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0篇
  免费   1226篇
  国内免费   849篇
  4965篇
  2025年   20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91.
【背景】青藏高原极端生境具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同时也是微生物药物的重要来源,但是大量微生物新资源尚待开发利用。【目的】对从青藏高原戈壁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链霉菌Qhu-G9进行多相分类鉴定及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潜力分析。【方法】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细胞化学组分及基因组测序等多相分类特征,确定链霉菌Qhu-G9的分类地位。【结果】Qhu-G9与链霉菌Streptomyces dioscori A217T和Streptomyces auranttiiacus NBRC 13017T相似度最高,均为99.22%,结合形态观察,说明该菌是一株链霉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Qhu-G9独立成支,并且其生理生化和细胞化学成分特征与最相似模式菌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基因组测序评估了与最相似模式菌的数字DNA-DNA杂交值(digital DNA-DNA hybridization,dDDH)和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发现Qhu...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保安万灵丹中升麻素苷、5-O- 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茅术醇、β- 桉叶醇和苍术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多波长 HPLC 梯度洗脱法:色谱柱为C18 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A 为甲醇- 乙腈(2 : 1),流动相B 为0.1% 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 · min-1;进样量为20 μL;检测波长分别为254 nm(用于升麻素苷和5-O- 甲基维斯阿米醇苷)、203 nm(用于茅术醇和β- 桉叶醇)和 340 nm(用于苍术素)。结果: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茅术醇、β-桉叶醇和苍术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30~86.00 mg ·L-(1 r=0.999 4)、5.85~117.00 mg · L-1(r=0.999 7)、16.42 ~ 328.40 mg · L-1(r=0.999 3)、15.16 ~ 303.20 mg · L-1(r=0.999 9)和12.78 ~ 255.60 mg · L-1(r=0.999 5); 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试验中所测各目标组分峰面积的RSD 均小于2.0%;升麻素苷、5-O- 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茅术醇、β- 桉叶醇和苍术素的平 均加样回收率/RSD(n=6) 分别为97.49% /1.45%、96.81% /0.94%、98.60% /1.65%、97.96% /1.38%和99.22% /1.2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作保安万灵丹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集兔股骨及胫骨骨髓组织,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和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绘制原代、第1、3、8代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培养鉴定,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结果:培养的BMSCs呈纺锤形、长梭形,旋涡状排列、放射性生长,增值活跃.各代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细胞增值活跃.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分子阳性,CD34和CD45分子阴性.经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和油红O染色阳性.结论:成功建立了兔BMSCs体外分离、培养的有效方法,扩增的BMSCs仍保留多向分化潜能,是理想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94.
探讨紫杉醇对人自然杀伤细胞系NK-92MI细胞株杀伤活性及凋亡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紫杉醇处理NK.92MI细胞后,测定NK-92MI细胞的增殖率和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检测NK·92MI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的表达。结果表明,紫杉醇可以抑制NK-92MI细胞增殖并且降低其杀伤活性,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NK.92MI细胞的凋亡,而后者与Bcll2/Ba】【基因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小麦叶锈病是影响小麦生产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新小种的出现和劣势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导致抗病品种的抗病性不断被克服.小麦隐匿柄锈菌与小麦互作不同阶段差异表达谱分析对于揭示该病菌致病的分子机制,进而有效防控小麦叶锈病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转录组分析小麦隐匿柄锈菌致病生理小种与感叶锈病小麦品种MuTcLr19亲和...  相似文献   
996.
997.
猪细小病毒SD-68株vp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猪细小病毒(PPV)SD-68株vp2基因进行的克隆和序列测定表明SD-68株VP2基因全长1740bp,编码57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PPV SD-68株与Kresse株、SY-99株、NADL-2(5075)株、NADL-2(4973)株、US-1株的VP2基因比较,核苷酸的同源性在99%以上,氨基酸的同源性在96%以上.进化树分析表明SD-68株与kresse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在决定毒株组织嗜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上(378,383及436),SD-68株与kresse株的差异最小,据此推测SD-68株的组织嗜性与Kresse株相似,即SD-68株属皮炎型PPV;而比较弱毒株NADL-2、SD-68和强毒株kresse VP2的氨基酸差异后发现,215、378和383可能是决定PPV致病性强弱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998.
避开化疗诱导多药耐药性的常规方法,建立烷基磷脂类化合物(十六烷基磷酸胆碱,HePC)诱导人上皮性肿瘤细胞系产生交叉耐药。旨在以新的角度认识肿瘤多药耐药性,揭示新的调控机制。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对库进行克隆分析,在获得的可分析的78个克隆中,27%没有同源基因片段或同源性很低,暂定为“新基因”;14%具有染色体明确定位,认为是化疗敏感肿瘤KB细胞所特有的cDNA片段;19%在人类EST库库MGC和CGAP中出现,可能是肿瘤细胞特有基因;发现与耐药相关的巳知功能基因高达40%。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新生隐球菌的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小檗碱对新生隐球菌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棋盘法测定小檗碱与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协同作用,测定小檗碱对隐球菌重要毒力因子的表达,以及对巨噬细胞和隐球菌互作的影响,采用隐球菌感染大蜡螟模型测定小檗碱的体内杀菌活性。【结果】小檗碱是一种杀真菌化合物,在测试的菌株中,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范围为8-16μg/mL。亚致死剂量小檗碱能够抑制隐球菌荚膜大小、产黑色素能力和有性生殖能力,并能增强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锌指转录因子Nrg1介导了上述重要的过程。在隐球菌感染动物模型中,小檗碱能够延长感染大蜡螟的存活时间。【结论】小檗碱在体内外具有优异的抗隐球菌活性,有望作为抗隐球菌药物开发的起始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