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介质表面修饰对蛋白质芯片固定率和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最常用的二种玻璃表面修饰方法对蛋白质芯片质量的影响.选择蛋白质的固定效率、反应性作为检测指标,对戊二醛修饰法和多聚赖氨酸修饰法进行比较,由机械手将探针蛋白质分别固定在两种玻片上,靶蛋白用荧光染料Cy3标记,两种修饰方法的芯片均可使蛋白质保持较好的固定效率和反应活性.由共价键偶联的醛基修饰玻片制备的蛋白质芯片不仅有更高的反应活性,而且图象佳,但背景偏高、用醛基修饰的玻片制备蛋白质芯片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2.
重组人γ干扰素复性过程中体外活性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晶紫染色法由于具有客观、精确的特点,适用于大量抗肿瘤药物的药敏测定。本实验对此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条件优化,考察了结晶紫染液的用量及作用时间、溶媒提取时间、孔板效应及边缘效应等,并将其应用于重组人γ干扰素包涵体初步复性的体外活性检测之中。  相似文献   
53.
从129S1小鼠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分离、培养类胚胎样细胞,经反复传代,成功地建立了129S1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命名为NM-2细胞系。形态学鉴定具有胚胎干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正常核型率为80%;呈碱性磷酸酶阳性、表达胚胎干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CT-4;体内分化后可形成源于三胚层的组织结构;经囊胚腔显微注射后所获得的子代个体中79%具有毛色嵌合表型;雄性嵌合个体中31%发生生殖腺嵌合;同时,通过育种观察到所有生殖腺嵌合体的子代小鼠表型正常。以上结果证实NM-2细胞系为一株具高生殖腺嵌合能力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系。  相似文献   
54.
聚3-羟基丁酸酯(PHB)生物降解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DS9701菌株对聚3-羟基丁酸酯(PHB)膜进行降解,对降解到不同程度的PHB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并对其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PHB的生物降解首先发生在PHB表面的非晶部分,随后结晶部分开始降解,并且降解首先发生在球晶的中心部分.DS9701菌株所产生的PHB解聚酶主要降解PHB的第二个酯键,降解产物为二聚体.  相似文献   
55.
56.
Human fibrinogen-related protein-1/liver fibrinogen-related protein-1 (HFREP-1/LFIRE-1), a liver-specificprotein, is a member of fibrinogen superfamily that exerts vari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 However, the func-tion of HFREP-1/LFIRE-1 in liver remains unknown. Here we isolated its mouse ortholog gene-mousefibrinogen-related protein-1 (mfrep-1), which encoded 314 amino acids, exhibiting 80.4% similarity toHFREP-1/LFIRE-1. Northern blo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1.2-kb mfrep-1 mRNA was detected selectivelyin mouse liver. To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MFREP-1, we examined the levels of mfrep-1 mRNA duringregeneration after 70% partial hepatectomy (PHx) in mice. mfrep-1 mRNA increased in the regeneratingliver and reached the first shoulder peak at 2-4 h after PHx. Cycloheximide pretreatment could suppress theinduction of mfrep-1, indicating the up-regulation of this gene need de novo protein synthesis. Its mRNAcontinued to elevate at 6 h thereafter and reached the second peak at 24 h. The enhanced expression ofmfrep-1 maintained high until 72 h and then declined slowly to the basal level. Immunohistochemistryassessment confirmed the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MFREP-1 protein in parenchymal cells during liverregeneration. These data suggested that MFREP-1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iver regeneration andb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cell growth.  相似文献   
57.
我国臭蛙属(两栖纲:蛙科)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昌媛  费梁 《动物学报》2001,47(5):528-534
为探讨臭蛙属的种间亲缘关系与其起源和分化,采用PAUP3.1软件对我国的16种臭蛙的29项分类性状进行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臭蛙属物种形成1个单系群,可以划分为4个种组;表明了臭蛙属中国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无指盘臭蛙和云南臭蛙是本属中最原始的物种,鸭嘴臭蛙等是较特化的物种;原始臭蛙可能起源于横断山区和云南西部高原,贵州高原可能是臭蛙的分化中心;各种组内相近种的地理替代呈南北方向更替,而种组间则呈东西方向更替;原始物种多分布于中国西南部,较进化或特化物种多分布于中国东部和东南部及海岛上;其种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格局显示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58.
费梁  叶昌媛 《动物学报》2001,47(2):226-230
对产于西藏东南部察隅和墨脱的察隅棘蛙通过形态特征和数值分类作了进一步比较研究,结果认为:产于察隅的察隅棘蛙是一个有效种,而产于墨脱的标本应为一个新种,即墨脱棘蛙Paa medog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59.
镇海棘螈早期个体发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实验 ,对镇海棘螈的早期个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镇海棘螈早期发育过程与琉球棘螈的个体发育过程非常相似 ,它们的平衡枝均不发达且在前肢芽晚期迅速消失。温度和湿度对胚胎发育具有显著影响。室温下 ,从受精卵到孵化需 2 9d左右。孵化幼体体长呈配合对数曲线增长 ,其体全长 (S)与日龄 (T)的关系可表示为S =1 2 974 9+6 2 398lnT(Sig.F <0 0 1 )。水生生活阶段为 58~ 88d。室内幼体的水生发育时间和变态个体大小与野外的情况有较大的差异 ,可能与营养条件和自然条件下的持续干旱有关。变态前的外鳃萎缩期是镇海棘螈早期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死亡高峰期。  相似文献   
60.
Angiostatin是一种新发现的对肿瘤生长有特异抑制作用的抗血管生成因子,实验已证实其对多种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报告构建了含Angiostat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AG3,通过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来研究Angio-statin对人黑色素瘤B16的原位生长,植入及与化疗药物DTIC的联合作用等来探讨Angiostatin裸DNA肌肉注射的体内抗瘤效应.实验结果表明Angiostatin可明显抑制C57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人黑色素瘤B16细胞植入前5天肌肉注射pAG3能显著阻止正常C57小鼠新肿瘤的形成;但在pAG3与DTIC联合化疗实验中,两者未表现出明显的增强效应.本实验为拓展非病毒介导的Angiostatin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