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9篇
  免费   1201篇
  国内免费   1474篇
  1608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411篇
  2021年   630篇
  2020年   514篇
  2019年   589篇
  2018年   531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576篇
  2015年   888篇
  2014年   1024篇
  2013年   1066篇
  2012年   1371篇
  2011年   1181篇
  2010年   732篇
  2009年   669篇
  2008年   778篇
  2007年   674篇
  2006年   634篇
  2005年   493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11篇
  1973年   8篇
  197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云南红豆杉紫杉烷2α-O-苯甲酰转运酶基因的克隆及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RACE技术,克隆了云南红豆杉紫杉烷2α-O-苯甲酰转运酶基因(TyTBT),该酶催化2-去苯甲酰-7,13-二乙酰巴卡亭Ⅲ生成7,13-二乙酰巴卡亭Ⅲ,是紫杉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TyTBT基因cDNA全长1481 bp,含有1 320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440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为50 050 Da,等电点为6.17.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TyTBT同植物酰化酶家族的其它成员有较高的相似性,超过67%,同东北红豆杉和曼地亚红豆杉的紫杉烷2α-O-苯甲酰转运酶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和相似性达到最高,分别为95%和96%.广泛地比对分析证明这种较高的相似性在红豆杉属的其它酶家族中具有普遍性,进化树分析表明同东北红豆杉和曼地亚红豆杉的紫杉烷2α-O-苯甲酰转运酶(TBT)的相似性高于紫杉醇合成途径中的其它酰化酶.  相似文献   
52.
Plant defensins are small, basic, cysteine‐rich peptides, belonging to the antimicrobial peptide superfamily, commonly found in the plant kingdom. In this study, we cloned and characterized a plant defensin gene from Jatropha curcas (JcDef). JcDef carried conserved receptor binding sites and a cysteine motif, and it was phylogenetically grouped together with defensin Ec‐AMP‐D2‐like in Elaeis guineensis. JcDef is localized to cytoplasm and highly expressed in young tissues with fast metabolism such as cotyledons and stem apexes. Transgenic expression of JcDef in tobacco showed enhanced resistance against sheath blight disease caused by R. solani, indicating the antibacterial function.  相似文献   
53.
杜鹃花属的研究(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木,高1.5-3米。小枝适度地纤细,当年生者紫色,有鳞斑,约长4-5厘米,直径1-1.5毫米,一年生以上者淡黄色或褐色,无鳞斑。冬芽长圆锥状,鳞片覆瓦状排列,早落。叶薄纸质,狭窄或长圆状椭圆形,先端渐尖或近于钝尖状锐尖,基部楔形或钝形,长4.5-5厘米,宽1.2-2厘米,上面深绿色,有稀疏的鳞斑,下面淡绿色,有鳞斑,彼此间的距离,为其直径的2-3倍,中脉在上而略四陷,在下面稍凸起,侧脉不发育;叶柄有稀疏的鳞斑,长6-8毫米。  相似文献   
54.
Five new guaiane sesquiterpenes, 1 – 5 , were isolated from the culture broth of the endophytic fungus Xylaria sp. YM 311647, isolated from Azadirachta indica A. Juss .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analyses, and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five pathogenic fungi were evaluated. All guaiane sesquiterpenes showed moderate or weak antifungal activities in a broth microdilution assay.  相似文献   
55.
蜜蜂复杂的社会行为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了解蜜蜂的学习、记忆、导航、信息传递等行为的神经分子基础,可对探索人类自身的脑科学和复杂社会行为的分子基础提供比较研究信息.本文综述了多巴胺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蜜蜂行为中的作用,详细介绍了蜜蜂脑部的多巴胺受体,总结了蜜蜂脑部多巴胺水平的影响因子等,最后对进一步研究多巴胺神经通路对蜜蜂行为的作用及机制的前景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56.
小鼠子宫颈部位输卵管蛋白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RT-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证实小鼠子宫颈粘膜上皮细胞具表达输卵管蛋白的能力,宫颈部所获得的输卵管蛋白转录产物, 310到 714的405bp的cDNA片段经序列测定及blast比较表明与输卵管部位表达的输卵管蛋白完全一致(100%)。小鼠子宫颈输卵管蛋白在动情周期的表达波动情况与输卵管粘膜上皮的类似,其表达于小鼠动情期明显增加。Westernblot显示小鼠子宫颈提取物中存在两种不同分子量(60KD,30KD)的输卵管蛋白。原位杂交结果则提示子宫颈粘膜上皮细胞含丰富的输卵管蛋白mRNA信号。通过"原体中风"实验未发现输卵管蛋白在体外对精子活动有影响,其功能尚须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57.
H9亚型流感病毒是引起大流感的潜在威胁.抗血清被动免疫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流感的方法.采用H9N2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DNA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血清.在致死量同源病毒感染前或后通过尾静脉给小鼠注射不同剂量抗血清,观察小鼠14d内的体重丢失率和死亡率.结果显示,1280血凝抑制单位(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unit,HIU)抗血清可给小鼠提供至少长达11d的100%预防和1d的80%治疗保护.HA DNA疫苗免疫制备的抗血清可以有效地抵抗同源H9病毒的致死攻击,在H9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8.
罗放  俞易  陈铭哲  杨以清  魏垠 《生物工程学报》2018,34(12):1895-1905
外源基因的表达及其对细菌种群的影响对于群体感应系统和合成生物学产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人们对于表达外源蛋白的细菌本身的行为模式仍然知之甚少。为了研究菌落生长和外源基因表达的过程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文中测量了受Lux类受体调控的外源基因在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N-acyl homoserine lactone,N-AHL) 信号分子诱导下的表达,并模拟了其对细菌种群动态的影响。文中建立了一个假设性的数学模型,对信号分子诱导表达下细菌种群生长受影响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先前的研究通常将细菌种群生长受群体感应系统影响的现象归咎于合成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消耗与N-AHL信号分子的毒性,文中提供了对于这种生存压力的另一种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59.
60.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can be used to obtain high-resolution topographical images of bacteria, and to quantify the tip-cell interaction force and the surface elasticity.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hesion force between the Si3N4 tip and the bacteria surface was in the range from -3.9 to -4.3 nN. On the other hand, the adhesion forces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cell-substratum contact surface ranged from -5.1 to -5.9 nN and those at the cell-cell interface ranged from -6.5 to -6.8 nN. The two latter forces were considerably greater than the former one, most likely du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 substance (EPS).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elasticity varied on the cell su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