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8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1564篇
  425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2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Two new triterpenoids, octanordammar-1,11,13(17)-trien-17-ol-3,16-dione (1) and lup-12-en-15α,19β-diol-3,11-dioxo-28-oic acid (4), as well as 13 know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Rosaceae).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spectroscopic methods.  相似文献   
32.
A novel flavonoid named mopanolchin (1), together with seven known flavonoids, was isolated by various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from the EtOAc extract of the roots of Lysidice rhodostegia Hance. The structure of the new compound was elucidated as l““““-(4-hydroxy-3, 5-dimethoxy)phenyl-2““““-hydroxymethyl-dioxino [4‘,5‘,1““““,2““““]mopanol (1)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analysis.The known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s (-)-epicatechin-3-O-gallate (2), epicatechin (3), naringenin (4),edodictyol (5), luteolin (6), 7, 3‘, 4‘-trihydroxyflavone (7) and (-)-robinetinidol (8).  相似文献   
33.
菝葜科种皮微结构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菝葜科Smilacaceae3个属(菝葜属Smilax、肖菝葜属Heterosmilax和Ripogonum属)共53种5变种植物的种子形态及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种子形状为球形、半球形或钝三角形。在扫描电镜下种子表皮纹饰可分为7种类型,即脑纹型、粗脑纹型、网纹型、细网纹型、孔穴型、密孔穴型和细条纹型。根据种皮微形态的特征,对菝葜科内属间和属内组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种皮形态分析结果支持将Ripogonum属从菝葜科中分离、独立成科,支持将肖菝葜属与菝葜属合并的观点,这与孢粉学和分子证据的分析结果一致;推测肖菝葜属和菝葜属的土茯苓组sect.Coilanthus及草本组sect.Coprosmanthus的多数种类之间亲缘关系较近,菝葜组sect.China和圆锥组sect.Macranthae的大多数种类之间的亲缘关系较为密切,但种皮形态证据不支持Koyama将菝葜属分为6个组的观点。  相似文献   
34.
鞘翅目昆虫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迎春  付景 《昆虫知识》2006,43(2):169-176
从研究对象、研究种类、研究内容等方面对鞘翅目Coleoptera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的近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研究中应用的技术主要有DNA序列分析、RELP技术、RAPD技术、AFLP技术、分子杂交技术和SSCD技术。并认为这些技术的应用对补充和完善传统分类方法,深入探讨各类群的分类地位和系统发育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C3和C4植物寄主对华北地区棉铃虫越冬代和第一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乐夫  付雪  戈峰 《生态学报》2011,31(2):449-454
确定华北越冬代棉铃虫虫源及其对第一代棉铃虫种群的影响是制定棉铃虫防治策略的基础。以越冬代棉铃虫蛾翅的稳定同位素δ13C为天然标记直接判定这些成虫的幼虫期寄主类型,并将雌虫接到春小麦植株上,调查其产卵、孵化、幼虫发育至化蛹、羽化等特征。结果表明,越冬代来自C3植物(主要为棉花)的成虫个体数量占全部越冬羽化种群的53.1%,所产生的下一代老熟幼虫也较C4来源的多(55.1%);雌蛾受精率都比较高;卵孵化率较高(52.9%>41.6%);幼虫发育在低龄阶段较比后者快,存活率低,但在高龄幼虫阶段相对后者慢,存活率高;与C4植物(主要玉米)的来源个体后代的幼虫发育总历期接近,总存活率也相近。显示寄主植物小麦提供的营养条件在第一代棉铃虫的幼虫发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即小麦只在特定阶段才适合幼虫的发育;而且不论是C3还是C4寄主来源的越冬代棉铃虫已经适应了这一限制。有效地评价了玉米和棉花等寄主植物对华北地区越冬代和次年第一代棉铃虫的影响,对于分析越冬代棉铃虫的虫源性质和第一代棉铃虫的防治及Bt抗性的治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6.
分析黑龙江省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基因片段的序列 ,确定该基因所产ESBLs的亚型。用双纸片法初筛检测产ESBLs菌株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ESBLs编码基因片段 ,并将其克隆至pUC19载体中 ,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以确定亚型。测序结果证实所获得的ESBLs基因片段含10 4 7个核苷酸 ,其基因型为SHV型 ,与SHV 12型ESBLs编码基因相同。上述结果表明 ,黑龙江省内分离的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含有SHV 12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37.
异甘草素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4-二羟基苯乙酮和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通过羟基保护,羟醛缩合及脱保护合成得到了异甘草素。并对其中的关键步骤羟醛缩合反应条件如:催化剂的种类,底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溶剂以及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以Ba(OH)2为催化剂,甲醇为反应溶剂,对羟基苯甲醛和2,4-二羟基苯乙酮的摩尔比为1.8∶1,温度为45℃的条件下,反应12 h,羟醛缩合反应的收率最高(77.9%),且体系较为简单,易于纯化。  相似文献   
38.
不同生境条件下滨海芦苇湿地C、N、P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阐明不同生境对黄河三角洲滨海芦苇湿地土壤和植物碳(C)氮(N)磷(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选取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两种湿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和植物体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退耕芦苇湿地土壤TC、TN的含量明显增加,TP的含量变化不大。2)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土壤R_(C、N、P)分别为42.6:1.6:1、71.2:2.0:1,R_(NP)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3.1)和我国平均水平(5.2),土壤表现为N限制。新生湿地土壤剖面中,R_(CN)和R_(CP)变化剧烈;R_(NP)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退耕湿地土壤R_(C、N、P)值规律性较好,R_(CN)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R_(CP)和R_(NP)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3)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中芦苇整株R_(CN)、R_(CP)和R_(NP)平均值分别为78.2、1753、22.4;67.0、1539、23.0。开垦活动可以降低芦苇植物体R_(CN)和R_(CP)值,但由于芦苇植物体本身对R_(NP)的约束性较高,对R_(NP)值的影响不大,芦苇植株R_(NP)约为23。以上结论可以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进行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9.
付洪  陈爱国 《生态学报》2004,24(2):209-214
通过样方调查和采样 ,对云南省西盟县新厂乡阿莫村自然条件相似、经历了相同休闲年限的桤木休闲地和自然休闲地的地上部分植被生物量和养分蓄积量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休闲 3a后 ,桤木休闲地的休闲效果显著高于自然休闲地。表现在桤木休闲地的地上部分生物量高于自然休闲地 ,休闲 6 a后 ,桤木林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干重达到 6 9,6 4 0 kg/hm2 ,是自然休闲地的 4倍 ;桤木休闲地 N、P、K三大营养元素的地上部分蓄积量 ,经过 2~ 3a超过自然休闲地 ,并在休闲 3a后显著高于自然休闲地 ,休闲 6 a后 ,N蓄积量达到 5 5 7kg/hm2 ,是自然休闲地的 3倍 ,P、K的蓄积量分别达到 4 1kg/hm2 、2 6 5 kg/hm2 ,是自然休闲地的 2倍。目前研究说明桤木种植有改进轮歇农业的明显作用 ,具有在类似地区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0.
研究采用直接测序法,分析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rD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1的DNA序列,以筛选日本沼虾SNPs位点。共分析了32个太湖水域野生日本沼虾样本,结果表明,日本沼虾ITS1序列平均长度为1749.8bp,是迄今已报道的最长的ITS1序列,A、G、T和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9%、28.3%、27.7%、14.0%,G+C的含量平均为42.3%。通过序列比对,共筛选出22个SNPs位点,SNPs位点出现频率为0.0126,其中9个为C/T转换(占40.91%),4个为A/G转换(占18.18%),2个为A/T颠换(占9.09%),5个为T/G颠换(占22.73%),1个为A/C颠换(占4.55%),1个A/T或C颠换(占4.55%)。日本沼虾ITS1序列的22个SNP位点中,21个位点为2个等位基因,1个位点出现了3个等位基因,为复等位基因位点。日本沼虾ITS1序列中还发现3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1个高度变异区以及大量的缺失、插入。研究首次对日本沼虾ITS1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了大量的SNP位点,为日本沼虾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