键时期的表达变化及其潜在下游靶分子。方法:原位观察PRMT5在小鼠不同发育时期脑血管内皮上的分布;流式分选获得原代脑血管内皮,利用real-time PCR分析Prmt5的表达;体外培养小鼠内皮细胞敲降Prmt5后,利用Western印迹、real-time PCR、ChIP等方法检测其对经典下游分子的影响。结果:PRMT5在胚胎期各时间点的脑血管内皮细胞质均有表达,小鼠出生后主要表达在脑血管内皮细胞核,在胚胎期18.5 d时表达量显著升高;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体外细胞系中基因敲降Prmt5后,其经典对称甲基化组蛋白产物H4R3me2s及H3R2me2s均明显下降,Bmp4表达显著上调;免疫共沉淀实验提示Bmp4启动子区域组蛋白具有H3R2me2s修饰,Prmt5基因敲降后,该组蛋白修饰显著减少。结论:脑血管发育过程中PRMT5在脑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的位置和水平均发生变化,脑血管内皮细胞中PRMT5可以调节H4R3和H3R2对称二甲基化水平,Bmp4启动子区域组蛋白具有H3R2me2s修饰,且PRMT5可以抑制Bmp4表达。  相似文献   
977.
Cloned pig fetuses produced by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how a high incidence of erroneous development in the uteri of surrogate mothers.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bnormal intrauterine development of cloned pig fetuses are poorly understood.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causes of the aberrant development of cloned pig fetuses. The levels of numerous fatty acids in allantoic ?uid and muscle tissue were lower in cloned pig fetuses than in artificial insemination‐generated pig fetuses, thereby suggesting that cloned pig fetuses underwent fatty acid deficiency. Cloned pig fetuses also displayed trophoblast hypoplasia and a reduced expression of placental fatty acid transport protein 4 (FATP4), which is the predominant FATP family member expressed in porcine placentas. This result suggested that the placental fatty acid transport functions were impaired in cloned pig fetuses, possibly causing fatty acid deficiency in cloned pig fetuses.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in elucidating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bnormal development of cloned pig fetuses.  相似文献   
978.
979.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